彩虹合唱团上演“
脑内小剧场
”。
文/嘎嘎
屡屡刷屏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又出了新作:《你看我家美不美》,这一次,他们吐槽的是奇葩审美。
事实上,彩虹合唱团本身就是个“奇葩”。彩虹合唱团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合唱团优雅、高端的刻板印象,凭借诙谐而又无厘头的《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爆款神曲”,在2016年迅速火遍全网。
与其说彩虹合唱团一直在刷屏,不如说他们一直在刷新大众的审美,试图带我们跨越高雅与通俗间的鸿沟。
彩虹合唱团,唱一首,红一首。
这是个正经的合唱团吗?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让彩虹合唱团声名鹊起的“爆款神曲”,只是他们在音乐会上表演完正式曲目后,在返场时送给观众的“彩蛋”而已。
创建于2010年的彩虹合唱团“根正苗红”,是个专业的“正经”合唱团。最初由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学生组织成立,随后不断有社会上热爱合唱的人士加入,在7年时间里从原来的四男四女,发展到如今的40余人。
除了“爆款神曲”,彩虹合唱团有更多类似《泽雅集》《落霞集》等富有诗意的“小清新”作品。
想成为这个“网红”合唱团的成员可不容易,“三遍成型”是基本要求:拿到一首歌曲,第一遍要能把自己声部的旋律用lululu来哼唱,并尽量唱准;第二遍加歌词演唱;到了第三遍,基本在外行听来,这已经是完整的歌曲了。
光有唱功还不够,毕竟有时候团员们还得配合表演逼婚的七大姑八大姨、压榨员工的老板、弄丢钥匙的张士超等“角色”。
“演技”也是彩虹合唱团的一大亮点。
金承志曾经认为“合唱是全世界最无聊的事情”,如今却成了彩虹合唱团的团长兼指挥。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是专业的作曲家、指挥家,彩虹合唱团的不少作品都是他“词曲包办”的。
金承志在接受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表示:“有时候我会24小时都在书桌前写东西,最多的时候,试过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吧,自己叫外卖,下去最多走个十多分钟的路就上来了。”
舞台下的创作和排练,远不如舞台上的轻松、有趣。知乎上有不少团员的爆料,台下的排练常常是紧张、高效而且一丝不苟的。不过,还好他们有指挥界的“段子手”金承志坐镇,让严肃认真的排练多了些许趣味。
彩虹合唱团的指挥是个“段子手”。
靠“一分幽默感”成就刷屏神曲
金承志说,好玩只是合唱团作品的一部分,他想借合唱表达生活观,希望自己的音乐有九分的严肃和一分的幽默感。
所以,你可以看到,上一秒,彩虹合唱团还是个男生西装革履,女生礼服摇曳的“正经”合唱团,下一秒,没准他们就变成了带着毛绒耳朵的“加班狗”,或者从西服里甩出蕾丝的“奇葩”。严肃与幽默的无缝连接形成强烈反差,喜感喷涌而出。
那些在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幽默感”。
合唱交响乐是高冷的,彩虹合唱团却是“接地气”的。一方面,彩虹合唱团的成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刷屏神曲中所吐槽的,也正是烦扰他们的痛点;另一方面,金承志经常通过社交平台来理解大众的需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每个人都有过找不到钥匙、加班到生无可恋、春节过年不想回家等种种烦恼,可是到了彩虹合唱团的手里,这些都变成了认真诙谐地“为民吐槽”的“爆款神曲”。专业的音乐与日常琐事的融合,严肃与无厘头的碰撞,让彩虹合唱团成为音乐界的一朵“奇葩”。
南方周末对彩虹合唱团的评价,或许正好解释了他们屡屡刷屏的原因:“从来没有哪个合唱团,能把‘找钥匙’唱得如此气势恢宏;也从来没有哪个合唱团,能把‘加班狗’的心声唱得如此大气磅礴。
”朗朗上口的旋律、专业丰富的音乐编排,歌词对人性有深刻洞察、以“人民的名义”吐槽强权,为草根发声的态度正是彩虹合唱团得以爆红的群众基础。
彩虹合唱团的火爆与其“为民吐槽”有很大关系。
彩虹合唱团还能火多久?相比这个问题,彩虹合唱团或许更关心能否有一个新的排练厅,不用每到21点,就被保安赶走。
一位名叫小诸子的彩虹合唱团成员在知乎上表示:“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合唱团的标准很简单,同时踩着两点:团队能顺利运营下去(经济、人员各方面);演出后,台下有人发自内心想成为这个团的一员。”目前彩虹合唱团已经实现了盈利,商业化的步伐也在慢慢加速,甚至还有一些投资人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