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素
工科女中最爱讲段子的PPTer。 原名「娴话PP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旁门左道PPT  ·  用DeepSeek做PPT?看到结果,我郁闷 ... ·  23 小时前  
旁门左道PPT  ·  PPT数据可视化,到底有多少种方式? ·  昨天  
曹将  ·  春节学习笔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素

做课程的乌素,离开B站啦!

乌素  · 公众号  · PPT  · 2022-11-17 12:52

正文



是的,我离开B站了。


可能很多人都才刚知道我之前在B站 ……但其实我入职已经两年多,也已经是我毕业以来呆得最久的一家公司。因为有很多朋友好奇和关心,所以今天正式写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01

为什么离开B站?


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好奇的问题,我也想了很久要怎么组织语言。


其实,我一开始就没觉得自己会一直留在职场上,甚至我很久以前就跟朋友们说过我打算在30岁时“退休”。


一方面是性格,我是老板们眼中“管理成本很高”的人,自己想法会比较多,不喜欢只听指令行事。因此,相比于大多数职场人,服从性并没有那么强。这点在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有充分的交流,彼此的信任基础更强,我也有很多机会和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一开始就知道,我去相对比较大体量的公司,可能并不是最自在的状态,甚至长远来看,职场也不是我最佳归宿。


另一方面,我也确实有走出职场的底气。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已经在靠作品养活自己,去B站之前,我也已经有自己的小事业。在B站期间,为了避嫌,我把副业全部停掉了,走进了一种无杠杆,纯卖时间的工作模式。作为一个早早就接触理财观念的人,显然是不会满意这种模式的。


所以走出职场,对我来说只是时机问题。


那现在是好的时机吗?


对于想要继续在职场奋斗的人来说,现在显然不是跳槽找工作的好时机,就业环境大家懂的都懂。


但当我下定决心走出职场,我就无所畏惧了。我不再是被挑选的角色,我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我不再需要精心地刻意准备和展示自己,往后的每一天我都将释放我的才智、打造我的作品。


Don't repeat yourself.

年轻时的QQ签名


我太喜欢这种可以迎接新挑战的感觉了!


说回B站。


我一点也不后悔来这里,我在这里做了很多不同品类的新项目,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果,在业务上更加自信,甚至都快有点自负了。


B站也是很有趣的一家公司,有很多很棒的福利,也能感受到公司在提升员工幸福感方面做的诸多努力,别的不说,我各种各样的周边就领了不少,离职当天还领了个挺好看的书包。


听起来有点自相矛盾吧?肯定有人心想:业务也好,公司也好,那你为什么还要跑?


我的回答是:


「并非因为工作本身的困境,而是自我发展需要更优的路径」


B站员工的身份,确实让我有机会去和大咖老师建立合作,做一些不错的项目,但用这样身份做出来的成果,会忍不住让人去想:有多少是你的能力?做出这些事,换个人是不是也可以?


个人价值和平台剥离不开,我也会担心自己一直在舒适区错误评估自己的实力。


还有就是,业务做到一定程度,难免走到管理角色上,会有更多非业务层面的往来,那些并不是我能最大化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就没必要再费力不讨好地折腾了,广阔天地,我自逍遥。



P.S. 其实离职很多时候并不是单一原因,谁没有过几百个不想干了的时刻呢?原因是什么并不重要,也不希望读者们再作猜测和纠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咱们朝前看就好~



02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在刚产生离职想法的时候,我有去参与了一些面试,当时其实就已经有过思想准备以后可能要单干了,所以面试心态比较好,也收获了一些涨幅还挺满意的offer


但我还是放弃了继续上班的想法,就像文章开头说的,我迟早会离开职场,既然已经体验得差不多了,何不就从现在开始自由职业?


30岁退休的钱确实没攒够,但自我探索一年的物质基础还是有的,更何况我又不是不工作~


跟自由职业的朋友交流了下,在过来人的建议下,我火速开了家公司……


没错,我现在是CEO了 (虽然公司就我一个人 ,但已经有了初步的业务模式,公司户头也有了第一笔收入,开启了全新的人生体验,为自己打工!


给关心我的朋友介绍一下我的计划:


我目前有两项主要业务,都是围绕做课程的。


【1】课程产品经理入门课


针对人群: 想成为课程制作人/课程产品经理、或已入行想提升业务能力


这个是20年初做的课,入职B站以后就停止了招生和宣传,但很神奇的是,一直有人来找我报名 (都没接) ,这让我意识到,用户需求还是存在的,而且大家的信任的信任让我受宠若惊。经过与用户的交流,结合我最新的思考,我把这门课迭代升级了一下,感兴趣的可以点链接: 课程介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