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碱值和中和值:碱值是表示润滑油中碱性物质含量的指标,碱值分强碱值和弱碱值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碱值实际上是指
总碱值
(TBN)。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所含有酸性物质的指标,酸值分
强酸值
和弱酸值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酸值,实际上是指总酸值(TAN)。中和值实际上包括了总碱值和总酸值,一般所说的中和值,实际上仅是指总酸值。
6、润滑油的
灰分
:润滑油的灰分,是润滑油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不燃物)。润滑油的灰分主要是由润滑油完全燃烧后生成的金属盐类和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灰分较高。润滑油中灰分的存在,使润滑油在使用中积碳增加,润滑油的灰分过高时,将造成机械零件的磨损。
7、残炭值:润滑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是形成残炭的主要物质。因此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残炭越大,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根据残炭的大小,可大致判定油品在压缩机中结炭的倾向。对于润滑油料来讲,残炭值可间接表示润滑油的精制程度,精制程度越深的润滑油,残炭值就越小。
8、防锈蚀性:润滑油延缓金属部件生锈的能力称防锈性。常用的锈蚀测定法是GB/T11143-89。该方法是将一支标准钢棒浸入300ml试油中,并加入30ml(A)蒸馏水或(B)人工海水,在66℃的条件下,以1000r/min的搅拌使油乳化、经过24h后把钢棒取出冲洗,晾乾后观察,用目测评定试棒的生锈程度,分为无锈、轻锈、中锈、重锈四级。
9、抗腐蚀性:油品的抗腐蚀性测定采用油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紫铜片腐蚀的程度来评价润滑油的抗腐蚀性。常用的GB/T5096试验,是在试油中放入铜片,在恒定的温度下(按使用要求,如100℃、12l℃)浸泡3小时,取出铜片,与腐蚀标准色板颜色进行对比来确定润滑油的腐蚀等级。下图是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制定的腐蚀标准色板。
10、抗乳化性(分水性):乳化是一种液体在另一种液体中充分分散形成乳状液的现象,乳化液是一个两相体系,它是两种液体混合而非溶解,破乳化则是从乳状液中把两种液体分离的过程,润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品遇水不发生乳化,或虽乳化,但在静置时油能与水迅速分离的性能。
11、倾点和凝点:倾点是在规定的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时的温度,凝点是试样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到停止移动时的温度,均以℃表示。倾点或凝点是一个条件试验值,并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动极限。
12、燃点:燃点又叫着火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时的温度。可在测定闪点后继续在同一标准仪器中测定。可燃性液体的闪点和燃点表明其发生爆炸或火灾的可能性的大小,对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有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