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乐活记
带你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乐趣。美食 | 旅行 | 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时评  ·  观察 | 广电行业如何搭车DeepSeek? ·  22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找准发力点,干出好年景 | 今日谈 ·  2 天前  
CHINADAILY  ·  Business丨Spring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乐活记

5岁女儿离世,白血病妈妈拼死生二胎:每一个生命奇迹,都值得歌颂!

乐活记  · 公众号  ·  · 2019-04-21 18:35

正文

来源:孩子王

ID:lovekidswant

作者:许小猫


每一个生命奇迹

都值得歌颂


如果,第一个孩子长到5岁却因病离世,你有勇气再要一个孩子吗?

如果,孕26周时查出急性骨髓粒白血病,面临两条生命的生死抉择,你会选择化疗还是保胎?

在影视剧里才能出现的情节,近日却在临安一个普通的小家庭里上演,令人心碎又心疼。

31岁的王丽和丈夫是一对普通的小夫妻,五年前,他们生下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一家三口非常幸福。



谁知天有不测,女儿1岁多时突然检查出患有先天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夫妻俩带着女儿遍寻名医却无力挽回,女儿长到5岁时离开了人世。


那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失去之痛,丈夫的描述令我忍不住眼泪直流:


“女儿出生都好好的,18个月时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会念儿歌,渐渐不会说话,不会哭,不会笑,不会吞咽。为了防止孩子误吸,我妻子整天整夜地抱着这个孩子,直到五周岁时,孩子没了……”

怀着对孩子的强烈喜爱,这对夫妻强忍悲痛后怀了二胎,然而喜悦还没仔细消化,却再次迎来阴霾:王丽在孕26周时查出急性骨髓粒白血病!



面对医生仔细检查后给出病情不容乐观,建议化疗的诊断,这对夫妻的反映令人动容:


妻子王丽对于保胎的意见也异常坚决,说自己哪怕豁出性命,也要留下这个孩子。


丈夫哭着求医生一定要留下妻子:“我爱人很想留下现在这个孩子,我们做过羊水穿刺,这个孩子没有遗传病,但是我求求你们,留下我爱人,她实在太苦了!”


在医生的密切监护和精心手术后,王丽剖腹产下仅有2斤7两的极早期早产儿,随后女儿被送往ICU进行重点监护,王丽开始接受化疗。


尽管母女二人还没见上一面就被迫分开,然而有丈夫作为信源给双方传递着爱和温暖,鼓励着母女一起顽强战斗,也令人心生温暖。



在网友的留言中,一条评论引起我的思考:


“这位妈妈为什么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非要生个孩子?”

是啊,为什么有些女人拼了命也要生个孩子,答案远比想象中复杂。


生育,是女人的特权

还是枷锁?


朋友告诉我,她在产科工作,见过很多新手妈妈的彷徨与无助,更见过无数男人的抱怨与薄情:


“女人生孩子天经地义,谁叫你有子宫而我没有呢?”


“从古至今的女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怎么就你矫情?”

看到女人逐渐黯淡下去的眼神,朋友十分心疼。



在部分男人看来,女人有子宫就能怀孕和理应怀孕,生一个和生两个并无差别。殊不知,有的女人没那么幸运,有的特权其实只是枷锁。

在《人间世2》中,25岁的吴莹患有先天心脏病,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绝对不适合怀孕”。


然而,吴莹却对生孩子怀有非同一般的执念,每当看到朋友的孩子可爱而活泼,她的执念就变得更深一层:“我认为人生要是圆满,就是有个孩子。”



不顾医生的反对和父母的阻拦,吴莹抱着必死的决心怀孕了。她满心期盼着孩子的到来,却在生完孩子后进入重症监护室,在那里度过生命中最后14天,没有见上孩子一面,也没有如愿抱抱孩子。


大家都在骂吴莹太傻和不考虑后果,却很少有人探究过,她的这种执念到底从何而来。

前不久,一则新闻被推上热搜:


江苏淮安一位33岁的产妇在10年内经历4次剖宫产,子宫早已薄如纸张,透明得可以看到胎儿的头发和四肢。好在经过产科医师的精细手术,产妇诞下一女,最终母女平安。



新闻下面,网友的留言令人十分难受:


“完了,母女平安,估计要来第五次了。”

“干嘛要生第四个呢,是因为前三个都是女孩吗?”

是这位妈妈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还是她对于生个儿子抱有执念?

我们无从得知她的真实情况,然而从她丈夫的声音遍寻不见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测这背后的原因。

就在今年2月,宁波一位妈妈在论坛发文求助:


公公一心想要个孙子,她和丈夫头胎生了个女儿,公婆一直催生二胎并要他们必须生个儿子,否则逼他们离婚。更可气的是,丈夫也说如果妻子生不出儿子,就考虑离婚,他不用再做夹心饼干。



很多时候,女人拼死也要生个孩子,只是源于她们被社会观念与家庭要求裹挟,她们别无选择,她们只有负重前行。

就像纪录片《生门》里说的那样: “这个世界不存在男女平等,除非男人也能怀孕生孩子。

多么希望,即使男人不能怀孕生子,也能体谅女人的不容易和付出。



生育,是一场无悔的付出,

更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都说为人父母是一种修行,但几乎没人告诉妈妈,她们即将或正在失去的是什么。

电影《一件幸福的事》中,讲述了哲学女博士Barbara恋爱、怀孕、生产和育儿的故事。她在孕期一边忙博士论文一边做产检,脑海中同时要对抗各种害怕和恐慌,然而她的丈夫却对此毫无察觉。

当她经历生产时撕心裂肺的痛,到后来面对情感经营和家庭漩涡,Barbara终于忍不住情绪崩溃:“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为什么大家都避而不谈?”

在那一刻,我也跟着泪流满面。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实在太能体会,生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是孕期的百般不适,原有的纤细身材变得大腹便便,原有的酣畅睡眠变得支离破碎,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妈妈要忌口和忌药,身体再难受也只能硬扛。

其次是生产时独闯鬼门关,妈妈们要面临难以预估的风险。


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世界上每天都有830个母亲生于生产,每一分半或两分钟,都有一个妈妈在死去。

最后,穿越那道“生门”,妈妈生下孩子并不能轻松半分,反而是踏上“缺觉缺自由”的漫漫长征,她们与“抑郁”狭路相逢,与“自我”错失交臂。



最新一期的《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袁咏仪谈及了自己产后抑郁的经历。她说道,那段时间看什么都不顺眼,见妈妈拎着两个菜回来,会觉得妈妈太辛苦,自己哭一场。听到老公简单的一句话,会想东想西,再哭一场。


同为人母的包文婧和张嘉倪都深有同感。

很多妈妈告诉我,当得知女人怀孕,大家都忙着祝贺妈妈“升级”,却鲜少看到妈妈需要承受什么。


孩子来临后,妈妈在家庭中自然而然选择“退位”,当抑郁裹挟着妈妈,妈妈的感情和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