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家好,我是
Taka
~
「选择困难」可能是现代人的通病。
大到做什么工作跟谁结婚,小到中午吃什么,每一个选择都在消耗着你的精力,一点点影响着你人生这艘船的
航行方向
。
也正因为选择很重要,大家在面对那些可能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选择时,都会慎重再慎重,小心再小心。但还是,免不了掉进
坑
:
选的时候不够理性,决定的时刻无比纠结,好不容易选了一个,最后发现结果不是自己要的,又很后悔。
有这些失败经验在前头,再遇到需要选择的关口,就更焦虑了。这个时候,拖延、逃避不是办法,
提高做决策的能力
,才是正解。
其实,提高决策能力的第一步,是在心态上对「决策」这件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要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的,
没有任何一个决定能保证你一定能收获到好的结果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好功课、防止偏差,做一个大概率上能收获好结果的决定。
今天,Taka 就给大家三个提高决策能力的方法,希望对你们有用。
「明确目标,才能理性」
很多时候,我们做错了选择,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搞清楚,
自己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
。
比如Taka 每天收到的提问:
-
快毕业了,是工作还是考研?
-
要不要跟他继续走下去?
-
现在的工作不喜欢,我应该辞职吗?
这些问题其实有一个共性:都是
典型的封闭式问题
,答案也只能是单一的选项。
而你看着这两个选项,选哪一个,好像都不是很安心满意。
这个时候,让我们从这些「两难」里跳出来,思考一个问题:
-
我们为什么需要做出选择?
-
我们想通过选择,达到什么目的?
你会发现,每个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往往都是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产生疑惑或不满的时候。
当自己的现状跟理想中的状态产生距离的时候
,问题就产生了。
图片来源:Pinterest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举个例子。
一个每天都沉浸在热恋的幸福里的女孩,不会思考「要不要跟他继续走下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发现男朋友跟自己期待中的另一半有了差距。
一样的道理,一个对自己的工作百分之百满意的人,一定不会纠结「要不要辞职?」只有发觉当前工作没办法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他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凭感觉选一个单一的选项,而是要慢下来,
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目的
。
不要问
「工作还是考研」,
而要问
自己:3-5年之后,我想在哪里,和谁一起,做什么事,过什么样的生活?
不要问
「要不要分手」,
而是问
自己:我想在亲密关系里收获的,究竟是什么?
不要问
「要不要辞职」,
而是要搞清楚
:什么是我对一份工作的核心需求?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哪条路都是死胡同。只有在明确目标之后,你才能更理性地审视面前的几个选项:
这个选择能让我更接近目标吗
?除了当前的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途径?
如果说选择是你发出的一颗子弹,目标就是那个靶子,先搞明白靶子的位置,行动才不会偏离。
「搞清价值,不纠结」
纠结的根本原因,是
价值不清晰
。
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舍弃的,就会在几个选择之间来回摇摆,什么都想要,资源又有限,选哪个,都很内耗。
要不纠结地做出一个决定,首先要做的,是
搞清楚自己的价值排序
。
怎么搞清楚自己的价值排序呢?我们可以参考国际通用的
罗克奇价值观量表
。
这个量表包含
两个价值观系统
:
-
终极价值观
代表你对人生理想状态的设想,就是你希望通过一生实现的目标。
-
工具价值观
,指的是道德或能力,也就是你在实现自己终极目标的过程中,更愿意用哪些方式和手段。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给这些不同的价值打分,然后按照从高到低的分数给自己的价值观排序,就可以拿到一个自己的「价值观序列」了。
接下来,你要
分析自己现有的几个选项
,它们的背后,分别代表了什么价值?
比如典型的「毕业之后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问题,其实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大城市:振奋的生活,自由
小城市:舒适的生活,安全
把这些价值跟自己的价值序列进行比对
,你就会更容易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读到这,不少同学就会问了:
我就是既想要舒适,又想要自由;既想要安全,又希望能成长,这该怎么办呢?还是不知道怎么选啊!
是的,在经历体验不够、对自己的了解尚浅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排序往往是模糊的,就算你拿到了一个「排序」,也很难拿它去笃定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图片来源:Pinterest
要进一步清晰自己的价值,也没有什么捷径,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最小行动出发,快速试错,从
真实的体验
里,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还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问题,你可以不用急着做选择,敲定一个城市或工作,而是给自己一段时间,把这两个选项都体验一下。
投几份简历,抽几天时间去一个计划中的大城市,面试几个你想去的岗位,了解一下房子怎么租,挤挤上下班时段的地铁。
趁着寒暑假,在离家近的城市找份实习,看看那些比你大几岁的前辈,他们的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
你会对自己之前的价值排序有一个更真实的体会,再做选择,就会容易很多。
「有限决策,不后悔」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选择困难」,最本能的反应是拖延。
因为觉得哪种选择都不是最完美的,又
太过担心改变带来的风险
,于是就维持现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选择:
-
想不明白到底要考研还是工作,于是开始在宿舍睡觉刷淘宝,不知不觉,半个学期过去了。
-
不知道要选哪个工作,怀着纠结的心情,又看了一集剧。
-
想不清楚辞职好还是继续工作好,每天叫嚷着对现状不满,哎,浑浑噩噩的一天又过去了。
最可怕的是,因为惯性的力量,这样的状态虽然痛苦,却让你感到无比的安全。这种对安全感的依赖把你绑得死死的,一步也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