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互动
运营营销百科全书,运营知识、营销案例、实用教程、更新资讯、功能解读、系统课程,尽在微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西新闻频道  ·  南宁市市长侯刚谈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计划 ·  23 小时前  
陕西市场监管  ·  安康市场监管人给您拜年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互动

线上流量真的枯竭了吗??

微互动  · 公众号  ·  · 2018-04-12 22:48

正文

这些年,听说马化腾、马云和马东敏干互联网发了财,各行各业挣了大钱的老板们和混不下去的老瘪们,也纷纷掌中大数据、胯下云计算,大肆进军互联网。


互联网讲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假装以用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获客和变现。


获客也叫“用户增长”;变现也叫“商业化”。关于用户增长,这两年大家最常听到的论调,就是“线上流量枯竭了”。


是这回事么?还真不是!可以从4个方面来看:


1、广告的生意

2、影响力的转移

3、营销形式的变化

4、移动支付的力量



1

广告生意的本质


新产品获客要投广告,这个骗子都能理解:你要把“忘不了”卖进校园,靠放学的时候截住小学生一个个推销是不行的。


要么,去电视台赞助个儿童节目,让大家觉得不买这产品,孩子就要摔在起跑线上;要么,就给各学校的校长提成,让他们威逼利诱家长们买单。


前者,叫做品牌广告;后者,叫做效果广告



原理如此,不过实际上近十年以来,随着线上流量的高速成长,品牌和效果最 重要的营销阵地,早已从央视这种传统媒体变成了各大网站和应用


莆田系医院靠搜索,真假商品开店要开车,应用下载要投各大市场,就连撤下来的电视预算也大量投向了新兴的视频网站。


可是,最近两年形势大变,推广产品的人都说,获客不好干了——刊例价一个劲儿地涨,竞价者越来越生猛,就是转化率不见涨。


不论啥平台,钱充进去噌噌就花完了,客户倒是没带来几个。要么,把八成的利润交给大媒体维持业务;要么,跟那些价格诱人但的假量渠道打交道。


总之,线上流量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于是,行业惊呼: 线上流量已经枯竭了,现在是大力拓展线下流量的时候了!


拓展线下流量固然没错,可是线上流量真的枯竭了么?


其实你算算自己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再去查查手机用户的增长势头,就知道移动互联网的流量规模,早已远远超过PC时代,流量简直是泛滥而不是枯竭。


实际上,只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传播结构的根本变化,让习惯了传统投放逻辑的我们无所适从。



2

影响力的转移


不管是传统的CCTV也好,小学校长也罢,有一个共同特点——吃瓜群众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


也就是说,他们对受众是有真实影响力的。


不过,这都是早前的事了 ,现如今的网民们XX日报的权威发布都不再相信了,又怎么会心甘情愿买良心媒体推荐的忘不了呢?


其实, 媒体影响力弱化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严重过载,大家都在标题党无尽的狂轰滥炸中变得麻木了




大媒体影响力下降了,谁的影响力提升了呢?


由于移动互联网迅速的 社交化趋势,每个人都成了能够影响自己朋友圈那几百人的一个小媒体,而对于这几百个熟人而言,你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CCTV


不信,你看看身边各种“喜提”的微商和朋友圈分销的你我他。


微信朋友圈的发展,让我们的购买决策,被群里或朋友的推荐大幅度左右,且未来一定会更多


严格来说,这种熟人小圈子的传播影响力,自我们的老祖宗从树上下来就一直存在。


不过在没有社交网络之前,这种影响力的释放只能在打牌、喝酒、村头偶遇等线下接触场景中,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展开,远非如今这样简单抄起手机,就能全年无休、去码高清、添油加醋地进行。


简言之,在社交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有效路径由下面的A图变成了B图:





3

营销形式的变化


其实,上图中更关键的一个思考是——给你一个B图那样的传播环境,应该如果投广告获客呢?


我的建议是: 别再把预算浪费在中心式的媒体上了,干脆撒豆成兵,把钱投给千千万万能影响一小撮人的普通用户!


那么,把广告预算投给普通用户,是什么样的营销形式呢?


在以前是你给媒体钱,媒体给你展示广告,有时还承诺带来多少销售线索;现在,用户给你带来了销售线索,你就把钱给到他本人。


这是什么形式呢?朋友圈的分销嘛!相比媒体中心式的影响,一级分销的模式正是利用了用户之间的强关系带来的影响力,其效果也远远超过媒体广告的效果。


或许你会问:每个人影响自己小圈子的传播方法,比起大媒体触达千百万用户的强力曝光,会不会慢很多?


恰恰相反!别忘了社交关系组成的小世界网络有个六度理论,在利益的刺激下,接力棒传上几次就天下尽知了。



实际上总结一下去年成功的营销案例,基本上都利用了类似一级分销的方法论。 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的社交电商了


为了成团,用户会主动把商品转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这相当于用传播换取优惠,是典型的一级分销模式。


这样的拼团模式,在基本不投放广告的情况下,带动了微信群里的疯转 ,也迅速占领了淘宝京东都觊觎已久却难以触达的农村和老年市场。据说,2月份拼多多的GMV已经超过了500亿人民币,而且增速狂飚之势不减。


拼团还有个有趣的转基因模式——砍价:把你要买的商品转给一个朋友,他打开看一下,就可以便宜几分钱。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把广告投给用户时,按CPM结算嘛!营销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啊。



除了拼团,“头脑王者”这个答题对战小程序可能大家也熟悉。说起来,其一级分销方法颇为简单直接:把小程序转到群里就送积分。


就数据来看,其传播速度令人生畏: 11月份同时在线人数是几万人多;等到2月份再看时,同时在线人数就到了上百万,涨速令人生畏



千万不要以为上面这两个案例都是小团队才用的的营销小计俩!大 公司照样如此营销 ,比如你一定熟悉的支付宝红包、外卖红包:



而那些仍然固守传统营销思路,把大量预算砸向中心式媒体的产品,在烧完了钱以后能够站稳脚跟的并不多,只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4

移动支付的力量


一级分销模式的产品动力除了社交网络以外,移动支付的普及也是关键一环。 这相当于在圈子传播的基础上,加上了金钱的杠杆。


让在早市上三分五分划价惯了的你我之辈,盯着居然能达到数毛钱的奖励血灌瞳仁,自发地加入传播者的大军。


这个模式有个重要运营环节,那就是对付刷单。其实,这方面的技术未必有想象的那么难,更多情况下是平台为了冲数字,没有那么强的反刷单动力罢了。


尤其要注意的是“一级”分销,当然就有二级或更高阶的分销——传销。实际上, 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环境,也让传销披着各种外衣大范围渗透。


比如已经被封号的『小黑裙』、2018年初的网易开年大课、千聊新世相的营销方法论:



微互动也做过相关的报道 又有百万大号被封!微信封杀分销、微商的背后......


就传播效果来说,传销当然比一级分销还要更好。


然而,过犹不及, 传播力太强不见得是好事,这会使得产品本身的价值不再重要,背离了正常获客的商业本质。


另外,一旦触怒有司,抄家抓人,那就吃什么也不香了。


的互联网运营者, 既要充分利用一级分销的社交传播模式,又要避免饮鸩止渴越过边界搞传销,这才是移动互联时代正确的用户增长方法论。


对于线下小商家来说,社交网络里的一级分销更加重要。除了那些有钱赞助电视台节目的,本地商家一直没什么好的效果营销手段,团购也不过是把已经到店的客户截了胡。


其实,在几千年的商业社会里,茶坊酒肆、秦楼楚馆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客户口口相传嘛!


现在有了社交网络和移动支付,何不给口口相传的营销模式加一把柴,让火苗子蹭蹭地窜起来呢?


所以,大趋势并不是线上产品向线下要流量,而是线下商家向线上要流量,向社交网络要流量,向一级分销要流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