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倡“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我们提倡长期价值投资,持有最优秀的公司,赚成长的钱。我们提倡智力众筹,群策群力。我们提倡常怀感恩之心,合作共赢!这就是我们——素昧谋面却亲如一家! |
这是长线投资社群的第400 篇原创文章
长线投资社群宗旨: 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一切以成长价值为核心。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搞清楚股价为什么涨跌。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价值投资,交流分享还是非常必要的。
长线投资社群愿景: 建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不掺杂任何商业目的、纯粹为兴趣爱好而来的长线投资朋友圈。投资理念: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坚持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为伴,赚企业成长的钱。价值观: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作者:逃跑计划 演奏/演唱:张岳林
投资
观点
@天山龙江:
(1) 成 功如果有捷径,那就是终身学习。 投资知识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将形成大跨越。
● 生活用纸的最新数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用纸消费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活用纸消费量达930万吨,同比增长3.22%,增速较2018年有所提高。2013—2019年,我国生活用纸消费总量由734万吨上升到930万吨,CAGR为4%。与此同时,我国人均生活用纸年消费量也从2012年的4.20kg上升到2019年的6.64kg,CAGR为6.8%。
生活用纸属于刚需消费,这也决定了生活用纸行业周期性较低,而且随着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人均年消费生活用纸消费量也会逐步提高,数据表明瑞典,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年生活用纸消费量在20kg以上,而同处东亚的日本、韩国人均年生活用纸消费量也在15kg以上,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卫生意识增强以及消费升级,生活用纸在国内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 对标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至少还有3倍左右的提升空间。
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2018-2019年,心相印和维达两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9%以上,位于生活用纸行业竞争的第一梯队;其次是洁柔和清风两大品牌,其市场占有率在5%-6%之间。按照产能口径统计,2019年CR4(金红叶清风、恒安心相印、维达、中顺洁柔)占比合计约33%;而美国生活用纸CR4占比已超过 70%,对比来看我国龙头企业尚有很大成长空间。
● 投资的本质就是三句话
第一,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第二,公司的价值等于其未来现金流量总和的折现值;
第三,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2) 今天题材股继续疯狂,医药股普跌,有些人问万孚怎么还跌呢,健帆是否企稳了?我觉得很多人都是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赚什么钱?是赚情绪的钱还是赚成长的钱?
赚情绪的钱就是紧跟题材热点,哪里热去那里,热点褪去就要离开。比如去年上半年的猪和鸡,去年下半年的直播带货,今年上半年的疫苗,现在的新能源车、充电桩等。不管有业绩的股还是没有业绩的股,中短期的股价上涨肯定都是由资金推动的,大家都拿钱往里冲,情绪高涨,股价肯定容易涨。赚情绪的钱,最主要是看成交量,当成交量逐渐萎缩,股价持续下跌,那就说明热点退潮了。如果没有业绩,股价很可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越早退出越好。大家可以去看看唐人神、星期六、博雅生物等个股的走势。
赚成长的钱就是要看业绩,看行业空间、竞争优势、竞争格局、看现金流这些影响业绩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买入股票还要讲安全边际,买的越便宜越好,如果黄铜卖出黄金或者钻石的价,你持有的时间再长也很难赚到成长的钱。比如爱尔眼科大家都知道是好公司,但是目前市值2625亿,今年净利润17亿,按今年的盈利预测动态市盈率154倍,要知道爱尔眼科最近十年的平均估值71倍。根据盈利预测2021年爱尔净利润24亿,2022年净利润31亿,如果按十年的平均估值算,明年、后年爱尔的合理市值为1704亿、2201亿,现在买入2年后按平均估值算,爱尔目前的市值都高很多,如果没有很高的情绪溢价,持有2年想赚钱很难。再比如中顺洁柔:目前市值276亿,今年预计净利润9亿,明年预计净利润10.9亿,后年预计13年,而中顺洁柔最近10年的平均估值为37倍,按此计算今年、明年、后年的合理市值为333亿、403亿、481亿。目前的市值低于未来几年的合理市值,现在买入持有2年赚钱则是大概率的,而和情绪热点关系不大。
为什么2年后还会保持“一个”市盈率?我觉得结合公司基本面和成长性,首先是这个市盈率不能高,要尽量给的低,历史中位数,或者历史最低值可以作为参考,随着估值的波动,在某一时间内则可能达到。比如给东财的市盈率则明显偏高,我给东财最悲观就是30倍,按30倍算持有几年看能不能赚钱,如果市场给到60倍甚至100倍,那就是市场的馈赠。
至于健帆和万孚,建议大家根据盈利预测和上市以来的平均估值算一算,如果都不会算,那说明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价值投资者!
(3) 投资最重要的是确定性,是长期可持续赚钱。 很多追题材炒概念的人短期可能抓住某次大机会赚一把,但是长期可能还是会还回去,多年算下来,总体还是不赚钱甚至亏钱,当然也不排除很多人擅长题材炒作赚到很多钱,但我相信那毕竟是少数。在投资这个领域,常识是最优秀的投资人如巴菲特,长期的年化收益也就25%左右,最近看到A股最牛逼的基金经理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排行,也是20%多,如果大家节奏都能踩得那么准,那平均收益为什么这么低?作为我们普通人,我觉得要想做好投资,还是要放低预期,老老实实赚自己看得懂的确定性的钱。
确定性的钱从哪儿来?最根本还是依靠赚钱公式:
市值=估值*净利润
净利润=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净利润率
寻找未来市场规模有几倍成长空间的+市场占有率能不断提升的+净利润率能保持稳定甚至持续上升的龙头公司,在合适的估值(在历史估值中位数或者历史估值低位) 买入,那么剩下时间就是等待净利润持续增长,然后一年又一年,企业的内在价值会不断增长,市值也会相应水涨船高。
比如我们早上分享的中顺洁柔,生活用纸市场规模会有几倍的提升空间,市场占有率也会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最近几年洁柔的净利润率一直在提升。
再比如我们一直重点关注的东财,从行业发展前景看,中国居民家庭资产只有2%的比例是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资产,而美国这个比例是40%,中国即使提升到10%,财富管理的市场空间也很大,而因为流量优势东财的证券经纪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等市场占有率一直在提升,而最近今年东财的净利润率一直在提升。东财今年是在1000亿市值附近布局的,虽然目前已经到了2000多亿,我觉得未来空间还很大,耐心等它成长就好。
类似的还有医美行业的华熙生物、肿瘤伴随诊断行业的艾德生物、新药研发服务行业的昭衍新药等,这些我们都是布局在低位,我觉得未来空间都很大,耐心持有,静待成长就好。
(4) 2020年11月29日 #每周简评
本周顺周期行情继续,比如中国平安涨6.58%,中国太保涨14.25%,陕西煤业涨20.46%,连一直趴着的超级大盘股工商银行本周也上涨了7.16%,而成长股呢,则继续低迷,我们的长牛36成分股周K线仅有3只收红,真的是又到了考验大家投资信仰的时候了。一边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成长空间股价却大涨的价值股,一边是发展空间大股价却下跌的成长股,你选择谁?如果固守成长股,短期肯定会有一些市值回撤,但是长期呢,我觉得还是成长股有前途。其实在8月份的时候,我就觉得优质成长股已经透支了未来2年的业绩增长预期,银行、保险等低估的大盘蓝筹股可能会起来,但是我并没有大规模的调仓换股,我觉得还是专注成长股为好,毕竟不可能一直像小蜜蜂一样跳来跳去,投资还是要追求大格局的成功。实际上聪明人很多,有实力的研究机构也很多,如果板块轮动都做的那么成功的话,那为什么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最牛的基金经理长期年化收益达到25%的风毛菱角呢,还是要承认自己的普通,做一个有耐心的人,做大概率的事,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收益。从长期看,能带来超额回报的还是优质成长股,我们的长牛36指数,从2019年的1月份到现在涨幅194.80%,远远跑赢了了沪深300指数。
还有一个月就到2021年了,很多人问对于明年的行情怎么看,有哪些投资机会和主线?大家知道,我从来都是“重个股、轻指数”,对于中国股市我是坚定看好的,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医疗、消费、科技、金融等,优质公司的调整也是暂时的,相信1~2年后这些优质的公司还会再次创出新高。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过去10年我们国家的股票基金才卖了3万亿,今年一年,我们股票基金就增加了约3万亿,翻了一倍。这充分说明中国居民家庭财产正加速向股市转移,股权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正是看准这个大趋势,从今年4月重仓介入东方财富,到现在虽然东财涨了近一倍,但是我东财的持仓一直都没有太大变化。东财是我2020年十大金股,今年至今涨幅103.43%,目前我初步计划将东财列入2021年十大金股,继续看好。
本周新介入了生益科技,也计划将生益科技纳入2021年十大金股,为什么看好生益科技呢?生益科技首先是一只科技股,目前优质医药和消费股的估值都比较高,从理性的角度,我觉得医药和消费在2021年大放异彩的可能性不大,竟然这两年表现已经足够好了。很多优质的科技股调整时间都很长了,按2021年盈利预测看估值都20多倍,我认为机会更大。科技股变化快,很难看懂,我也很少选择,目前长牛36成分股中科技股也只有宁德时代和国瓷材料,而且这两家公司都算是新材料领域,我的本行,而生益科技也一样,是全球电子电路基材核心供应商,硬质覆铜板销售总额全球第二,看年K线,也是妥妥的长牛股。最近我的思考,很多行业的上游材料领域更容易出长牛股,比如光伏行业的隆基股份、电子行业的生益科技、医美行业的华熙生物、养殖行业的海大集团。生益科技是电子电路基材全球龙头,不论是家电、手机、汽车、电脑以及各种中高档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它,我们国家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当然离不开生益科技,根据盈利预测生益科技2021年净利润23.2亿,目前市值631亿,站在一年的周期看,动态市盈率27倍,而从技术上看,2019年8月生益科技股价在26元左右,股价横盘一年一半了了,如果再横盘一年不涨,可能性有多大呢?所以,从防守的角度还是看好生益科技。生益科技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已在准备中,敬请期待。
另外,2021年十大金股候选股选择了上海机场,很多人说看业绩不行啊,你为什么选择呢?上海机场一直是一只基本面非常扎实的长牛股,今年受疫情影响股价比较低迷,但我觉得疫情在1~2年后应该会过去,上海机场2018年7月股价在60多元,2年了股价也没涨,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么大股价也没有大跌,说明资金长期还是看好的,从防守的角度选择上海机场。至于上海机场的详细投资逻辑,我们准备了一份上海机场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近期会分享给大家。
本周壹网壹创继续大跌,11月跌幅已经达到31.46%。10月壹网壹创大涨近40%,目前才过了一个月,从高点下来又大跌了近40%,风云变得可真快啊,没办法,这就是股市。如何不被这种短期的暴涨暴跌伤害,我个人觉得买股票还是尽量要考虑安全边际,尽量要买的便宜,要么就是尽量看长远,看1~2年甚至3~5年,短期都是纸上富贵,长期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就说壹网壹创,这种跌法确实超出我的意料,我原来想因为要增发而且还有减持利空压制,大概4.7亿*40倍=188亿市值(130元)就是低了,没想到本周市值跌到了163亿,按2021年盈利预测看动态市盈率跌到了35倍。不光是网创,电商代运营行业的丽人丽妆、若羽臣本周都是大跌,丽人丽妆按2021年盈利预测4亿元算,动态市盈率跌到了33倍,若羽臣按2021年盈利预测1.34亿元算,动态市盈率跌到了34倍。市场跌起来感觉无厘头,但是算了三家公司的估值,却惊人的一致。未来各种各样产品的线上化是趋势,电商代运营龙头企业们也刚刚上市,我不相信行业上市即是夕阳,且行且观察,看看这些企业业绩是否能够继续高增长,如果未来业绩能有3~5倍的增长,我想股价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据此买入亏损自负※
@攻城狮:
如果经常翻看512010医药ETF和159928消费ETF,时间久了就看明白了,更多人赚钱来源于常识,其次才是深度。 看这种大趋势,我认为就属于常识一类。 我的想法就是: 永远理性,用常识赚钱,深度是个人的弱点,不可信。 跟大伙一比,我属于缓慢爬坡型,去年爬了70%,今年有不少三傻,可爬了快50%了。
@John董 : 长期投资,要投资企业的生命周期,有的投资者喜欢高速成长期,有的虽然进入成熟期但确定性够高也是不错的。所以不一定用某个年份的收益率来评估得失。比如投资猪股,可能因为猪价的下跌逆周期的过程中资金不愿关注,回溯历史,如果长期投资牧原,16年和18年并没有什么收益,但是拉长了看收益率是惊人的。16年上个猪周期猪价见顶,一路跌到18年,投资者会认为16年高点出来,18年低点进去多好,但是你就会错过17年145%的涨幅。国内的资管产品都是要看年度排名的,所以很难长线,我们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就是不需要考评,赚到钱,赚到大钱才是硬道理。
@锋 : 今年走到最后,发现只有白酒是真正的王者,其他什么医药、芯片、猪肉全部都回撤得没多少涨幅了,而白酒依然几倍涨幅。大部分人都是“嘴巴长期主义”,更喜欢即时满足,看着帐户天天新高,即使三年只赚50%,也比三年赚5倍但是其中有一年不赚钱要舒爽。投资还是要随心,勉强无幸福,强迫自己长期,但是修炼未到家,还是不行的,比如牧原18年前复权19元跌到15元不走,13元可能坚持不住还是走,自然就没有后面的90元了。
@阳春三月 : 我觉得很多人是因为看不懂企业的成长轨迹,所以不敢在低迷的时候长持。我就是。认准一个行业中高成长龙头,收益是惊人的,牧原上市7年涨了70倍。
@攻城狮 : 猪肉这波调整我也没动,反而最近加仓了,我想将来也参考万华就行。董兄也是我投资路上的偶像级人物。请问董兄你现在牧原和新希望持仓比例大概是多少?我想参考下。以前看着模糊,经过一年发展感觉越来越清晰。
@John董 : 哈哈,新希望多一些,这俩我也在动态调整,因为牧原证明过自己,我觉得这几个月牧原会领先,后面新希望数据逐步出来会赶上来。
@无名:
现在,无论是医药或器械头上都好似挂着集采的炸弹,会不会被集采的说法都真真假假;考验个人认知的时候到了,认知到了,恐慌下跌就是难得的一次收集心议标的机会,未到的又 要等下次轮回。
@行走的狼 :集采并不是对所有医药公司都利空,对原来市场基数小的反而是大利好。阿卡波糖,华东失利成就了绿叶制药,销售今年增幅不止一倍,利润同样大增。
@天行健 :行业集采这种商业模式,对于大部分行业里的公司就是慢性自杀,最后形成几个寡头垄断,一般来说医药医疗里的小公司大部分多年后会成为垃圾股或退市。商业模式的改变,对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医药集采可以参考一下日本。
@荣 :大家可以把视野拉长一点,除了看国内业务还要看国际业务,就是把药卖到国际市场,走国际化也是一条好路子。日本的武田制药、大冢制药、第一三共、Astella、卫材这几家,他们都是国际化的公司,国内国际一起做的,授权合作都有。我是这样想的,国家卫生支出占比GDP的比例会慢慢的提高的,多看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公司,可能未来会比较好。
@天麟:
我有付鹏博的睿远成长价值,可以推荐给不懂股票的小白,作为第一个理财的基金,睿远有自己的APP。富国天惠(朱少醒)的话支付宝上能买,而睿远成长价值A(付鹏博)有两种买法,一个是睿远基金APP,一个是万得基金APP。我一般让顶级小白买前者,让追求更好收益的,不怕麻烦的买后 者。
@John董 : 好办法。这种牛人基金好,哪里买的?推荐给身边朋友最好了。
@凯 :不用下载APP上买基金,绝大部分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都可以买到,部分LOF还可以在炒股软件里买。比如大牛谢治宇的兴全合宜,代码163417。基金的申购、认购和二级市场交易,以及什么是OF,什么是LOF,这些基础知识网上查一下就知道。
@锋 :富国天惠不错,好像从05年以来就一直是朱少醒管理,15年19倍,这样的没有频繁变动管理人的优秀基金很难得。
@尧 :富国天惠、兴全合宜和睿远成长,都是受认可度很高的基金。我今天跟亲戚说兴全合宜和易方达中小盘才发现她已经定投三年了,收益远强过我。
@若比邻:
光伏还是很有前景,欧美发达国家计划2050年碳中和,我们2060年。届时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彻底退出历史大舞台。以目前各国重视程度,碳中和时间大概率还要提前实现。光伏产业链经过这些年厮杀,剩下的产业链龙头在产业链中都有非常不错的行业地位,体现在应收远小于应付,能挤占产业链资金发展自身,比如硅片的隆基、硅料的通威、逆变器的阳光都这个特征。谁能做到度电成本最低,谁就能成为剩下的 巨头。
@石子铺成的路 :光伏属于重资产行业,产品自我定价权能力有限,未来行业发展会比较辛苦,毛利率不会太高,是个又苦又累的行业,同时存在周期波动不好把握。
@若比邻 :以前周期性比较明显,今后可能逐步摆脱周期属性,尤其是度电成本能低于火电。重资产确实是,养猪、锂电也都是重资产,还是能跑出牛股的。
@John董 :光伏好多环节都有补贴,付款有周期滞后,这种行业一定要靠规模取胜的,大量资本开支是一定的。我也看好光伏的前景,特别是经历过几轮惨烈厮杀后生存并能发展的龙头企业,值得好好跟踪,目前我都还在学习阶段。
@攻城狮 :光伏行业,行业前景可以,但技术和生产线更新换代感觉太快了,这一点不如万华聚氨酯和海螺水泥厂。比如京东方A面板前景也可以,但也是重资产+周期性+技术迭代很快,技术+价格双周期,成了散户集中营。不知大伙怎么看类似问题?
@林不二 :光伏ETF 12月1日出来了,光伏公司可能死,但是光伏ETF死不了。
新希望
@ 天山龙江 : 隆基股份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 刚才在隆基股份官网看到,2012年到2021年产能扩张65倍,2012年上市最低价10.21元,到现在收盘价679.45元,股价上涨66倍,就是这么神奇! 再一次感叹,投资赚钱,看准行业大势,看准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
@攻城狮 :周期股成本优先,股价涨幅和产能扩张速度高度相关,甚至吻合。
@John董 :还挺巧的,产能的扩张和企业市值倍数一样。到后年新希望的出栏就会是18年的20倍。
@天山龙江 :那你预期新希望市值会是多少呢?
@John董 :市值能到多少要看明年底成本能下降到什么水平,我觉得如果成本能如期降下来,养猪这块长期市值应该接近于牧原。
@我的春芽world :现在成都很多火锅店小酥肉我看打的是美好小酥肉的牌子,美好大有可为!一体化产业链,如果做成真不得了,下游食品趋势有了,但还需时日。
@John董 :新希望的食品板块是刘畅亲自抓的,之前张早负责,他是宝洁出来的,现在换人了,刘怀伟负责。冷鲜肉进盒马是刘畅的功劳,不过现在没有前置仓的配合基本不怎么赚钱,未来三五年千喜鹤冷鲜肉应该能在高价区域普遍看到。
另外,新希望的饲料存在很大的预期差,现在市场还觉得除了猪,别的板块只能给300亿。其实饲料在我看来已经能给到400亿以上,因为饲料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禽料为主不怎么赚钱,现在猪料为主了,水产料也已经第三了,放量很快。吨均净利三季度已经80多了,四季度可以到100,以后120也是指日可待的。海大现在150,看看给了多少估值。这背后都是新希望管理团队的边际改善效应。
@老步 :新希望养猪成本降下来是关键。
中顺洁柔
@天山龙江 : 年初中顺洁柔以15元回购,现在到了年尾,今年的净利润增长了50%,近期再次以20元的股价再次回购,站在一年的周期看,中顺洁柔算是一个综合性价比很高的标的了。 2021年计划将中顺洁柔列为十大金股。
中顺洁柔2018年生活用纸产能合计66万吨,2019年公司产能在83万吨,且未来5年每年预计将新增10万吨产能。从目前各基地产能规划来看,公司未来的目标产能为150万吨左右。近几年公司产能增速优于同行,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司品类的不断拓展以及市占率的逐步提升。产能保持较高增速有助于公司业务扩张,以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净利润=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净利润率,如果市场规模提升3倍,市场占有率提升1倍,再加上净利润率的提升,我想中顺洁柔未来净利润提升10倍是非常有可能的,继续坚定看好!
@攻城狮 :按现在这个市场规模增速,估计需要10年才能翻倍,占有率提升1倍。我认为4倍左右比较合适。以目前每年新增10万产能,产能扩张也就一倍多,考虑提价等因素,跟这个10年4倍也比较吻合。按10年4倍毛估,净利润长期复合增速15%左右。
@天山龙江 :中顺洁柔,我给的预期是十年到千亿市值,但是这个千亿市值的净利润是按40亿计算,估值仅有25倍,当时净利润率是按8%算。目前中顺洁柔的净利润率已经做到了12%,据公司的消息说是主要是开发了高端产品,这样中顺洁柔十年内的净利润有可能达到60亿,通常中顺洁柔在乐观的时候都会给到40倍估值。
@攻城狮 :企业小的时候稳速高一点,估值高一点是没问题的。以后增速缓了,估值确实应当保守一点。其次,中顺走高端的话,利润率提升是不可逆的,肯定是好事。但是,造纸行业跟原料供应有一定相关性,利润率也在一定区别波动。总体,我认为10年4倍是比较可预期可展望的,超额的全是管理层努力以及市场的馈赠了,算个常规标的,而且今年消费医疗企业的估值不具备常态化的参考性。
@荣福来 :常规标的就是低估值买高估值卖的烟蒂股,那些买了就不用考虑卖的才是好标的,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
@LL :实事求是的说,中顺洁柔所处的行业赛道一般,而且中顺洁柔也没有特别出彩的特质,但是中顺洁柔的高成长性、低估性、本行业A股中唯一上市公司及管理层对股东的作为让我一直在关注它,在目前优质股的估值都高高在上的情况下,择其次选高成长、低估值、质地还ok的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天下无双 :赛道一般,不代表企业不能出彩,家电赛道也一般,最终出来了格力和美的。洁柔敢做行业第一个提价的,纸巾业务毛利率做到行业第一,管理层上千万年薪聘用经理人。中顺洁柔这几年之所以能做的好,是因为激励措施改变很大:营销人员这几年,不管工资收入、股权激励公司给了很多,大家出来还是为了赚钱。
@天山龙江 :生活用纸是刚需,受政策的影响小,而且未来持续增长是可见的,中顺洁柔目前估值偏低,而未来十年的保守预期是四倍,那么你现在如果买100万,什么也不干,也不用太操心,十年以后变成400万,不也挺好吗?
@天行健 :关于中顺洁柔,不否认是一个优秀的公司,不过这种公司有个特点:是重资产行业,对于大部分重资产行业来说,就是花钱就能复制,同质化程度较高。这种行业的特性,会从本质上约束中顺洁柔的市值,当然不否认公司本身优秀的管理和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三友医疗
@天山龙江 : 三友医疗的跌幅超了,这个案例充分说明长线投资,不能把高收益建立在泡沫上! 按2021年的盈利预测看,三友医疗目前的动态市盈率还有50倍。 我经常说,站在一年的周期看,特别看好的股50倍买入,还要做好下跌20%~30%的准备。
@攻城狮 :我买东西都比较保守,除非肉眼可见机会远大于风险才买。在市场中一定要理性,不少跟风涨的医药器械这才2个月都是大A型走势,不少跌回原点。
@高鲜生 :这些是没有集采的预测,集采后单赛道的高值耗材公司得重新定性。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不能再线性的推测业绩。
凯利泰我30跑的,万幸走的早,集采后,原来100亿的市场可能变成10亿,总盘子大幅减少,以量补价的逻辑可能不成立。当时只因市场太热,估值贵的离谱就出了,没想到集采的影响这么大。国产骨科龙头是威高、爱康、春立都在港股上市。威高是平台型公司,影响不大,单赛道的爱康和春立跌的非常惨。
@天山龙江 :对于骨科,我的认为集采的重压有利于真正的创新龙头脱颖而出,中国不管怎么样还是需要骨科的,而且目前骨科的国产化率还很低。三友我还持有一点,50多的成本,仓位轻,坐了一轮过山车。
@展风 :看医疗器械,第一要看医保控费是必然的,各国都这样做,不做财政吃不消,以中国为例,集采骨科也是必然的,尤其是关节,大单品,最好下手,单价高。第二控费后医疗器械和药品也是长期增长的,直至占GDP比例达到7-8%,日本的东亚发展模式比较能套中国,这才是社会趋势,集采是这个趋势下的阵痛,中国集采也是阵痛,创新型企业最终能跑出来,而且会有超额收益。第三平台型公司如迈瑞医疗,以及细分赛道龙头如健帆生物、心脉医疗等会有更好的发展。
三友医疗我仍然看好,他的产品定价高过国外对比公司,只是估值高了,集采其实给了我们一个从容的进货机会。
@天山龙江 :我也认为三友还是值得期待,它的愿景是开发适合中国人的个性化的的骨科医疗器械。医工结合创新疗法。
@展风 :他们能用医生需求角度出发,研发出适合中国人骨科的器材,这点是原创的,其他厂商难以跟进的,同样的产品,他们卖的比国外品牌贵,国内厂商居然仿制三友的产品,我不是内行,但是从这些现象推断,某些产品三友在中国确实是独到和领先的,集采压榨的流通环节的水分,这个过程可能会伤及厂家,毕竟政策不是润物细无声,会伤及无辜的,我是觉得到了布局明年医疗器械的机会了。
@高鲜生 :降95%都没中标,可想而知,原来的价格水分有多高?医保局的大棒下,微创新的产品是没有定价权的。
@展风 :微创新产品没有定价权也好,有也罢,三友明年利润下滑,PE干到30倍左右,市值再跌一半,利空充分反映,甚至反映过度了,到时候医保的政策微调放松,或者新的大单品出来,又都是股价上涨的理由了。我没有三友的股票,目前价格也不想建仓,但是一直在关注着。
如果集采的压力看不透,当然我也看不透,还在观察,看其他不受集采影响的医疗股,或者找那些C端的消费品,没必要在这个事上一定搞清楚,一段时间后市场的逻辑自己就演绎出来了。
@章文 :只能说市场今年给了很多医药股太好的上涨机会,回调必然是结构性的,调整过后,医药行业还是很好的选择。集采也有好处,筛选剔除掉一些股票,未来还是强者恒强。
@高鲜生 :真正有创新能力,未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多产品线平台型医耗龙头,才有可能突破国内集采的困境,游向大江大河,成为大鱼。大江大河里才能养大鱼。集采过后,市场总额变成了小池塘,无法养大鱼了。所以,单赛道的公司,就如囚徒困境,前途渺茫。集采类似供给侧改革,但又不如传统的供给侧改革。
@谢医生 :大家耐心等待集采利空消化,这期间就慢慢的选股观察,集采直接打击的目标,就是真正的利空;集采受影响并不明显,被带下来的,那就是误杀,被误杀的成长股,就是后面买的目标。
华熙生物
@谢医生 : 我最近专门请了一个做医美的人,我听她讲了接近一小时,就是讲爱美客和华熙生物。 两家公司,有侧重点,都很优秀。
@天山龙江 :不出意外,华熙生物未来十年会作为我的持仓股一直持有。
@若溪 :华熙产品线非常广,从医美到护肤品化妆品到日化还有宠物用品,计生和保健品,另外现在公司也不只是围绕玻尿酸一个品种,各种微生物发酵品,未来还可能有肉毒素等。
@志 勇 :我爱人也用了玻尿酸润百颜产品,她也说效果不错,后来又去小红书搜,发现目前涂抹的玻尿酸化妆品还是很多的。
@若溪 :护肤品竞争激烈,品牌需要很长时间沉淀,历史上国产品牌消失起伏的太多了,我觉得护肤品需要不断的研发创新,渠道的狂轰滥炸,就算欧美品牌,宣传投入也是非常大,另外做到持续良好的口碑和效果,才能积累一些长期客户。确实需要企业长期积累发展,而不是今年红了过两年就没了,历史上这样的国产品牌数不胜数。
所以我不觉得投资华熙后就可以安枕无忧,企业也需要长期跟踪,看管理层对企业的发展是否不断的在突破和进取,如果未来华熙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开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再好的赛道也很快会被后来者超越。
现在的华熙,我看到了狼性文化的管理层,下面的团队都非常拼搏,这是很好的现象,企业也确实在高速发展。
长投
指数
2018年1月长线投资社推出了长线投资社群指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刊登的文章 《 重磅 | 长线社群指数发布 》 ,每周公布一次。 本周成份股涨幅和指数图分别如下表:
公益
活动
2018年爱心助学事业启动: 2018年起,我们开始利用公众号的赞赏资金定向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到目前总共资助了3名学生。今年,2名学生已高中毕业,其中一名考上了重点大学。目前在资助的还剩一名,高中在读,成绩优秀,每年资助5000元。公众号创立以来,总共收到打赏资金8万余元,目前总支出2.2万元,未来计划再资助一些学生,希望能将咱们的爱心助学事业进行到底。
2018年4月,公众号发布文章 《公益|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 ,截至2020年11月29日,阅读3.3万人,赞赏人数877人,传递爱心,播种希望,长线投资社群与你同行!
如果您喜欢本文,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声明:本文涉及的个股分析仅代表群内真正志同道合爱好长线投资者的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品玩 · “直播元年”:驻唱歌手、夜场和看客们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8 年前 |
|
知心 · 只怕心老,不怕路长 8 年前 |
|
冷兔 · 【冷兔•槽】每日一冷NO.1501 7 年前 |
|
经管之家 · 深度:中国三四线城市的赚钱机会越来越清淅 7 年前 |
|
最搞笑笑话王 · 史上最牛紧身裤,看完笑不行!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