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屿木
大道至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科普 | ... ·  1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征文 | 第十二届中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  10 小时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地方动态 | ... ·  2 天前  
中国交建  ·  王海怀拜会杭州市市长姚高员 ·  3 天前  
中国交建  ·  中交集团主要领导拜会浙江省委书记王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屿木

尹真先生谈“悟”摘录(上)

屿木  · 简书  ·  · 2018-04-22 15:47

正文

笔者在《儒家内圣修持辑要》中,曾对证悟之学的性质、范围等作过提纲式表述:

开悟是人的直觉能力对事物整体性之认知及当时的感受,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的特殊状态,是人主动与受动的统一,是人体生命活动之和谐律动投射到相关事物,形成“谐振”之内外融一之特有心态——是主体世界得到“确证”而自然出现之奇妙、美好、幸福、享受、……境遇之感受。斯时,生命力得以全面激发,内在自我在现实中得以显现。对此认知方式与过程,即称之为悟(注意:与日常所说的“悟”、“悟性”——属思维活动之范畴,不可同日而语!)可简约概括为四种类型:

第一,常人高峰体验之悟。人本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对此做了深入调查,对其表现特性记叙颇详,现摘其要:“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极致的感觉,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觉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按:此语不确,他并不知道终极真理为何!),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存在心理学探索》)

这类悟的形成,是良好的习性与善良品格结合,在意识结构中,积蓄之特殊驱动力形成之律动,投射到有关事物引发“谐振”之结果,它是常态生命整体性的自然反应,而非升华后的状态。

第二,对知识结构整体性认知之悟。有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之悟(如朱熹之“旧中和说”),对未知事物之认知、文艺、艺术创作之悟(即所谓灵感),熊十力对此称作“神解”,亦称“倘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