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绍茂 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副总裁兼首席战略财务专家,中茂梁科技&知凡叶茂创始人
来源 | 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管理智慧
咨询合作| 13699120588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企业经营的追求,是什么?——有利润的增长,有现金流的利润。增长、利润和现金流,构成企业经营的铁三角。利润只是账面富贵,现金流才是真金白银。增长可无上限,但经营要有底线。
现金流,就是企业的经营底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靠的是粮草。企业持续经营,靠的是现金流。冬天里,现金流就是御寒的棉衣。
但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甚至是创始人,往往是非常重视增长和利润,却忽略了现金流的重要性。
现金流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致命一击。
乐视因现金流断裂而走向没落;恒大因债台高筑无法偿债而衰败;硅谷银行因资金流动性不足而破产;曾经的百年通信巨头——北电网络,也因1.07亿美元的债务无法偿还,而倒在了万众欢呼的通信盛世。
在需求收缩、供给无限和预期谨慎的当下,企业的现金流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管理好现金流,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必答题。
现金流,即现金流量(Cash Flow)。
现金流,好比企业的血液,随着企业的经济活动不断流动,在流动中不断变换形态、创造价值。
现金流管理,被认为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健康与否的标志。现金流管理主要通过对公司发展目标、计划预算、执行和现金流的结构、比率分析,控制和调节企业的投融资计划、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架构,以保障企业健康运行,持续经营、长期发展。
现金流管理,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活下去”和“活得好”的重要保障。
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不同,企业的现金流通常可分为三类: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融(筹)资性现金流。
经营性现金流,是企业的“造血”功能;投资性现金流,是企业的“抽血”功能;融资性现金流,是企业的“输血”功能。
三大现金流,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初创型企业:
初入市场,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产品、开拓市场,开支大,但收入少,变现能力差,经营性现金流,往往为负。
需投入消耗大量的现金,比如购买厂房、设备等,投资性现金流,通常也为负。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举债和权益融资,所以,融资性现金流,一般为正。
成长型企业
:产品开始占领市场,销售额节节攀升,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经营活动的大量资金回笼,经营性现金流的缺口不断缩小,并逐步转正;
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投资性现金流,仍为负;
此阶段,单纯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往往无法完全满足投资活动的需求,所以需要继续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融资性现金流,仍为正数。
成熟期企业
:市场份额稳定,市场饱和度高,销售增长放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非常充裕。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且趋于稳定。
同时,投资需求也变得稳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额较小,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由于前两个阶段积欠了不少外部资金需要偿还,同时,在无法进行进一步扩张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利用大量现金进行回购与分红,融资性现金流,变为负数。
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时:
市场占有率下降,销售逐步萎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开始入不敷出,经营性现金流,再次转负。
由于销售额下滑,现有产能已经过剩,企业会选择处置落后的设备和多余的厂房等资产。同时,企业为了偿还债务,也会通过出售持有的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方式,收回投资以弥补资金缺口。
因此,此阶段的投资性现金流,往往为正;融资性现金流,为负。
相信您能明白,
三大现金流中,经营性现金流,是第一位的
。
投资性现金流、融资性现金流,即便为负,也没关系。投资现金流为负,代表公司对未来有信心,敢于投资未来,未必是坏事。融资现金流为负,不见得是坏事。公司有钱,提前还银行贷款,给股东分红,导致为负,也未见得是坏事。
但
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就很危险。
比如恒大,2014-2017年,连续4年经营现金流为负,且持续恶化(从-455亿元到-1510亿元),这就非常危险了。最后,暴雷了。
因此,
对任何阶段的企业而言,管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都至为关键。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从现金始、以现金终的过程。
企业支付现金,从供应商采购原材料,现金以存货的形态存于企业。经过一系列生产加工,最终形成产品,卖给客户,收回现金:这就是企业完整的业务流。
这个业务流,是一个端到端的业务闭环,涉及到物流、信息流、现金流。
其中的现金流,即为经营性现金流。
一个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运转的效率高不高,该如何衡量呢?
有很多指标。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便是现金周转周期(
Cash Conversion
Cycle,简称CCC
)。
我们起初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到最终销售交付收回的现金,经过生产加工、制造交付等活动,脱胎换骨,完成了价值创造,实现了升华。
这一过程历经的时间,我们称之为现金周转周期
(
CCC)
,是衡量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分析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依据。
其计算方式如下:
现金周转周期(CCC)=存货周转天数(ITO)+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
由此可知,现金周转周期,与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周期,息息相关。
我们来看这三个“O”:
1
、DPO: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从购买存货,到采购付款的周期,即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PO),又称为“平均付现期”。
其计算方式为:
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平均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2
我们都希望,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越好,表明企业可以无息占用供应商的款项,补充营运资本而减少有息负债的借入。在同行业中,DPO较高的企业,通常市场地位较高、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2
、ITO: 存货周转天数
ITO(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起,至销售出去
并结转收入和成本
止,所经天数。
其计算方式为: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
存货周转天数,可用来评价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也能够衡量企业存货的变现能力,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ITO,与存货占用量负相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量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ITO,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许有人会问,存货水平越低越好吗?
不一定。
存货过多会占用资金,造成资源浪费。但存货太少,又往往不能满足经营流转的需要。
因此,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行业、业务特点,资金状况、存货变现能力、价格波动、上下游产业链等综合因素,确定存货的最佳持有水平。
比如贵州茅台,不用担心存货,且存货越多越好。因为白酒,尤其是酱香酒,其特点是存放时间越长,越醇越香,价格越贵。所以,它有些存货,甚至存货多一点,ITO长一点,未必是坏事。
但快消品,如海鲜,则存货越多,ITO越长,损耗越大,风险就越大。
从售出商品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在利润表上表现为结转收入),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即为DSO: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其计算方式为: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
我们希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越好,最好是先收款,后交货,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意味着我们不用为客户垫付资金,甚至能占用客户的资金。
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过多的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周转和流动性。
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与下游客户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对应的:我们自身的应收账款,就是下游客户的应付账款;我们自身的应付账款,就是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
想提高自身应收账款周转效率,必然要向客户的应付账款要效率。
在这场应收应付的博弈中,谁能取胜,取决于各自的行业地位、规模、产品可替代性等各种因素。
这就是CCC(现金周转周期)的公式:
CCC=DSO+ITO-DPO
,一个现金循环就结束了。
就像滚滚江河水,来自喜马拉雅之巅,奔流到海,海水蒸发,又化云为雨,化成了珠穆朗玛峰上的皑皑白雪。
我们在收到销售回款后,又用回款去购买存货。如此业务循环,周而复始。
既然如此,现金周转周期有标准吗?
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的参考。
我们可以看一下标杆企业的现金周转周期。
比如苹果公司: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2008-2012财年,苹果现金周转周期平均在-60天左右。这意味着,苹果不仅不占用自己的资金,还可占用上游供应商的资金60天左右,现金周转效率堪称卓越。
10年过去了,2022年如何呢?
我们查阅了苹果2022年财报,发现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97天,存货周转天数为9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5天,由此得出其现金周转周期为-63天,相比10年前(2012年)的-59天,还改进了4天。
现金周转效率依然维持高水平。
华丽数据的背后,是业务上的精益求精。
苹果作为行业龙头,在行业中的谈判能力极强,供应商的货款可以拖至长达97天才付清,而自己的销售货款则在25天就能收回。
存货方面,苹果作为消费电子的龙头,产品往往一经推出就会售罄。同时,苹果供应链导向轻资产,苹果CEO Tim
Cook ,就是供应链管理背景出身。在加盟苹果之前,Tim Cook 在 IBM 供职长达12年,主抓设备制造和销售,也就是供应链业务。
库克加盟苹果之后,苹果的供应链效率在不断提升。库克的供应链哲学,就是从一开始就削减库存、减少仓库,并使供应商相互竞争。
《史蒂夫 • 乔布斯传》 第二十七章里有一段话:
库克把苹果的主要供应商,从 100 家减少到 24 家,并要求他们减少其他公司的订单。还说服多家供应商,迁到苹果工厂旁边。
此外,他还把公司的 19 个库房关闭了 10个。库房减少了,存货就无处堆放,于是倒逼减少了库存。到 1998 年初,乔布斯把2个月的库存周期,缩短到1个月。然而到同年9月底,库克已经把库存周期缩短到6天。1年后,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惊人的2天,有时低至15 个小时,相当于在仓库中转了一下。
另外,库克还把制造苹果计算机的生产周期,从原先4个月缩短到2个月。一方面降低了成本,一方面保证了每1台新设备都安装了最新的组件。
正是这种极致的供应链和库存管理,才使得苹果的运营效率大幅提升,资金周转自然更加高效。
我们再看一组业界公司的对比:
数据来源:知凡叶茂整理
相较于2014年,2022年爱立信、亚马逊、IBM的现金周转周期都在变短,尤其是亚马逊,与苹果类似,现金周转周期为-30天。通过DPO可以看出,其平均占用供应商资金的时间达98天,比苹果公司平均占用时间还要长1天。
华为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2014年有巨大进步,由95天缩短到31天,这与其TO C的消费者业务发展,和2B业务的合同条款改善有很大关系。但由于自2019年5月16日起受到美国的制裁和打压,资金周转效率也受到影响,尤其是存货周转天数,因为库存增加,恶化至162天。
一方面是制裁影响了销售规模;另一方面是华为采取的主动策略,囤积了一些紧缺存货。
对于企业来说,在一个公平自由的市场中,现金周转周期越短越好,能做到负数更好。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效率,更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和商业模式的成功。
一个人是否健康,需要体检。
判断经营性现金流是否健康,也需要“体检”。“体检”既应当看西医,也需要看中医。西医是门科学,需要看看指标“查查血”,比如上边讲到的现金周转周期。中医是门哲学,需要望闻问切,把把脉,看一看影响经营性现金流的关键内在因素。
4、合理的存货区间(供应链界面)。
我们来逐一看下,应该如何管理?
1
、良好的销售条款(客户界面)
3)设计如果树持续产单的商业模式。
对手强,羽翼丰;
客户优,现金涌。
客户的优劣,直接影响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源头。优质客户,价值客户,往往实力较强,信誉良好。如果大部分经营性现金流入,都来自优质客户、价值客户,那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往往比较健康。
优质的商务条款,
比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先付款、后交货(这是渠道销售、2C业务的通常条款),对于企业更快更高效的回收经营性现金流,至关重要。
设计如果树持续产单的商业模式,
更是经营性现金流健康度的重要保障。
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笔者认为,果树模式,才是好的商业模式。什么是果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