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花顺数据,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3.2%(前值-3.8%),其中包含去年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可比口径下的4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同比2.1%左右,较前值1.5%小幅回升;但中枢仍然偏低。另外值得关注的是,5月非税收入增速达15.8%,非税收入的贡献度进一步上升。
5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自然口径同比-3.2%,较前值-3.8%有所回升,但距离年初预算安排的增幅3.3%仍有6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可比口径下一般公共财政收入2.1%,较前值1.5%有所回升。
其中,中央收入同比-9.2%(前值-5.2%),地方收入同比2.8%(前值-2.5%)。央地分化原因或来自于非税收入的变化,5月税收收入同比-6.1%(前值-4.9%),非税收入15.8%(前值5.8%);这反映了5月非税收入的高企与背离或来自地方财政积极盘活非税收入,如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等。换言之,非税收入再次成为了税收收入下行背景下的缓冲垫。
1-5月收入进度为43%,略低于近五年同期进度均值45%。
需要注意的是,可比口径的估算存在一定误差。
税收收入单月同比为-6.1%,累计同比-5.1%。今年以来实际GDP增速较去年继续修复,但名义增长仍低,价格因素对于税收形成拖累。其中对价格敏感度最高的国内增值税,累计同比为-6.1%。不过从边际来看,5月国内增值税增速显著上升14个百分点至4.0%,与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政策影响接近尾声有关;同时亦反映同期PPI降幅逐步收窄的影响。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较低,或与去年企业利润增速偏弱有关。消费税今年以来表现相对较好,5月同比1.4%,累计同比7.2%。消费税常受入库时点影响,今年以来消费税或存在加快入库影响。5月个人所得税同比-1.1%,较前期大幅回升17.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个税单月波动幅度加大,单月数据总体不具备趋势性。
5月主要税种同比增速中,国内增值税4.0%(前值-9.6%);企业所得税-10.6%(前值0.7%);国内消费税1.4%(前值2.1%);个人所得税-1.1%(前值-18.8%)。
国内增值税的回升,一方面与5月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政策影响接近尾声有关,2022年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所得税等,涉及缓税4400亿元,主要影响1-5月;二则增值税对价格表现较为敏感,4月价格数据的温和回升或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行,5月企业所得税收入4484亿元,也为近年来的相对低点,应与2023年企业利润有关,如去年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2.3%。这一点或能部分解释5月税期资金面并不特别紧张的原因。此外,部分汇算清缴的数据将反映在6月数据中,还需继续观察。
国内消费税依然表现相对良好,5月同比1.4%,1-5月累计同比7.2%。除消费的基本面因素外,应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技术因素。
个人所得税的回升应与5-6月是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点有关,与此同时,今年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标准提高,也将一定程度上减少个税收入。此外需要注意的是,1-5月,个人所得税单月同比增速分别录得-15.9%(1-2月)、75.0%、-18.8%、-1.1%,波动较为剧烈,单月数据信号意义有所下降。
其它税种中,值得关注的一是证券交易印花税5月同比增速-42.9%(1-5月累计同比-50.8%),这是财政预算报告中“2023年年中出台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对2024年产生翘尾减收”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年财政预算报告将一般公共财政收入目标增速定为3.3%的原因之一;这一影响因素预计将持续至今年8月。
二是土地与地产相关税收中,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依然较强(1-5月累计同比分别录得20.1%、12.7%),但二者与住宅市场关系不大。契税、土地增值税依然处于负增区间。综合来看,5月土地与地产相关税种合并后的单月同比-0.9%(前值-0.4%)。
车辆购置税延续前期偏弱表现,5月同比增速-22.0%(前值-7.0%),1-5月累计同比-0.1%。
5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6%(前值6.1%),年内累计增速为3.4%,整体依然维持一定韧性;且延续了今年以来中央支出增速较地方更高的趋势。从分项来看,5月支出分项中延续了4月农林水支出较强的特征,这一点或与增发国债项目陆续开工有关,发改委表示“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加快建设,截至5月末项目开工率已超过80%”;4-5月基建分项中的水利管理业也依然保持高增,同比分别为22.9%、18.5%。
5月一般公共财政支出同比2.6%,较前期6.1%有所回落,但仍维持了一定的韧性。其中,中央本级财政支出同比9.2%(前值10.4%,1-5月累计同比10.2%);地方财政支出1.3%(前值5.3%,1-5月累计同比2.4%)。今年以来中央本级财政支出始终较强,应与增发国债形成支出、增发国债项目配套资金形成支出有关。与此同时,今年普通国债发债进度较快,或许也是中央支出走高的支撑项之一。
分项来看,5月支出同比增速较高的有交通运输(9.5%,前值3.1%)、农林水(9.0%,前值11.8%)、债务付息(8.4%,前值11.2%)、社保就业(8.3%,前值4.5%)。
形成趋势高增的主要是农林水支出,今年1-2月、4-5月这一分项均明显高增,应与增发国债项目中的水利建设有关。
6月17日,发改委表示“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加快建设,截至5月末项目开工率已超过80%”。
但需要注意的是,前期天津市发改委表示“截至5月底,资金支付率达到22.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6月底前资金支付率达到30%以上”,反映了开工率与资金支付率的不同进度。
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继续延续前期较弱趋势,同比-22.2%(前值-1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27.4%(前值-21.2%)。除地产销售到拿地的传导链条较长以外,土地出让收入的下行或也与今年以来城投拿地表现趋弱有关。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降幅显著收窄,同比增速-6.1%(前值-19.3%),这与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显著加快有关。这一支撑项在6月可能会边际减弱,但我们预计三季度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高峰期,专项债对广义财政支出的支撑预计将在三季度有所体现。
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22.2%(前值-1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27.4%(前值-21.2%)。从6月土地高频数据来看,这一下行趋势或将延续至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根据广发地产报告《存量房收购持续推进,新房成交边际回升》,“据中指院数据,24年6月前20天中指院300城商住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59%,截至6月20日,24年商住土地累计出让金同比下降39%。”
5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降幅显著收窄,同比增速-6.1%(前值-19.3%),这与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显著加快有关。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5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增5264亿元,为近年同期的较高水平;或反映了5月发行地方债还有部分未形成支出,预计将在6月陆续支出。
整体来看,前5个月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为近年同期较高水平,反映了增发国债、普通国债发行前置对狭义财政的支撑作用。一季度普通国债发行进度达14%,为近年最快。往后看,上半年这些因素支撑作用边际减弱,狭义财政支出的支撑项将更依赖于经济量价表现。广义财政方面,三季度专项债大概率将加快发行节奏,有望带动广义支出增速见底回升;除此之外还要看土地市场情况。所以本轮地产回购去库存政策多大程度上产生效果是一个关键因素,它既会影响PPI斜率和企业盈利,从而影响税收收入增速;又同时会影响广义财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