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汇
一直在路上,所以停下脚步,只在于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再次道歉!全额退款 ·  22 小时前  
潇湘晨报  ·  陈小春、应采儿,传新消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汇

固态电池:从技术本征看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趋势(附20页PDF)

材料汇  · 公众号  ·  · 2025-02-08 23:12

正文

点击 下方 关注《材料汇》 点击“在看”和“ 图片 ”并分享

添加 小编微信 ,遇见 志同道合 的你

写在前面

一直在路上,所以停下脚步,只在于分享

包括: 材料/ 半导体 / 新能源/光伏/显示材料

正文

引言

固态电近年来既得到市场广泛关注,也饱受争议。半固态电池到底是不是固 态电池?全固态电池何时到来?固态电池技术将为产业链带来哪些变化?本篇报告旨在从技术本征角度回答以上问题,从而分析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以供市场参考。

报告要点

固态电池是锂电池理论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最佳体系。 液态锂电池体 系向高能量密度迭代的热安全矛盾凸显,固态电池在本征安全性和锂金属负极兼容性上潜力大,是锂电池理论上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的最佳体系。且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已实现10-2S/cm 的突破,固态电池初步具备产业化理论基础。

全固态电池存在界面问题+成本问题卡点。 全固态取消电解液,“固-固”界面 硬接触将影响电池倍率和循环性能,并带来加压制造、干法混料等工艺难点。成本方面,目前固态电解质价格高昂,其中聚合物、氧化物体系远期降本相对清晰,硫化物体系由于前驱体硫化锂工艺尚未成熟,降本节奏将更缓慢。我们测算全固态电芯远期成本有望达到0.69 元/Wh。

半固态本质仍属于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在液态电池安全性仍有提升预期时, 短期半固态在安全、性能、成本上优势不明显。 半固态并非液态到全固态的线性迭代,而是固态电池产业化初期的尝试。虽然半固态电池可以一定程度延缓电池热失控,但牺牲了成本经济性和倍率性能,在液态体系仍可从系统主动安全、电解液改性、隔膜改良等手段提升安全性的前提下,半固态电池的产业逻辑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产业进展:半固态进入量产,但由于性价比优势不明显,装车不及预期;全固 态部分进入A 样阶段,量产或将在2030 年后。 固态电池产能总规划超565.7GWh,已建成产能约28.3GWh。半固态进入量产阶段,但由于性价比优势不明显,目前车端销售不及预期。全固态近期部分企业进入A 样阶段,考虑全固态电池卡点仍较明显,我们预计全固态量产或将延迟至2030 年后。

固态电池产业突破后,将带来电池材料体系变化,并部分带动上游原材料需求。 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对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粘结剂、碳纳米管导电剂、LiTFSI/LiFSI 添加剂等带来增量,电解液隔膜用量将有所减少。上游资源方面,有望对锆、镧、钛等金属形成一定带动。

来源:五矿证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公开信息,仅作分享,不代表本人立场。如果您认为平台推送文章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如何免费获取高清PDF源文件

#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材料汇知识星球 #

图片


下载更多关于

半导体材料/ 光刻胶/ 碳化硅/ 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封装

显示行 业/OLED

新能源/固态电池

光伏/风电/氢能

新材料等报告

更多报告可前往以下进行查看:

菜单-行业研究-研究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