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征文通知 ·  3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马斯克2025神预测来了! ·  昨天  
六神磊磊读金庸  ·  ​相比大S,建议网友主要还是监控马斯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灰色的爱情童话:红颜最祸是夏姬 | 左传拾趣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10-10 15:05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夏姬,春秋四大美女中第三位出场,前两位分别是鲁桓公夫人文姜和桃花夫人息妫。 文姜最富才情却荒淫乱伦; 桃花夫人息妫虽先嫁息国国君再嫁楚文王,但皆身不由己,其形象事实上相当正面; 而夏姬则以“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显示了她对一切男人都具有的不可思议的致命诱惑。


01

陈灵公宣淫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因嫁给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故被称为 夏姬(郑国姬姓)。 夏御叔早死,夏姬为他生有一子,叫夏徵舒。

陈国时值灵公在位,这位君主生性荒淫,很快就与寡居的夏姬私通。 陈灵公不但自己与夏姬搞在一起,而且还拉上大夫孔宁、仪行父一起,三男共一女,其前卫意识丝毫不输今人。 夏姬的儿子夏徵舒此时已子承父位当上了陈国司马,也就是说,陈国的国君带着他的两个大夫跟他的另一个大夫他妈搞群P,请问惊奇不惊奇,刺激不刺激?


群P什么的就算了,有一天这三男居然同时穿了夏姬女士的内衣在朝堂上公然相互炫耀取笑,简直了真是。

大夫泄冶实在看不下去,私底下劝说陈灵公: “国君和大夫宣淫于朝廷之上,这让百姓何以为效呢? 把夏姬的衣服收好,下次别带到朝廷上去现了。 ”陈灵公也觉得自己做得过了,向泄冶承认错误说: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会改正的。

不过事后陈灵公把泄冶劝谏自己的事告诉了孔宁和仪行父两位炮友,这二人觉得没面子,提出杀掉泄冶。 陈灵公不语,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 孔宁和仪行父二人觉得若是泄冶死了,大Boss肯定也落得乐观其成,于是下手把泄冶杀了。 泄冶被杀发生在前600年。

据说孔老夫子后来为泄冶感到惋惜,他说: “詩云: ‘民之多辟,無自立辟。 ’其洩冶之謂乎! ”诗经那两话的本意是民多邪僻,那就不要再去自立法度以危及自身。 放在夏姬这件事上,就是说人家君臣既然一通乱搞,你泄冶站在道德规范的角度去干预,也只能是找死。 泄冶被干掉之后,三男一女游戏继续。

02

夏徵舒弑君


前599年五、六月间的某天,大概天清气朗,大家心情都不错,陈灵公邀上孔宁、仪行父两位炮友一同到夏姬家中饮酒作乐。 夏徴舒随侍于旁,眼睁睁望着母亲与一众情人High不停。 《周语》记载此事说: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入夏氏。 ”所谓南冠,指陈灵公没有穿著平时国君的正式服装,也就是便服出行。 而《礼记》中对诸侯平日行走也有说法: “诸侯非问病、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意思是诸侯到大夫家去一般都是出于问疾、吊唁之类重大事由,否则就说明君臣之间关系过于随意,不算好事。

陈灵公此行的随意就不必说了,君臣数人在酒席上一如往常相互玩笑,完全没有君君臣臣那一套。 兴之所至,陈灵公指着随侍一旁的夏徴舒对仪行父说: “我看这家伙长得像你,怕是你的种。 ”而仪行父则回复说: “我看他也长得像国君您啊,应该是您的种。 ”夏徴舒当然不可能是他们三人当中任何人的私生子,陈灵公只是拿他开玩笑而已。 不过这玩笑未免开得太伤人,夏徴舒的脸当时就绿了,眼中隐隐露出一道杀机。


陈灵公在夏姬家玩得尽兴之后起身回家,还未出大门,一旁的马厩当中射出数枝冷箭,噗噗噗都穿入他那酒后升温的躯体之内,登时便一命呜呼。 孔宁和仪行父两位见状也就只顾逃命,甚至都没来得及回家便一溜烟跑到楚国去了。 按照《史记•陈世家》的说法,“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徴舒自立为陈侯。 ”说是孔、仪二人流亡楚国,陈国太子(名午)躲到了晋国,夏徴舒自立为君。

03

楚灭陈


第二年夏天,楚、陈、郑三国盟会,陈、郑表示服从于楚国,这貌似说明夏徴舒篡位暂时得到了楚国默认。

不过夏徴舒弑君篡位,国内不服者必大有人在,况且太子午奔晋,说不定哪天就在晋军的护卫之下归国夺位。 如果陈国的局势将来在晋国干预下获得稳定,于晋国则有匡定诸侯之功,楚国则将陷于被动旁观的尴尬状态。 这就好比朝鲜如果在美国主导下换了领导人,中国政府的老脸可就没地方挂了。

楚国当然知道这个道理,虽然太子在晋国,但楚庄王手中也有两张王牌——仪行父和孔宁,这两位都是陈国正卿——正儿八经的常委级人物。 楚庄王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在这年冬天以陈国内乱为由亲自率军讨伐陈国。

大军压境之际,楚庄王派人先去陈国喊话: “无动! 将讨于少西氏。 ”少西氏是夏徴舒祖上的名字,此处用以代指夏徴舒。 楚庄王要传递的意思是让陈国大众不要惊慌,他此行专为讨伐弑君者夏徴舒而来。 楚军随后长驱直入陈国国都,捕杀夏徴舒,将尸体悬挂于城门之上。


这之后,楚庄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地设立县制,将陈国并入自家版图,陈此暂时成了楚国的一个县。

04

楚复陈

当楚庄王灭陈置县时,楚国大夫申叔时正出使齐国。 回国之后,他到楚庄王那里汇报交差完毕就退下回家了,没有对楚王灭陈一事发表任何意见。 楚庄王方得意于战功,见申叔时完全没有对自己表示祝贺,心里不爽,就派人前去责备他说: “陈国的夏徴舒无道弑君,寡人率诸侯之师讨而杀之。 事毕之后诸侯及陈国人都对寡人表示庆贺,你却默不作声,是几个意思? ”申叔时回答说: “我可以说上几句么? ”楚王说: “你说说看。

申叔时说: “夏徴舒弑君,当然罪大恶极,君王讨而杀之,这是符合道义的做法。 不过人们也有别的说法: ‘某人牵牛踩了他人的田,你却把那人的牛夺走。 ’牛踩了田固然不对,但因此夺人之牛,处罚就过重了。 诸侯之所以随您出征,是为讨伐有罪之国。 但置陈为县,则明显是贪图人家的土地和财富。 以讨伐有罪的名义召集诸侯,却以满足自身贪欲为结果,这怕说不过去吧。 ”楚庄王如梦初醒,点头赞道: “善哉! 善哉! 那寡人现在将土地归还陈国,恢复陈室,还可以吗? ”(“善哉”二字不是我自己加上的,《左传》原文如此。


申叔时说: “这就好比从别人手中夺走某样东西,后来还给别人,总好过不还啊。 ”楚庄王于是重新封立陈国,太子午从晋国归国继位,是为陈成公。 楚庄王为彰显自己剿灭夏氏的武功,从陈国的每个乡镇各带走一人,在楚国选了个地方将这些人集中安置,并将那地方命名为夏州。 据《大清一统志》的说法,楚庄王设立的这个夏州,大致位于今武汉汉阳以北的位置。

短暂被灭的陈国重新复国,夏姬的两位老情人孔宁和仪行父也在楚庄王安排下回到陈国,继续当他们的常委大夫。 不过他们二位要想与夏姬继续玩3P已经不可能,因为夏姬被楚庄王带走了。

05

巫臣的心计


夏姬被俘至楚国时,应该已是年近四旬的中年女子,但楚庄王一见之下,仍然抑制不住爱慕之情,当即表示要将她纳入楚宫。 大夫巫臣劝道: “不可! 君王召集诸侯共伐陈国,是因陈国有罪,大国有义务主持公道。 纳夏姬纯粹是贪恋美色,而贪淫则是大的过错。 《周书》上说‘明德慎罚’,意思是崇明道德,慎用刑罚,周文王因之而创立周朝。 如果您兴诸侯之兵,却招来大过,那就根本不是谨慎之举,又何必呢? 请君王深思! ”楚庄王称霸诸侯,当然雄才大略,见巫臣所说有理,虽恋恋不舍,也只就此得放手。


楚庄王举起的手刚放下,他的弟弟——司马子反立即表示愿意接手。 巫臣又出面劝阻,他说: “夏姬是个不吉利的女人。 未嫁给夏御叔之前,她在娘家就与自己的庶兄子蛮乱伦通奸,子蛮很快就死了; 嫁到陈国之后,夏御叔没两年也死了; 现在陈灵公也因她而死,她自己的儿子夏徵舒也因她的缘故而死,陈国两位卿大夫孔宁和仪行父都因她而流亡,甚至陈国也因她而一度灭国,你说这女人为何竟如此不祥呢? 人生不易,世道艰难,我看谁得到她都难免一死。 天下美女多了去了,令尹您何必一定要娶夏姬这个不吉利的女人的呢? ”子反咽下口水仔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也只好算了。

然而看上去深明大义的巫臣其实另有图谋——他自己一早就看上了夏姬,想娶来做老婆。 巫臣无法与楚王和令尹竞争,但却可以与其他大夫竞争,所以首先必须设法说服楚王和司马别娶夏姬,这一点他成功了。 不过,他既然以红颜祸水的理由说服了楚王和子反,自己也就同样失去了娶她的正当理由。 不明就里的楚王大手一挥,把夏姬赐给了另一个大夫连尹襄老为妻。 巫臣暂时无计可施,只能眼巴巴望着连尹襄老拥得美人归。

夏姬克夫的能力果然名不虚传,连尹襄老把她娶到手不久便战死于晋、楚间爆发的著名的邲之战,且寻尸不获。 连尹襄老一死,他的儿子黑要立马就把自己的庶母夏姬给上了。 古时儿子娶庶母为妻称之为“烝”,弟娶寡嫂、侄娶婶母称之为“报”。 烝报婚虽不大为人所齿,但也算合法,巫臣只有干着急。

急归急,巫臣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先派人与夏姬暗中取得联系,说: “你想办法回到郑国你娘家去,我将娶你。 ”巫臣是楚国名臣,夏姬若嫁与他,确实算得上一个好归宿。 巫臣随后安排人从郑国那边传话过来,说是连尹襄老的尸体找到了,请楚国派人前去迎回。 夏姬于是以此为由向楚王提出要回郑国去接自己丈夫的尸体。 楚庄王询问巫臣的意见,巫臣说: “这事我看靠得住。 我军在邲之战中战胜晋国,晋国大夫知罃现在楚国当人质。 知罃的父亲最近当了晋国的中军佐,他最喜欢这个儿子。 知罃的父亲与郑国大夫皇戌关系极好,一定是想以归还连尹襄老的尸体为条件请楚国放知罃回晋国。 而郑国之所以愿意配合晋国,是因为邲之战因郑国而起,郑国担心晋国因战败而迁怒于郑,因此要讨好晋国。 ”巫臣这番话说实在逻辑上有些绕,但也不是全无道理,楚王于是同意夏姬回郑国料理此事。

临行之前,夏姬对送行的人说: “如果得不到我丈夫连尹襄老的尸体,我就留在娘家不回楚国了。 ”夏姬的话为她滞留娘家不归埋下了伏笔。 等夏姬回到郑国,巫臣立即向郑襄公提亲,郑襄公当即爽快地同意了这门亲事。

巫臣费尽心机,终于得娶美人。 不过此时夏姬只能留在郑国,巫臣不可能将她名正言顺娶回楚国。

06

叛楚奔晋

没过多久,曾经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一代霸主楚庄王死了,他的儿子审继位,是为楚共王。 楚共二年,楚国计划发起阳桥战役以帮助齐国并借以压制晋国。 楚共王派巫臣出使齐国,告知对方楚国出兵的时间以便齐国配合。 巫臣奉命出使,但离奇的是他带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出行。 楚大夫申叔跪与他父亲一起准备去郢都,路上遇见巫臣,不由大吃一惊,他说: “怪了! 巫臣身负军事使命,理当戒惧慎重,但他居然面带‘桑中之喜’,看上去就像是拐了别人家老婆私奔的样子啊。

《桑中》是《诗经·鄘风》中的一篇,描述民间男女幽会的恋歌。 巫臣欲借出使之机与夏姬相会,因此面露得意之色,不料竟被能人一眼看穿。 果然,当巫臣从齐国办完事往回走,途经郑国的时候,他把齐国赠送给楚王的礼物交给副使,请他带回楚国复命,自己就地带上夏姬远走高飞跑路了。

巫臣原计划与夏姬一道去齐国定居,考虑到齐国新近在鞌之战中败给了晋国,他说: “我不居战败之国。 ”于是跑到晋国,投靠晋国执政大夫郤克。 巫臣本是楚国名臣,他的才能早就声闻于外,晋国得到他也是如获至宝,封他为邢地的大夫。

巫臣叛逃,楚国一片哗然,司马子反尤其恼怒万分。 当年楚庄王和他都想娶夏姬,巫臣先劝楚王,后阻子反,说得义正辞严无以反驳。 结果是巫臣不但为自己打算,最后还为了夏姬不惜叛国。 子反向楚共王提议以重金贿赂晋国以换取对方永不任用巫臣,楚共王倒是大度,他说: “算了吧! 巫臣为自己打算是做得过了,但他当年为先王(即楚庄王)效力却非常忠诚。 如果巫臣对晋国有利,即使给再多钱,晋国也不会封杀他; 如果巫臣在那边没什么作用,晋国将他自会弃置,我们何必费这个劲儿呢?

终于,就像童话里说的,巫臣和夏姬从此在异国他乡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07

双方的代价


前595年(楚庄王十九年),楚庄王率重兵围困宋国国都,时间长达大半年。 直到次年五月,宋被迫与楚国条签下城下之盟,楚庄王这才解围而去。 事后,楚国的左尹子重向楚庄王请赏,请求以申、吕两地为自己的赏田。 左尹是令尹的助手,也是高官,而子重又是楚庄王的弟弟。 庄王答应了子重的请求,但遭到巫臣的反对,他说: “不行。 申、吕之所以为城邑,是可以从这两地征收兵赋以抵御北方,如果变成私人领地就失去了两处城邑的功能,晋、郑两国可以直抵汉水。 ”楚庄王认为巫臣言之有理,此事于是作罢,子重由此深怨巫臣。 司马子反、左尹子重这兄弟俩因此都对巫臣怀恨在心。 前584年,子重与子反大开杀戒,将巫臣留在楚国的族人连同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等家族扫除殆尽,瓜分了这些人的财产。

远在晋国的巫臣听说族人被灭,派人送了一封信给子重、子反二人,信中说道: “你二人以邪恶贪婪的本性事奉君王,滥杀无辜,我发誓一定要使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疲于奔命”成语始见于此)。 随后巫臣向晋侯提出请求出使吴国,要联吴抗楚,晋景公表示同意。 于是巫臣入吴,促成晋、吴两国互通友好。 巫臣还将带去的三十辆兵车中的一半留给吴国,同时把射手和车夫都留下,教授吴国驾乘和战阵,鼓动吴国背叛楚国。 最后,巫臣把自己的儿子狐庸留在吴国,作为晋、吴两国往来的使者。 吴国彼此开始不断侵犯楚国,进攻与楚国关系密切的巢国和徐国,子重为救援两地而往来奔命。 晋侯组织中原诸侯在马陵会盟,吴国则又借势入侵楚之附庸州来国,子重又不得不从郑国奉命前往救援。 这一年,子重、子反二人前后七次出征以阻挡吴国,真正是疲于奔命。 尽管如此,由于晋、吴联手,那些原来归属楚国的蛮夷小国几乎全数被吴国征服。 此前几乎不见于《春秋》的吴国自此开始崭露头角,陆续与中原各国建立联系,互通往来。

巫臣入吴,为楚国平添一大强敌。 子重、子反为出个人怨气诛杀巫臣族人之举真是愚蠢透顶。 巫臣才能极高,本来除了迎娶夏姬一事之外并无损害楚国利益行为。 巫臣携夏姬外逃之后,楚国若能将其迎回,于楚国是上策; 善待巫臣族人,避免巫臣与楚国为敌,这是中策; 杀其族人,逼其反楚,这是下策、下下策。

至于春秋四大美女中的第四位——西施,尽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人其事却完全不见于《左传》及《史记》。

上一篇: 以兰之名与问鼎 | 左传拾趣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