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1415年的永乐盛世时期 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哪些大事?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7-01 14:29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15世纪的世界?



1415年是中世纪晚期的重要年份。在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不仅决定了后来历史的进程,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世界的格局。


1400年的世界地图


纵览1415年的世界,首先是发生了两次非常著名的战役。 但两场战役给各自获胜者带来的结局,差异极大。


中世纪手抄本上的阿金库尔战役


在著名的阿金库尔战役中,人数不足对手一半的英格兰军队大胜了对面的法国精锐。 和百年战争之前的所有战役不同,这是英国人赢得最艰险的一次。法国人不仅调集了大量精锐的贵族骑士部队,还有不少弓弩手和炮兵支援。而英军一边则因为财政问题而无法征调足量的重装部队来掩护自己的弓箭手。


依靠战功而留名青史的亨利五世


结果却是绝处逢生的英军利用阿金库尔的完美地形,重挫以为将轻松获得胜利的法军。 英王亨利五世一战成名,和对手阵营中的疯子国王查理六世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军队在战斗中斩杀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法国贵族,让很多家族就此绝嗣。靠着这场胜利,他强迫对手在五年后和自己签订了《特鲁瓦条约》,以便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英法两国王位。只是他自己还是早于查理六世一个月去世,让所有成果付诸东流。


查理六世的贵族们大量战死


再看损失惨重的法国一边,居然让王室因祸得福。 虽然在之后20多年里,他们将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但大量贵族家庭的绝嗣,也无形中促成了法国王权的提升。这种控制力的加强,在百年战争的末期阶段将发挥重要作用。更为近代法兰西绝对君主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好基础。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在这场战役的双方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英国人也最后一次尝试用一劳永逸的战争去获得欧陆权益。


亨利王子率军突袭休达


同样是在1415年,另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将在毗邻欧洲的北非海岸发生。 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派他的儿子亨利王子去攻占摩尔人的商业城市休达。由于摩尔人对这次突袭疏于防备,葡萄牙军队仅用一天时间就成功占领了目标。只是在当时,位于欧洲边缘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当然,仅仅占领一个休达是不够的。摩尔人很快就从海上和陆地两个方向上进行了绕道,让葡萄牙人占领后的休达贸易额急速衰退。这就逼着亨利王子在两年后开启对其他北非沿海城市的征服。但在休达被俘的一个摩尔人却向他诉说了可以在南方获得黄金的事情。这个说法与欧洲当时已经流行的西非金传闻是不谋而合的。 于是,亨利王子开始主持建立航海队伍南下。著名的大航海时代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启的。


亨利王子将成为时代的开创者


相比同时代的很多航海强国来说,葡萄牙人的蹒跚学步并不算什么大事。 但今天的我们都明白,亨利王子的这个决定会有多大的意义。


弗雷德里克三世


在中欧的奥地利等德意志地区,没有大战,却不乏混乱。皇帝弗雷德里克三世在当年继位,却发现自己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虚君。 由于各地的诸侯和自由城市的分离倾向十分明显,当时的皇帝已经很难在自己直属领地外有太多权力了。这就让弗雷德里克一世必须忙于各地的复杂事物,同时又不得不看着麻烦不断涌上来。


胡斯因为自己的言行被送上了绞刑架


在波西米亚,一个名将胡斯的反传统教士在当年被判处火刑。 他其实是当时很多地方文化发展的缩影。天主教会无法在过大的地方控制所有人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给了经济和社会制度发展较快地方以很大发挥空间。胡斯这样的反传统教士便孕育而生。虽然他在1415年死在了火刑架上,但他的信徒与各类支持者将在四年后掀起著名的胡斯战争。内部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将在被这场起义弄的焦头烂额。


胡斯起义军的灵魂人物 杰士卡


神圣罗马帝国的另一个麻烦出现在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不断壮大的瑞士联邦正在不停的蚕食帝国在山麓间的小块领地。 1415年也不例外。很多城市也被联邦的体制吸引,摆脱旧的宗藩关系,加入进来。神圣罗马军队在之前的两次武装干涉中都宣告失败,之后的几次出兵也没有结果。


瑞士联邦的崛起让神圣罗马帝国的几次镇压都以失败告终


在欧洲的东部,这个世纪初被重创的奥斯曼帝国正处于重生的前夜。未来的苏丹穆拉特二世已经在数位王子的内战中崭露头角。 1415年的欧洲人还不会感觉到奥斯曼帝国的可怕,但不到30年内,奥斯曼军队就将在巴尔干半岛再次掀起可怕的波澜。


正在表演骑射技艺的穆拉特二世


至于当年将奥斯曼人打解体的帖木儿帝国,已经伴随帖木儿本人的去世而走入衰退进程。 一些被册封在帝国外围的地方势力崛起,原本的中央王族因内斗而分离。中亚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洗牌期。但这个不稳定阶段因为帖木儿四子沙哈鲁的得势,被暂时缓解。


沙哈鲁时代的中亚与明朝之间有着密切的外交联系


沙哈鲁将帝国的核心从已经残破的撒马尔罕迁走,搬到了阿富汗西部的名称赫拉特。帖木儿王朝的第二个盛世或者说中兴,就从这里开始。 他一方面尝试压服境内的领主,另一方面继续维持路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他的统治时期与更东方的明朝有着比较频繁的外交联系。双方的使节都有造访对方的都城,并且留下了关于那个时代的很多第一手记载。


永乐时代的明朝对外扩张性较强


这也是明朝在彻底进行自我封闭前的回光返照。 刚刚篡位不久的朱棣,一直想通过各种对内对外的操作,让自己的江山得到巩固。也让自己的权势得到声张。1415年,正是他大展宏图的关键时刻。从不断遣使中亚,到五出漠北伐蒙古,再到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甚至是对越南进行殖民战争。都是对外措施的一部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