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兴业证券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
行业最新观点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下周,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一级供应商来了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新纪录!90.2亿人次!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A股龙头公司,密集公布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万科公告:深铁集团拟向公司提供42亿元借款 ·  3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深耕科创沃土!科创板民企发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兴业证券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

【兴证交运l周报】中日快捷通道月底启动,民航迎来新一轮运价改革潮(11.22-11.28)

兴业证券交通运输与物流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20-11-29 16:03

正文

投资要点

本周行情回溯。 本周(11.22-11.28)上证指数涨0.91%,交通运输板块跌0.57%。交通运输板块跑输指数,个股龙洲股份、澳洋顺昌等涨幅居前。


本周要闻。 民航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国内航线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自2020年12月1日起,放开3家以上(含3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经营的国内航线的旅客运输价格。


航运高频数据跟踪。 本周四BDI收1219点,周涨7.5%;油运VLCC TD3C-TCE收0.7万美元/天,周涨18.9%。集运SCFI指数收2048点,周涨5.7%。


航空数据跟踪。 本周民航运送旅客974.7万人次,同比下滑18.52%,环比下滑1.98%。其中国内航线运送旅客969万人,同比下降5.91%,国际航线运送旅客4万人,同比下降96.88%,国内航线平均票价606元,同比下降14.56%,国际航线平均票价8170元,同比上涨463.01%。


快递月度数据跟踪。 10月行业需求维持高位,均价环比小幅下落:2020年10月全国快递业务量82.34亿件,同比增长43.02% (2020年前10月+29.63%)。


近期重点报告。 《快捷通道启动,中日航线恢复或超预期》、《交通运输2021年年度策略:风雨之后见彩虹,交运核心资产正是布局时》、《快递行业2020年三季度总结》。


本周观点:交通运输仍是为数不多处于低位的核心资产板块,展望2021年,疫情扭转+需求改善将迎来行业拐点。重点关注顺周期的航空、机场、集运等子板块;电商有望持续超预期,重点关注快递板块龙头公司;关注跨境电商、物流地产等相关供应链龙头。 (1)快递板块: 疫情展现快递民生重要地位,增长空间大且规模化竞争进入后期,头部集中趋势加快,推荐政策利好明显、业务量大幅增长的顺丰控股,和电商快递龙头韵达股份。 (2)航空机场板块: 十四五是优质航企的黄金期,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α品种推荐:春秋航空、华夏航空、上海机场;β品种推荐: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白云机场。 (3)航运板块: 集运需求旺盛,而海外疫情导致供给一定程度受限,运价维持高位,中远海控将直接受益,建议重点关注;油运中期关注油运供给端优化,关注中远海能、招商轮船。 (4)公路板块: 无风险利率下行确定性高,利好类债资产表现,高速公路稳健性凸显,业绩成长及确定性角度推荐山东高速、宁沪高速、粤高速。 (5)供应链板块: 关注跨境电商、物流等相关供应链龙头。关注厦门象屿、华贸物流、东百集团、飞力达、物产中大、建发股份。 推荐组合:顺丰控股、韵达股份、春秋航空、上海机场、中远海控、华贸物流、东百集团、山东高速。



风险提示:汇率、油价大幅波动,一次冲击后需求恢复速度低于预期,电商增速下滑,中美贸易谈判结果低预期,全球经济及贸易形势恶化。


报告正文

本周交通运输板块行情回溯

本周(11.22-11.28)上证指数涨0.91%,交通运输板块跌0.57%。交通运输板块跑赢指数,个股龙洲股份、澳洋顺昌等涨幅居前。

本周行业要闻

事件:近日,民航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国内航线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自2020年12月1日起,放开3家以上(含3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经营的国内航线的旅客运输价格。改革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国内航线将大幅增加,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点评: 本次改革后,市场调节价航线数量和运力占比将大幅增加。 通知指出,3家以上(含3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国内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由航空运输企业依法自主制定。根据公式文件,新增的3家以上(含3家)共飞航线供370条。18年航线改革后,5家以上(含5家)航空运输企业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运实施市场调节价,新增306条运价市场航线,市场化ASK占比由15%提升至70%。本次票价改革后市场化航线数量大幅增加,预计国内航线实施市场调节价运力占比将再次显著提升。2015年《关于推进民航运输价格和收费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17年,民航竞争性环节运输价格和收费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体系基本建立。”,该目标有望基本实现。


在运价调整方式上仍然是稳步推进。 通知指出,航空运输企业应按照《民用航空国内运输市场价格行为规则》的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国内运价的调整范围、频次和幅度,确保航空运输市场平稳运行。2018年运价改革文件要求,每家航空运输企业每航季上调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经济舱旅客无折扣公布运价的航线条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本企业上航季运营实行市场调节价航线总数的15%(不足10条航线的最多可以调整10条);每条航线每航季无折扣公布运价上调幅度累计不得超过10%。本次通知虽未明确指出调整范围、频次和幅度,预计大概率将参考原有的调价方式,稳步推进。


行业价格弹性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行业盈利改善。 根据此前经验,未实施市场调节价优质航线真实票价被压制,市场化定价对提高收益效果显著。本次价格改革后,市场调节价航线数量和运力占比将大幅增加,行业价格弹性尤其是旺季弹性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行业盈利改善。


本周行业数据跟踪

3.1 航运高频数据跟踪

际油运市场, 疫情影响下全球原油消费下滑,主要产油国维持减产,尽管处于传统旺季,油运市场依旧低迷,VLCC租金低位继续回落。


国际干散货市场, 海岬型船,本周澳洲市场货盘有所增多,租金有所回升;巴拿马型船市场,国内释放一定进口煤额度,煤炭货盘有所增长,租金有所回升,BDI指数整体有所回升。


国际集装箱市场, 欧线,运输需求强劲,市场货量保持高位,上海港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保持满舱水平,多数船公司再度大幅提价;北美航线,市场运能受制于缺箱,上海港美西、美东航线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仍接近满载,运价维持高位。


3.2 航空高频数据跟踪

受季节性因素及局部地区疫情影响,本周客流环比跌幅有所扩大,同比跌幅基本持平。 在疫情前期国内需求萎缩严重,最低仅达到去年同期的10%,随着疫情发展态势的转变,国内旅客量总体呈现较快的恢复态势。到9月中旬,客流国内同比基本恢复,国庆两周民航国内客流同比增长3.19%,增幅创疫情以来新高。 受季节性因素及局部地区疫情影响,本周(1122-1128)客流环比跌幅有所扩大,同比跌幅基本持平。 本周民航运送旅客974.7万人次,同比下滑18.52%,环比下滑1.98%。其中本周国内航空运送旅客969万人,同比下降5.91%,国际航线运送旅客4万人,同比下降96.88%,国内航线平均票价606元,同比下降14.56%,国际航线平均票价8170元,同比上涨463.01%。


二季度以来国内航班量和旅客量迅速提升,三季度持续攀升,目前客流量基本恢复正常。虽然近期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复,但总体依然相对可控,需求复苏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三季度部分公司已经率先实现盈利,四季度作为民航传统淡季,今年预计跌幅有望较前几个季度明显收窄。


国际航线:五个一政策出现松动,新常态或将来临。 国际需求在疫情刚爆发时受影响较小,但随着海外疫情的发酵,后期持续下行。民航局3月26日发布“五个一”政策严控疫情输入, 导致国际航线进一步骤减,每周仅数百班。但6月以来,民航局相继发布《关于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关于下发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五版)的通知》,允许国际航班量较此前“五个一”政策下有条件的增加, 7月韩国航线首先突破,在新的“一国一策”政策下,中方每周可新增3班中韩航班,韩方则可每周增加7班航班,合计每周新增十班,航班总量有望在原先基础上翻倍。近日,民航局宣布,自9月3日起逐步将经第一入境点分流的北京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直航。预计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和海外疫情的控制,国际航班量也将逐步恢复。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23日发布关于允许持三类有效居留许可外国人入境的公告,自2020年9月28日0时起,允许持有效中国工作类、私人事务类和团聚类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相关人员无需重新申办签证,同日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恢复办理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


10月民航国内航线运力投入持续恢复。 2020年10月行业内5家上市公司客运运力合计下滑23.2%,跌幅较9月收窄3.5pts。分航线看,国内航线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3.6%,涨幅较9月扩大4.3pts;国际航线运力同比下滑92.9%,跌幅较9月收窄0.1pts;地区航线运力下滑13.6%,跌幅较9月收窄5.9pts。受海外疫情及民航局政策影响,国际及地区航线改善有限,国内航线持续恢复,5家航空公司总客运运力投入较9月环比增长6.9%。从已经公布的2020年冬春航季时刻表来看,国内航线时刻大幅增长,中转联程按1班计算口径下,国内航线航班同比增长15.5%,中转联程按2班计算口径下,国内航线航班同比增长20.2%。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航线运力投入仍将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继续爬升,但是由于运力投入的快速恢复,国内客座率环比小幅下滑1个百分点。 10月5家公司旅客周转量合计同比下滑28.4%,环比提升5.6%,其中国内同比增长4.5%,环比提升5.6%,国际同比下滑95.5%,地区同比下滑91.2%。10月5家上市公司平均客座率为76.9%,同比下滑5.5pts,较9月客座率下滑1pts,其中国内航线平均客座率为77.9%,同比下滑6.7pts,较9月客座率下滑1pts;国际航线平均客座率49.8%,同比下滑28.9pts,较9月客座率下滑2.3pts;地区航线平均客座率39.6%,同比下滑30.8pts,较9月客座率提升15.6pts。


展望:国际航线有望逐步放开,行业中长期趋势明确。 近期辉瑞等疫苗公布三期临床数据,数据显示疫苗有效性较强,疫苗的普及将成为国际航线需求恢复的重要催化剂,国际航线有望逐步放开。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行业供给增速收缩+集中度提升+供给结构优化,需求恢复后盈利弹性大。由于部分中小航空公司在目前的困境下现金流极度紧张,行业出清、重组加速,同时三大航也纷纷下调资本开支计划,未来行业供给收缩、集中度提升是大概率事件;同时随着枢纽机场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和释放,航空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增速下,必然将有限运力增量尽可能多投向优质市场,行业供给也将得到优化。航空作为典型的低频消费,从历史经验来看后置的可能性非常大,后续需求一旦恢复,行业供需改善的确定性强、盈利弹性大。


投资策略: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 未来盈利恢复速度是:小航最早,其次是枢纽机场,最后是三大航,α品种推荐:春秋航空、华夏航空、上海机场;β品种推荐: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白云机场。


3.3 快递行业月度 数据跟踪

10月行业需求维持高位,均价环比小幅下落: 2020年10月全国快递业务量82.34亿件,同比增长43.02% (2020年前10月+29.63%)。异地件业务量70.86亿件,同比增长51.26%(2020年前10月+33.56%)。全国快递行业收入811.0亿元,同比增长23.25% (2020年前10月+16.54%)。全国快递单月平均单价为9.85元,同比增长-13.82%(2020年前10月-10.10%)。10月行业增速维持高位,体现出电商需求的成长性,但单票价格环比仍在下降。


行业集中度提升,韵达增速明显加快: 2020年10月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2.7,同比提升0.7。前10月,顺丰业务量增速超行业43个百分点,韵达超行业12个百分点,圆通超行业8个百分点。


上市公司单价环比企稳: 10月业务量方面,韵达完成14.17亿件,同比增63.82%,环比降3.14%(2020年前10月+41.82%);申通完成8.89亿件,同比增26.64%,环比增3.37% (2020年前10月+18.99%);圆通完成13.18亿件,同比增53.08%,环比增8.30% (2020年前10月+37.18%);顺丰完成6.89亿件,同比增57.31%,环比降5.36% (2020年前10月+72.95%)。10月单票收入方面,韵达单票收入2.18元,同比降32.72%,环比增1.40%(2020年前10月-30.91%);申通单票收入2.25元,同比降20.21%,环比增3.21% (2020年前10月-22.42%);圆通单票收入2.14元,同比降23.30%,环比降1.83%(2020年前10月-24.40%);顺丰单票收入17.50元,同比降14.68%,环比降5.25% (2020年前10月-20.21%)。疫情之后的激烈竞争持续,单价和份额的跷跷板效应明显,但10月接近旺季,价格阶段性企稳。


近期数据来看,行业需求维持高景气且竞争激烈,但行业龙头的地位仍然稳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10月的价格阶段性企稳。待行业旺季过去,需要观察价格企稳的持续性。

近期重点报告摘要

《快捷通道启动,中日航线恢复或超预期》

事件:中日两国政府已就建立便利双边商务等必要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达成共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促进双边人员往来、支持复工复产,经过双方协商同意,中日“快捷通道”将于11月30日正式启动。


点评:中日快捷通道即将开启,可以预期未来中日航班的快速恢复。快捷通道是我国在严格落实好防疫要求前提下,与有关国家商谈建立的,目的是提高外籍商务人员来华便利度,为外贸外资企业重要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急需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以中韩快捷通道为例,相较两国目前针对入境人员的14天隔离,利用“快捷通道”入境仅需一两天。受此影响,中韩航班量大幅提升,由7月前的10班增加至20班/周。日本航线体量远远大于韩国航线(按2019年冬春航季数据,中日航线1969班/周,中韩航线988班/周),中日快捷通道的开启标志着第一个大体量级别的国际航线的正式放松。目前中日航班每周20班,未来航班频次有望大幅加密。


国际线的恢复是全行业盈利恢复的关键一环,此前国际线削减导致剩余的大量运力(宽体机居多)进入国内,对行业国内票价的恢复形成压力。2019年全年国际航线953条,占总航线条数的17.26%,2019年国际旅客周转量3185.08亿人公里,占总周转量的27.21%。从ASK口径看,国航、东航、南航、春秋、吉祥2019年的国际业务占比为38%、35%、30%、31%、17%。从日本航线时刻占航司总时刻的比例看,国航、东航、南航、春秋、吉祥分别为2.6%、3.1%、1.4%、9.9%、8.2%。


目前国内航线持续恢复,国际放开有望锦上添花。在2020-2022年供给几乎停止的情况下,需求恢复的斜率成为关键。当前国内需求已经恢复到同比100%以上,大航客座率达76-77%,小航客座率达到82-88%,行业闲置运力为6-7%,国内需求只需再上行10-15%就将拉动行业景气复苏,我们判断行业盈利拐点可能出现在2021年2季度。


2020将是民航板块的中期底部,供需修复+航线结构优化,全行业运力引进持续低于预期,航空行业2021年有望开启行业新的复苏周期。大兴机场即将放量+新一轮一二线机场的扩建潮,航线结构将继续改善,票价带动单机盈利提升。以春秋航空为首的优秀民营航企将最为受益。


投资策略:我们自7月23日上调行业评级至“推荐”,对未来航空盈利改善的三个拐点做了量化精准的预判。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继续强烈推荐加大配置。α品种:春秋航空、华夏航空;β品种:吉祥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


《交通运输2021年年度策略:风雨之后见彩虹,交运核心资产正是布局时》

快递物流板块:需求延续高增长,龙头价值凸显。 疫情证明电商需求的潜力和韧性,长期渗透率有望达到30%以上,顺丰中短期顺丰的品牌价值优势仍将维持,因此会继续独占高端需求领域。顺丰高端领域壁垒优势明显,股价再上台阶需要等鄂州机场落地后验证时效件业务量继续高增长,通达系价格竞争仍将持续,但行业第一梯队排名已经非常稳定,往后看,盈利能力可能仍会下探,但从投资“剩者为王”的逻辑,目前属于左侧买入阶段,首选中通、次选韵达、三选圆通。


航空机场板块:行业整体有望大幅减亏,看好中长期盈利弹性。 行业中长期趋势明确:供给增速收缩+集中度提升+供给结构优化,需求恢复后盈利弹性大。随着枢纽机场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和释放,航空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增速下,必然将有限运力增量尽可能多投向优质市场,行业供给也将得到优化。十四五是优质航企的黄金期,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α品种推荐:春秋航空、华夏航空、上海机场;β品种推荐: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白云机场。


航运行业板块:集运市场短期高度景气,中期趋势有望向上。 短期来看,国内出口向好,集运需求旺盛,而海外疫情导致供给一定程度受限(海外港口作业效率下降,导致集装箱船及集装箱周转下降),运价维持高位。中长期来看,行业供给增速趋缓,不出现大规模订单的情况下,2022年以后供给有望不再增长,而正常情况下,3-4%的全球GDP增速对应3-4%的需求增长;2016年行业并购潮带来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应对需求下行时行业选择削减运力而非打价格战,多数集运公司反而获得不错的盈利,行业底部夯实,基于供求改善和市场结构改善,预计行业中长期趋势向上,建议择机配置中远海控(A/H)。


公路铁路板块:继续推荐高股息品种。 高速公路、铁路行业公司20年业绩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短期下滑,但高速公路已于5月6日恢复收费,20Q3起业绩增长情况良好;铁路行业运量同比下滑幅度也逐步收窄。我们认为公路铁路板块公司业绩短期下滑不会改变长期价值,依然具备核心资产盈利能力强、分红率高、中长期业绩稳定的特质,预计2021年公铁路板块公司业绩将稳健增长。继续推荐业绩稳健、高股息的核心资产标的:山东高速、宁沪高速、粤高速、大秦铁路。


投资策略: 交通运输核心资产低位正是布局良机,重点关注顺周期的航空、机场、集运等子板块;电商有望持续超预期,重点关注快递板块龙头公司;关注跨境电商、物流地产等相关供应链龙头。推荐组合:顺丰控股、韵达股份、春秋航空、上海机场、中远海控、华贸物流、东百集团、山东高速


《快递行业2020年三季报总结》

电商需求持续爆发,未来增长天花板继续抬高,且高端、生鲜等差异化需求释放明显。不过明年电商需求在高基数下或有阶段性回落风险。


虽然电商快递价格竞争正酣,但是第一梯队公司通过部分牺牲利润巩固了市场排名,未来市场出清后有望享受“剩者为王”的超额红利。二三梯队公司逐步被拉开差距,但由于股东背景,未来资本运作空间大。


高端服务领域的顺丰正通过品牌、资本开支构建长期壁垒,有望向超级平台进阶。新进入者中,极兔背负的战略意图深刻,或成为行业有力的搅局者。


本周观点及推荐组合

5.1、本周观点

交通运输仍是为数不多处于低位的核心资产板块,展望2021年,疫情扭转+需求改善将迎来行业拐点。重点关注顺周期的航空、机场、集运等子板块;电商有望持续超预期,重点关注快递板块龙头公司;关注跨境电商、物流地产等相关供应链龙头。


电商增速有望持续超预期,关注快递板块业绩弹性和估值修复机会( 顺丰控股、韵达股份 );关注顺周期板块弹性机会( 中远海控、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 );关注资产负债表良好、监管放松下有望量价齐升的民营优质航企( 春秋航空、华夏航空 );基础设施基金REITs推进,关注运营能力强、具备持续滚动开发能力的物流基础运营商和高速公路集团( 东百集团、山东高速、宁沪高速 );关注供应链公司高业绩弹性、估值修复投资机会( 厦门象屿、华贸物流、飞力达、物产中大、建发股份 )。


快递板块: 四季度电商需求增速有可能高位盘整,高端电商需求高增长的仍会持续。贸易电商化、物流快递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带来最大的变化是物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小批量碎片的、个性化,即快递越来越强调服务。虽然电商快递竞争正酣,但是优秀公司脱颖而出一定是在价格和服务中找到好的平衡点。电商快递领域处于龙头厮杀的最后阶段,“剩者为王”或将越来越近。高端服务领域的顺丰正通过品牌、资本开支构建长期壁垒,有望向超级平台进阶。


航空机场板块:国际航线有望逐步放开,边际定价策略下后疫情阶段国内客流加速恢复。 下一轮航空高景气周期已经吹响号角。航空作为高端可选消费+财富效应需求高弹性的属性不会发生改变,航空因私需求只会后置不会消失;而未来几年原有航企运力增速断崖,航空板块“妖魔化”下产业资本对航空业投资下降,供需剪刀差即将到来,预计2021年2季度将见到行业第三个拐点。从2008-19年美国航空经验来看,股价比盈利先行,盈利比需求先行(股价2009年启动至2019年翻了10倍,盈利2010年启动开启了10年高景气,需求2012年才恢复至2008年水平,供给出清+结构优化成关键)。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未来盈利恢复速度是:小航最早,其次是枢纽机场,最后是三大航,特别重视机场免税渠道价值,推荐免税供给持续扩张、卫星厅投产打开利用率提升空间、精品类和国际航线放量。α品种推荐:春秋航空、华夏航空、上海机场;β品种推荐: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白云机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