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易观方舟AnalysysData
易观是中国互联网市场领先的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产品家族包括易观方舟、易观千帆、易观博阅、广告万像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易观方舟AnalysysData

热点数闻 | 映客“卖身”:折射直播业格局之变

易观方舟AnalysysData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7-05-27 19: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估值曾高达70亿元的映客直播,“卖身”传闻被坐实。


近日,A股上市公关公司宣亚国际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暨停牌进展的公告》称,重组标的为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映客的运营主体),预计收购不低于50%的股权。直白地说, 映客可能要易主了。


回想去年各家直播平台的风光旖旎,如今在政策高压之下,资本表现得越发谨慎,直播行业似乎也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70亿估值的映客被收购


映客作为直播领域的领头者,一度风光无限。


短短两年时间,映客就获得了约3亿元融资。去年昆仑万维曾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全资子公司拟出售其所持有的网络直播平台映客3%的股权,售价为2.1亿元。而从当时的数据来看, 映客的估值已达70亿元 。如今,映客却“卖身”给了一家公关公司。


据官方资料显示,宣亚国际是一家主营整合营销传播服务业务的公关公司,包括常年顾问服务、项目服务两类, 其客户主要分布在汽车、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快速消费品、制造业等行业。


虽然是上市企业,但仔细算起来,其上市时间至今不足3个月,期间共交易了37个交易日。而后,宣亚国际又闪电停牌进行重组,按照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来分析, 宣亚国际的估值为72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交易有利于弥补各自的发展短板,实现资源互补。对映客来说,有了宣亚国际的参股,相当于有了相对稳定的B端全面开发能力的市场伙伴,B端与直播的结合将为内容同质化、主播水平良莠不齐的平台提供更多优质垂直的内容;从宣亚国际的角度分析, 这将有利于整合产业链,实现“全传播”,并顺利进入平台运营。


如此看来, 这确实是一件互利互助的美事, 但是此前曾有传言,腾讯一度也想投资映客,当时却被映客高于70亿元的估值所“吓走”。


直播是去年的风口,映客又是一个优秀的产品,当投资人、媒体都密集关注这个行业时,(估值)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泡沫,一下科技副总裁何一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


不过尽管如此,映客彼时的雄心和实力依然可见一斑。但如今,一家体量相当的企业竟然能“吞下”映客,实际更值得思考。


在受访人士看来,前期映客广告投入成本不菲,随着后期表现出流量不佳、用户的付费意愿降低的情况,因此 映客应该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为了吸引粉丝,增加平台活跃度,映客曾邀请大批明星、艺人、网红入驻直播平台。比如:傅园慧的映客首秀,就达到了一小时1087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成绩。此前,电影院、车站、地铁站等各类户外场所也不乏映客的“身影”。


然而, 高额投入并没有带来对等的收入 。中研普华研究员于帆表示,自今年1月起,光圈直播倒闭后,直播平台造血能力差、依靠刷量制造数据骗投资的问题正逐渐暴露出来。


有业内人士透露,映客目前的刷量在150-200倍之间。换而言之,如果直播间内显示有10000名用户,实际上的用户人数可能只有50人, 而在这些真实用户中,有付费意愿的可能只有1%。


通过此次交易,或许能对映客的现金流起到补充作用,从而使其拥有更多时间应对行业趋势变化,进行产品战略调整。


据悉,为了规避证监会严查上市公司重组并购的限制,宣亚国际此次将以现金方式进行交易。按照映客70亿元估值来算,宣亚国际为实现控股就需要准备约35亿元的现金。这对即将易主的映客来说,即使需要原始股东离场,应该也不会表现出“太悲观”的姿态。


直播战役已经开始打扫战场


以小见大,映客作为直播界的佼佼者尚且遇到今日的诸多波折,放眼行业内,“变天了”,可能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直播行业的风向就开始转变了。记者梳理发现,相关部门于去年7月、8月、11月、12月接连出台了相关监管审查政策,对直播资质、内容管理、信用体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制度等,不少违规平台被淘汰出局,中小平台也迫于运营压力主动退出竞逐。


监管趋严、流量紧缩、用户增速放缓……直播的风口渐渐消逝 ,包括映客在内的多家平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6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泛娱乐直播用户人均单日启动次数已经从9.95下降到5.76;同期泛娱乐直播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分钟)则从93.91下降到43.60。


在于帆看来,在监管高压下,直播平台原有模式已经陷入困境。对于直播平台来说,流量是极为要紧的。但是 直播平台流量上升与下降的速度同样快 ,用户留存率极低,如果没有持续吸引眼球的能力,流量急速下降几乎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回想2016年以来,直播平台获得大量融资,为了吸引优质主播不惜一掷千金,甚至不惜自掏腰包烧钱刷礼物,这种“撒币”行为在监管高压下也开始渐显出恶果。


于帆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称,一大批网络直播公司倒闭、欠薪、被收购接踵而来;资本也闻风而逃,不愿继续往网络直播这个无底洞里砸钱。经历资本蜂拥而入、优胜劣汰、监管新政落实后,国内网络直播行业告别野蛮生长时代,去年年底就已经拉开洗牌大幕, 今年极有可能达到网络直播行业洗牌最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包括爱闹直播、网聚直播、趣直播、微播、凸凸TV、ulook要看直播、美瓜直播、猫耳直播等十几个平台已经无法登录或宣布关闭,直播创业获得的融资屈指可数,且 融资额普遍偏低


“今年直播战役已经进入打扫战场的阶段,行业的战场已经转到移动视频,或者说短视频。”何一直言。


此言非虚。易观千帆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直播市场季度盘点分析》同样显示,伴随用户对直播尝鲜体验需求的下降,移动直播领域的活跃用户规模呈现出震荡下滑趋势,“直播+短视频”成为新的突破口。


上述报告内容认为, 短视频相较于直播而言,内容更加可控 ,可延伸主播与用户之间的互动,直播平台可开放短视频给直播用户,以增加平台社交属性,也可通过优质短视频内容吸粉,提高直播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短视频能为平台带来新的变现方式,比如主播口播、贴片、电商植入等大量变现玩法,且平台可控。


事实上,目前,一直播、映客、花椒、来疯等多家平台确实都在短视频领域继续或谋划布局。



突出平台或被BAT收编


尽管直播行业的全盛时期已经过去,但是正如受访人士所说,行 业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机会永远都有。


年初开始就有大量的直播平台倒闭,前段时间也有大批直播平台因为淫秽色情内容被点名批评。但是行业是动态发展的,直播不会消失,只是看直播在什么场景出现。何一对记者补充表示,不过,“如果有人出来说,我要做第二个一直播,第二个映客,那还是算了”。


“2017年整合和垂直将是直播行业两个比较明确的方向,整合主要是同类整合,垂直则是和垂直行业的整合,比如和教育、旅游的结合。”熊猫直播副总裁、前经纬创投投资人庄明浩对记者表示。


对此,映客创始人奉佑生也赞同。今年3月底,他曾对外表示:“往下走小的直播平台没有机会,只能走向垂直领域;大的平台也会产生一些整合,进行差异化发展。短视频就是映客2017年的一个战略重点,除此还将投入上亿资金发力手游直播。”


与此同时,受访人士也对记者提醒,从今年上半年各家平台的多舛命运来看,如果一直依赖烧钱和流量泡沫的诸多平台,始终找不到实力雄厚的金主扶持,恐怕未来还会面临更大的震荡。


于帆对记者预计,直播行业最终可能也将和团购、视频领域一样,受到几家巨头互联网公司的棋局影响。


回想当初视频网站大战,留存的几家都是被巨头收购、或是依靠巨头平台下的资金与流量输血才存活下来的。直播平台如果没有多元化的商业盈利模式,资金链一旦断裂资本变脸,存活的难度无疑将越来越大。


未来,泛娱乐社交、游戏、美妆电商等核心领域必然会有几家直播平台具备突出优势,而这些具备突出优势的直播平台很可能会被BAT入股收购或收编。反过来讲, 如果能够获得巨头的资本输血与流量扶持,直播平台站住脚跟的几率也会更大


(文章转自中国产经新闻网 作者:张毅)



想获得易观数据分析独家秘笈?


试用下 易观千帆 就知道啦!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申请试用




热门推荐



重点推荐:

数读分析|中国直销银行市场专题分析2017

数读分析|中国移动直播市场季度盘点分析2017Q1

数读分析丨看了它,我终于跨越了与3亿人的次元壁(附最新动漫APP榜单!)

数读分析丨一款APP是否优秀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热门榜单:

数读榜单丨2017年4月APP TOP1000排行榜出炉!

速榜丨看共享单车市场急剧增长后的理性回归

速榜丨夏天将至,精英们的运动健身之路还在坚持吗?







▼戳这里,申请试用易观千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