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方的航空小筑
航迷自留地。非官宣消息都不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光伏們  ·  山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昨天  
光伏們  ·  山西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 ·  昨天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申妈的妹子圈  ·  阿里第三季度营收2801亿,超市场预期 ·  2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2 天前  
南京市场监管  ·  在菜场碰到这个“码”,记得扫! ·  2 天前  
九章算法  ·  「九章快讯」美国禁止TikTok的真相曝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方的航空小筑

继续看TFX的细节

方方的航空小筑  · 公众号  ·  · 2024-03-03 00:00

正文

网传土耳其媒体采访TAI总经理的视频,通过这个视频,可以看到更多的TFX的细节。下面来补充一下。

1,前起落架

这个是意外发现。

看视频的时候忽然发现TFX的前起转弯机构是齿条驱动:

而且上下扭力臂采用的是看起来很别扭的偏置设计而非对称设计。下面是昨天的图,看起来更清楚:


再加上半轮叉结构,这个风格似曾相识。赶紧去翻,找到BAE最后一个作品——台风,BAE负责前机身设计。该机主起落架是赛峰设计的,前起没有信息,按理应该就是BAE的责任区。注意对比:

再找找。BAE更早一些的作品——鹰式教练机。早期Hawk是没有前轮转向机构的,后期型如Hawk Mk.132增加了这个设计,依然是齿条驱动。

飞机设计这玩意儿,只要是自己动手的,时间长了往往会体现鲜明的团队/个人特色。典型的如麦克唐纳从XF-88到F-4的妖怪系列。

所以,TFX这个前起落架的特点,很难不让人怀疑跟BAE的联系。只不过,如果连前起这么个东西都要BAE操刀,TAI到底干了什么呢?

2,迎角传感器

依然是比较老式的带配重风标式迎角传感器。典型的四代机如F22/35都已经不再使用这种传感器,改用静压孔阵列来测量迎角、侧滑角。换句话说,TFX的大气数据系统依然是上一代的产品。

3,襟翼实锤

重点是解说文字:FLAP襟翼,而不是flaperon襟副翼。这样《 从TFX首飞看细节 》说的TFX没有襟副翼,就算是实锤了。

4,最大M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