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河南省叶县,一个普通的周六。
晚上十点多,8位牛肉厂女工结束了加班,要从市区回到洪庄杨镇的家里去。
接她们回家的,是公司安排的一辆冷藏货柜车。
本来,按规定,这种车不能载人。
可是,不到20分钟的路程,因为过去都平安无事,让他们对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
她们一个个上了车,也许还在唠着家常,挂念着家中的杂事......
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20分钟后,迎接她们的不是家中的灯火,而是冰冷的死神。
根据媒体和知情人透露,悲剧的元凶,是冷藏车里用来保温牛肉的干冰泄露。
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大量二氧化碳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她们迅速缺氧。
只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坐着以前坐过的冷藏车,觉得有点困,这一生便结束了......
或许,她们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都是“快到家了,忍忍就好”......
尽管司机在发现后第一时间便打了120,但终究没能救下她们。
我无法想象,当她们的孩子、丈夫、父母为她们留着门锁,盯着墙上的时钟期盼着她们能快点回家,却得到这样的噩耗时,该有多绝望,多崩溃。
“哪怕她是出残疾了,我都愿意一辈子照顾她,没想到居然突然就没了......”
这场惨绝人寰的悲剧,也让河南叶县这座小城,冲上了热搜。
“明知道是冷藏车,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挨冻,你不出事谁出事?”
可那些人根本不知道,女工们遭遇的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为给家人儿女更好一点的生活,她们才来到牛肉厂打工。
每天早晨,她们都要骑着电动车前往一个加油站集合,然后再由司机接他们前往工厂。
厂里主要的工作,便是包装牛肉,一天下来,干到晚上是家常便饭。
事故发生的那一天,也是因为厂里生意不错,她们才一直干到晚上10点。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了班自然是满身的疲倦,只想快些回家。
可时间那么晚,地方那么偏,除了那辆冷藏车之外,她们根本别无选择。
孩子的学费
,家人的医药费,她们的肩膀,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和重担。
她们中的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于是只能打零工。
赚到的每一分钱,她们都能省则省,恨不得掰成两分花......
她们当然知道打车舒服,可一个小小的私企牛肉厂,能让她们一天赚到几个打车钱?
她们当然也不想晚上十点下班,可是她们不干,总有人会顶上,如果工作没了,家里的生活又该如何为继?
可偏偏是这样起早贪黑的努力,节衣缩食的节省,最后换来的,却是8个家庭的破碎,甚至还要被人讥讽没有常识。
“这些人,就是我熟悉的,却在互联网、新闻上没怎么展示过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是啊,这个时代,很多人开上了轿车,住进了高楼,吹上了空调,就以为全世界都跟着自己一起脱贫、迈向文明了。
但他们根本想象不到,在那些看不见的角落里,还有许多的“女工们”,为了一天微薄的工钱而拼搏,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民生多艰”四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满是无奈与现实,也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高高在上地去评判一个人很容易,可有的人,注定要辛酸而卑微地活在这个世上。
我想起2020年国庆的吉林松原,那辆载了18个人前去玉米地打零工的小货车。
5点40,天都还没有大亮,他们就钻进了那辆拥挤的小货车里。
他们或许只是想着,多做点活,给家里买点东西,给孩子攒点学费。
可他们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遭遇了车祸,永远消失在了那个冰冷的清晨。
为了一天不过六七十元的收益,凌晨5点她们就得走出家门,来到桥头揽活。
但她们却没想到,那天等来的却不是雇主,而是一辆失控的大货车......
还有去年的甘肃酒泉,那辆同样载了18个人,撞上大卡车的小面包车。
丢了性命的那6个叔叔阿姨,也不过是想多挣一点点小钱,让生活稍微好过一些。
但凡家境稍稍殷实一些,这些老人、妇女和工人,又怎么会起早贪黑地出去做事?
但凡自己家里有车,谁又愿意和十几个人挤在小货车的狭小空间里?
我们都想岁月静好,体面地过完这一生,可是在生活面前,很多时候你根本没得选。
他们不得不住在条件落后的地方,不得不乘坐最省钱的交通工具,不得不起早贪黑工作,不得不吃根本没什么营养的食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有时间、有精力去考虑安不安全。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不是因为他们运气不好,
而是因为贫穷,导致他们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一个人被生活逼到绝路,就根本顾不得体面、安全,而是不得不将自己暴露在危险的悬崖边。
很多人容易犯一个错误:用自己固有的认知和经历去评判世间万象。
可是他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过着根本想象不到的人生。
他们可能是凌晨五点,在深圳高架桥下等着“趴活”卖力气,一天干10小时都赚不到200元的搬运工。
他们可能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在有毒的喷漆尘里就着榨菜啃馒头的父亲,多省下一分钱,都能救孩子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