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身厨房
《养生堂》之养生厨房,传递健康养生知识。更有每日菜谱,为您带来美食、精神双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娃哈哈”商标转让了?宗馥莉任新职 ·  9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大风、雨雪马上来了!湖南天气接下来大反转 ·  1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福建金融“成绩单”,出炉 ·  13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巨头突然涨停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吴清发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养身厨房

人过50,进入大病高发期!提醒:这两种肉一定要少吃!

养身厨房  · 公众号  ·  · 2020-04-05 17:00

正文


人过了50岁,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进入大病高发期,比如中风、心脏病、肿瘤等,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为了健康考虑,咱们中老年朋友的饮食习惯要比年轻的时候更注意一些,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

很多老年朋友因为担心血管问题,一上了年纪就不敢吃肉了,其实肉类能为我们提供很多营养,适量吃一些是很有必要的,关键在于怎么吃。



这两种肉要少吃!


1
肥肉


肥肉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对于有三高基础病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容易导致血管硬化、血管堵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肥肉的热量也比瘦肉更高,口感相对油腻,对于消化功能差的人来说也不好消化,给身体造成负担。



2
加工肉


加工的肉中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可能会产生微量致癌物亚硝胺,还可能添加了防腐剂、增色剂等,会加大肝脏、肾脏负担,损害肾功能。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加工肉制品评定为 1类致癌物 ,吃多了会有致癌风险。



吃肉多选这种肉


吃肉有讲究,记住一句口诀: “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鱼” ,就是说吃猪牛羊这些畜类的肉,不如吃鸡鸭鹅这些禽类的肉;吃鸡鸭鹅,不如吃鱼类海鲜。畜类肉里面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还影响血糖血脂;禽类脂肪较少,而鱼肉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换句话说,老年人的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所以建议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主要是少吃红肉,尽量吃白肉。

鱼肉好消化,脂肪含量低,而且还有各种营养蛋白质,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吃鱼肉不仅影响很小,还能够一定程度上 防止老年痴呆 ,而海鱼要比河鱼更有益。



健康吃肉记住几大要点



1
控制用量


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鱼、禽、蛋、瘦肉的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为120-200g,用更直观的计量方式就是每天吃这些食物 不要超过1个拳头大小的量


小知识:平时在烹饪之前,可以先将肉切片或者切丝,这样会让份量看起来更多,有助于控制摄入量;还可以荤素混合搭配,这样既能摄入蔬菜,也能减少肉量摄入。



2
注意烹饪方式


尽量采用蒸、煮、炒等低温方式,少用煎、炸、烤及过度加工、腌制的方式。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200℃以上温度下会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富含脂肪的食物在接近300℃时会产生大量苯并芘;含淀粉、糖和蛋白质的食物在120-180℃之间会产生较多丙烯酰胺,这些产生物都有可能致癌。



3
选对肉食搭档


吃肉时选择一些合适的肉食搭档,可以帮助身体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胆固醇的排出。专家推荐了两种常见食材。



芋头


芋头中除了淀粉外,还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纤维量比白米白面高4倍!这些可溶性膳食纤维既能减少糖的吸收,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除此之外,芋头还能增加一些胆固醇的排出。在炖肉时可以放一些芋头,用来代替部分主食。



豆制品


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让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不向血管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比如瘦肉炒黄豆、炖肉加腐竹等方式均可。



肥肉和加工肉不利于健康

平时尽量要少吃

吃肉最好选择白肉

同时注意控制用量和食用方法哦

喜欢本文欢迎收藏、转发

请给小厨文章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