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予心之乐
码字是一场修行,让我们共同提高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予心之乐

(撰写解析)全市年轻干部素质提升训练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予心之乐  · 公众号  ·  · 2025-01-20 10: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的这篇范文,是一篇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为什么选择这篇文章呢?

首先,它的主题与节日相契合。 青年节虽然刚刚过去,但五月青春的气息仍在洋溢,相信很多单位还会就青年、青春进行探讨交流、起草相关材料,这篇文章可能会给你提供思路。

其次,它的脉络对材料真的很实用。 抛开以往惯用套路,运用清新路线,以三对有辩证关系的热词切入,从不同侧面展开,引经据典、直面问题、娓娓道来,包括标题也很讲究,清新简短,这些稍微改造下,都可用于演讲、讲课、体会的写作中。

再次,它的技巧对写作真的很解渴。 这篇范文一个重要看点就是富有辩证关系的标题,像文章一级标题和第二部分二级标题都是这种类型,怎么破题,文章给出了多种模式,从现实问题破,从内涵逻辑破,从作用利害破,大家注意体会揣摩。

最后,它的词句于我们真的很温暖。 没有大话、套话、空话,都是接地气、很暖心的用词,读着很受教育,没有说教的违和,写讲话如何选择句式、怎么用词,相信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答案。为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期望能抛砖引玉。

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

——在全市年轻干部素质提升训练班
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今天,全市年轻干部素质提升训练班正式开班了。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和市委党校对这期班高度重视,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员挑选各个方面,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并 特意为大家开 “小灶”、备“精粮”,目的就是要发现、培养、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 。大家作为各地各部门推选的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要珍惜机会,提神醒脑,加油充电。 (第一段开宗明义,简要介绍背景,说说开班的目的)

毛主席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用毛主席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切入,与主题非常契合) 主席这句话至今听来还是这样亲切。大家作为年轻干部,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要珍惜黄金时期,把握大好时光,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 (顺利抛出讲话主题,这个技巧大家着重体会下,通过引用名句自然过渡讲到主题) 。这里,我就年轻干部成长问题讲 “三个关系”,和大家谈心交流。

一、理想与现实

这一段其实就是阐释如何从现实去实现理想。

理想是引领人生的灯塔 (说明理想很重要) 。大家基本都是 “85后”,正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胸怀抱负,理想高远 (结合听众的情况) 。但是,壮志凌云并不等于心想事成,因为丰满的理想与骨干的现实往往有差异,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空想 (通过评论把理想与现实二者间关系阐释清楚,为后面作铺垫) 。理想的 “着陆”,还需要有现实作为基础 (观点)

下面三段处于平行的关系,分别阐释信仰、学习、奋斗这三条连接现实与理想的桥梁。

1.信仰引领理想。 高尚的信仰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注意理解,因为是奋斗的动力,才能引领理想,从这个意思讲,这句话是支撑观点的) 。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要把忠诚于党作为人生的信仰,烙入灵魂、融入血液 (直接提要求) 。对党忠诚,就要立场坚定。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当前,要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积极参加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在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巧妙地结合工作讲) 。对党忠诚,就要头脑清醒。始终坚持 “四个自信”,对党情、国情、民情要有清醒认识,增强政治定力,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把准方向、辨清是非、经受考验 (注意学习句式) 。对党忠诚,就要态度鲜明。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非党员干部,都是党的干部,都要说党话,始终坚定地跟党走;都要拥护党的领导,始终坚定不移地为党工作 (注意学习句式)

2.学习支撑理想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长的摇篮 (阐释学习的意义,所以能支撑理想) 。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加强内功修炼,自觉苦练个人本领。要坚持学习。大家都是青年才俊,都是高学历者 (论述现状) 。学历只能证明过去、学习才能成就未来 (抛出观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都能旁征博引、融古通今、深入浅出,这是坚持学习、长期积累的结果 (举例说明) 。我建议大家每年读一读理论文章,每月学一些政策法规,每天学一点业务知识,量变到质变必定会有惊喜收获。要树立 “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只有学得精彩、才能干得出彩”的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学习、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具体提要求) 。要深入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引用名言说明思考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天赋相近、学历相同、经历相似的干部,提高和进步却有很大差异。大家可以看一看,我们身边,总认为能力基本相当、学历不分上下的人,五年八年十年就拉开了差距,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脑子笨,而是脑子懒 (自问自答,说明思考于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 。提高快的人,每做完一项工作,都要回顾琢磨,总结思考,找出成功的原因或失误的教训;提升慢的人,做完就丢一边,不动脑、不总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产生差别的原因 (分析原因,进一步说明) 。大家不管是搞学习,还是做工作,都要养成经常总结、反复思考的习惯,正所谓 “日思一小时,受益一辈子” (顺理成章提要求) 。要不断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能力 (抛出观点) 。现在年轻干部文化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在处理矛盾问题、突发事件时,心是虚的,腿是软的,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茫然和无策;遇到难事、急事、麻烦的事,有时不知所措 (客观剖析存在的现状) 。刘云山同志讲过, “干部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可能正好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引用讲话支撑观点) 。年轻干部要想成长快、走得远,就要补好实践这一课,主动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到矛盾多的地方去,接受实践锻炼,积累工作经验 (提要求)

3.奋斗实现理想 。年轻干部既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刻苦奋斗 (说明理想与奋斗与年轻干部成长的关系) 。我们鼓励年轻干部胸怀大志,但如果一心只想干大事,不善做小事,就会眼高手低、脱离实际。现在有些年轻干部存在一种认识误区,总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做大官的料,对小事不屑一顾 (客观剖析现状问题) 。同志们,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引用名言说明) 。年轻干部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用实干托起梦想 (强调具体怎么干)

二、激情与坚守

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对激情的阐释,说明激情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许多年轻干部工作之初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状态慢慢就出现了差别,甚至养成了一种惰性,当初的热情三年五载就消失了 (从问题切入) 。有的凭心情工作,做事三分钟热度,工作跟着感觉走,心情成为工作的晴雨表;有的遇到出名挂号的事情就往前冲,碰到棘手难缠的问题就往后退,名利成为工作的温度计;有的看人情,接受任务看来头,开展工作看交情,人情成为工作的分水岭。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在各地各单位都客观存在 (摆具体症状) 。所以,年轻干部只有对工作真情投入、坚守初心、永葆激情,才能久久为功、水滴石穿 (小结,强调既要拥有激情,也要重在坚守,后面围绕影响保持激情与坚守的问题,讲了如何处理三对辩证关系)

1.正确处理“顺”与“逆”。 “人生逆境,十之八九。”要最终评价一个人,不能看他在顺境时如何意气风发,而要看他在逆境中能否乘风破浪;不要看他在得到表扬时的表现,而要看他在受到挫折时的反应。年轻干部在受到挫折后,极易心浮气躁、心灰意冷,这是一种面对挫折的消极反应,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是不可取的 (从对待逆境切入,说明消极对待的危害) 。这时候,我们就要坦然面对事实,找准挫折之源,做到 “吃一堑,长一智” (提供应对策略) 。要知道,苦难是人生之师,不幸是最好的大学 (用哲理性话语说明) 。年轻干部经历一些挫折磨砺,有助于丰富阅历,积累经验,从而逐步走向成熟 (说明挫折的重要性) 。只有既能在顺境中不骄不矜,又能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成为永远的 “千里马” (最后小结,把顺境与逆境都强调了,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性)

这对关系,重点是逆境,所以文章从如何对待逆境切入,逐步引出正确应对之法,最后把顺境与逆境小结统一。

2.正确看待“上”与“下”。 这里所说的 “上”,是指“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专走“上层路线”的现象;“下”是说年轻干部要坚持向下扎根,打牢基础,增强本领 (典型的释义性引入,首先解释下,因为别人单从字面上不一定看得懂;其次,为后面说明怎么 “下”进行铺垫) 。一方面,能力要从基层培养。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能力从基层培养,人才从一线选拔,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 (说明支撑前面观点) 。我们提倡年轻干部到基层 “墩苗”、到一线打磨、到西部“吃苦”,比如,我们每年从市直单位安排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一线、行政服务中心参与工作,选派干部到新疆青海挂职锻炼,增加干部“苦经历”,目的就是要大家在成长的黄金期、机遇期,砥砺品质、积累经验、磨练意志,为将来行稳致远练好基本功 (既指引方向又举例说明,进一步深化理解认同) 。另一方面,感情要在基层培育。年轻干部要多和群众打交道,培养 “群众感情” (引用观点) 。现在网民有这样的话: “别怪群众太无聊,是干部太官僚;别怪群众不通情,是干部没感情;别怪群众老堵门,是干部不进门。”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干部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问题 (从反面讲,客观反映部分现实症状) 。为什么现在交通便利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反而远了?通信发达了,我们与群众的沟通反而困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感情问题至关重要 (三个反问,问出感情问题,一气呵成) 。只有距离近了,才能家长里短;只有交流多了,才能知根知底。年轻干部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车间、深入田间,培养群众感情,多办利民之事,多办为民好事,无愧宗旨誓言 (这是思想带做法形式写法)

3.正确面对“得”与“失”。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不断失去的过程。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滋生不正确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年轻干部要会干,还要会想,看得开,想得通,搞好 “心灵环保” (说明正确对待得失对于年轻干部走好人生路的重要性,这是总体从利害关系来破题) 一要心静。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对待个人进步,得之不欢,失之不悲,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心静是心态,是回答正确对待得失的源头问题) 二要简单。 “大道至简”,越是真理,越是简单。简单是一种为人风骨、一种处事境界。现在有些人就是活得太累、太复杂,原因是想的太多、想的太复杂,要想想,我们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他钱比你多,可是他风险比你大;他地位比你高,但是压力比你大。甘瓜苦蒂,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做到简单,就需要悟透、看清,化重负为轻松,在轻松中释怀 (简单是思路,是回答正确对待得失要怎么看的问题) 三要舍得。 “舍得”之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就要舍得身外之物,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你真正懂得“舍得”时,你就会真正知道“蓄势待发”“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深刻内涵,就会以清醒的心智坦然走过人生的激情岁月 (舍得是具体路径,是回答正确对待得失要怎么办的问题)

三、潜力与能力

年轻干部风华正茂、思维敏捷、可塑性强,是领导和群众眼中的 “潜力股” (从潜力切入) 。潜力就像挖井,掘井九仞,必得其水 (阐释潜力的喻义)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有潜力的人都能成为有能力的人 (转折,与能力联接起来) 。原因在于,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以己之长量人之短,不比能力比学历,一叶障目、孤芳自赏,越比越懈怠;有的人贪图安逸,以生活舒适为追求,不比贡献比享受,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越比越消沉;有的人心浮气躁,以职务变化为牵引,不比实绩比升迁,盲目攀比、急功近利,越比越泄气 (分析两者不能转换的原因) 。所以,潜力不会自动生成能力 (观点) 。青年干部只有 “不待扬鞭自奋蹄”,自加压力,才能充分释放潜力,不断提高能力 (指明从潜力到能力的办法)

1.学会做人。 做事先做人,做官先要做人 (因为是对年轻干部讲的) 。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就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居第一位 (以修身强调做人) 。作为年轻干部,做人要学会 “三要三不要”:要昂扬不要轻狂。年轻干部年少气盛、争强好胜,是敢拼敢闯、奋发向上的一种体现 (正面阐述) 。精神昂扬但不能轻狂,特别是在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时,千万不要飘飘然、千万不要忘乎所以、更加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戒骄戒躁,虚下心来、潜下心来、静下心来,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认真查找存在的差距,清醒地认识自身不足 (点出其中应把握的尺度,并提出要求) 。要清新不要世故。当前,年轻干部中有一种苗头倾向,就是喜欢跟着讲套话、讲大话、讲空话,见人、见势、见利说话,这不应该是年轻干部的特点 (以现实问题引入,是破题常见的办法) 。年轻干部就应该单纯一点,清新一点,保持 “清水出芙蓉”的本色,专心专意把事做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干好工作上,而不是一门心思去琢磨“人情世故”、研究“人际关系” (围绕问题指明药方、明确方向) 。要亲和不要青涩。煤炭只有燃烧自己,才能释放能量 (以物喻人) 。年轻干部要克服涉世未深的青涩,大胆自信,敢说敢做,勇于推销自己,主动展示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真正把自己的潜质彰显出来 (提要求)

2.善于做事。 有这样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既不是太平洋的宽度,也不是宇宙的深度,而是一个人从头到脚的距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有很多人,脑袋想了,却不去行动,差的就是这一步;说得漂亮,却不能落实,隔的就是这一层 (引用、设问,把做事的重要性表述得相当清楚) 。现在干部队伍中,有一种浮躁的风气,有的人总感觉自己还不错,却很难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 (针对现实问题引入后面的对策,体现讲话的指向性) 。要安下心来干事。做事是本职、本分、本责 (突出说明做事是责任) 。一个岗位,可能位置很小,但舞台很大;一个干部,可能权力很小,但责任很大 (对比句式,还是强调责任) 。大家要静下心来把事做好,在做事中成长、成才、成功。这个成功,是做人做事的成功,是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埋头干事,是成长的唯一正确途径;大家勤奋工作,是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 (通过做事的效果来支撑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专心致志干事。要专注岗位,常思职责之所在,安排工作有思路、推动工作有方法、落实工作有效果。要专心业务,大兴 “好学尚能”之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要发挥专长,把所知、所学、所长与实际结合起来,用到事业发展最需要、最紧迫的地方 (从三个侧面直接提要求,告诉大家怎么办,简单有力) 。要迷恋至深干事。评价一个人的执着,我们喜欢用 “苕”“憨”这两个字,对待事业,就要有一种“苕”劲、一种“憨”劲,一门心思、一个心眼,对认准的事,就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用听众熟悉、接地气的词句阐释,增强说服力) 。要务本务实,善于找实践、找规律,使每一件事都经得起拷问。要高标准对待每项工作,既能够 “钉钉子”推动落实,也善于“拔钉子”解决问题 (直接提要求)

3.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种回报,回报是一种能力。陈云同志说过,个人进步一靠组织,二靠群众 (引用名人讲话,为后面陈述观点作铺垫) 。要感恩组织。组织对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历来是关心的、爱护的,我们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组织给的,年轻干部要克服孤傲心理,对于取得的成绩,切忌片面夸大个人的作用;对待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切忌驻足流连、孤芳自赏;对待自己的政治进步,不要自以为是、非我莫属,多想想组织的关心、领导的关怀,积极工作,回报组织 (主要从克服不感恩组织的行为方面来论述) 。要感恩群众。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是人民的公器。我们的职位是群众给的,权力也是为群众服务的。年轻干部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离开了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群众认可,取得的成绩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主要是从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来讲) 。年轻干部要对群众有感恩之心、行感恩之事、报感恩之情,不能居高临下、不要盛气凌人、绝不官味十足 (具体提要求)

同志们, “若登高必自卑,若远行必自迩。”说的是登高要从低处开始,远行要从近处起步 (引用名句是讲话结尾的常用形式) 。希望大家把握青春时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不断攀登人生新高峰!让青春在基层绽放,让青春在岗位闪光! (鼓励鞭策,回应主题,给人以振奋鼓舞)


来源:写作服务之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