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花样虽多,大分有五个类型。
欢天喜地型
这是
小孩子。
“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妈妈,怎么还不过年呀?”“妈妈,怎么不天天过年呀?”他们这样期盼着,望眼欲穿。
过年可以尽情地玩,不用做作业,犯错误也会有特赦,不挨训,有红包,有各种好吃的……遗憾的是,一年只能过一次年,今年过完年,要到明年这时才又过年,多么漫长啊!
欣惧交加型
这是青年人。
一年忙到头,过年可以休假,放松,回老家看父母,老同学久未相聚,也可见面,欢欢喜喜,但怕父母问婚事,怕邻里问工资收入,怕人情应酬,红包打不过来,少了寒碜,多了吃不消。特别是若欠人债务,就灰头土脸,压力山大,无颜以对,只想找个地缝躲起来消停。复杂的心情,往往伴着“唉,过年啰!”
惊叹无奈型
这是中年人。
“啊?又过年了!”
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快了,一眨眼一年,本来就精神头不足,还要应付过年,人都麻木了。悲青丝染白发,叹逝去好年华,日月催人老,光阴快如梭。人活着到底为什么?前途在哪?不过年不行吗?真没什么意思。总想到小时候。
人生如同被人用枪押着,不得不往前走。去哪儿?不知道!似乎不太妙。东张张,西望望,所有人都这样,随大流吧。不然,又能怎样?
忌讳回避型
这是老年人。
老年人过年忌讳特多,不能说老,不能说病,不能说死,以及一切与老病死相关的话,还有许许多多的他们认为不吉利的话。每一个老人如同新闻检查官,过年时检查特严。
给老人拜年得上午,因上午太阳上升,代表走上坡路,吉利;下午日头下降,人生走下坡路,不吉利。
他们的生命火花似乎弱到一句不吉利的话都要吹灭了,所以才这般忌讳,可以理解。其实老人最不情愿过年,心中有意无意回避过年,每过一年可要消耗本来不多的寿数一大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