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前HR随笔
HR,ICT行业,战略,热点观察
51好读  ›  专栏  ›  前HR随笔

欧美对中国汽车产业芯片快速国产化很慌

前HR随笔  · 公众号  ·  · 2024-04-02 06:03

正文

欧美对中国汽车产业芯片快速国产化很慌,美媒又开始造谣是官方要求了。中国芯片为什么快速国产化,美国人自己没有点数么,还需要政府要求?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政府已悄悄要求比亚迪、吉利等电动汽车制造商大幅增加对本土汽车芯片制造商的采购,这是减少对西方进口依赖的举措的一部分”。

现在企业,只要有可能,都会优先选国产芯片,哪怕指标相对差一点,只要是质量靠谱不影响使用体验就会被选入作为第二供应商,乃至逐步成为主力供应商,无他,安全第一。因为都知道不仅仅美国人不靠谱,而且美国人通过长臂管辖勒令其仆从国企业也必须遵从美国人的各种禁令。欧洲日韩都一样的怂货,只有中国企业才有抵抗美国人长臂管辖的勇气。为了安全,企业自然会选用国产芯片无需任何干预;这个命令本质是美国当局下的,而不是中国下的。


国产代替不仅仅安全,还带来巨大成本变化。有网友说,意法半导体芯片一颗用于高端四轮平衡功能芯片是1300元,现在国产同样功能芯片是13元。以前美国德州仪器用在车窗玻璃驱动的芯片,每个70元,国产化后现在竞争到1元。至于电动车的驱动芯片国产化后不仅仅我们技术水平更高,体验更好,而且也从几千元降为几十元。欧洲还有一个芯片,2021价格200左右,现在5块钱。电池管理芯片更是降为几毛钱。

你看价格差距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国产汽车厂家能不搞国产化么?一辆车芯片就比起几年前可节约几千块钱成本,这也是几年电动车敢拼命降价的一个底气。所以三年前很多进口车规芯片还占据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现在不少类别国产车规芯片占据50%多的市场份额了,这些类别出现国产超过进口。

而且由于新能源车主要是中国在生产,占了全球60%的份额,所以中国车规芯片在全球份额也跟着涨了起来。


车规级芯片对制程要求不高,90纳米很多都够了,这是中国半导体设备可以完全可控的范畴;后续这些一定会被中国企业逐步吃下。特别欧洲车企抱怨他们自己成本高,他们不用中国车规级芯片当然成本高。所以他们一些车企让中国子公司代工反而便宜多了,就是因为中国子公司采购当地化,自然而然就便宜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