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于选择工作的考量,主要探讨了个人在面对两份工作时如何抉择的问题,并强调了选择背后的思维方法——抓主要矛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关于选择工作的思考
文章讨论了如何选择工作,考虑的因素包括经济情况、个人价值观和生活需求等。
关键观点2: 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及其变化性
文章强调抓主要矛盾是选择工作的关键思维方法,而主要矛盾会根据个人情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变化。
关键观点3: 选择的无标准性和认知能力的考验
文章指出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并且知道自身的主要矛盾对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要求很高。许多人并没有自己的答案,容易被外界影响。
关键观点4: 盲目跟随和独立思考的对比
文章批评了一些人盲目跟随他人观点、追求绝对自由、被网上观点洗脑等行为,并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5: 抓主要矛盾在面试中的应用
文章提到在面试中遇到权衡取舍的问题时,抓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也非常有用。
正文
两份工作,一个时间比较自由但收入较低,一个升职空间大但很忙,应该选哪一个?
所有的选择,都归结于一个根本的思维方法:抓主要矛盾。
如果我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吃喝不愁,上班就是图一个乐子,找点事情干干避免无聊。那经济收入,升职空间就不是主要矛盾了,而时间自由、工作自由就是主要矛盾。
反之,如果我穷得叮当响,吃都吃不饱,或者有房贷车贷,要养家糊口,要赡养父母,要付医药费,要承担一个人应尽的责任,那挣钱就是主要矛盾,时间自由就是次要矛盾。
如果我从小优秀,能力很强,一直都把优秀作为价值观,追求的就是比别人强,得到环境和别人的认可,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那升职空间,尽快当领导,名字之前有一个牛逼的标签,就是主要矛盾。为了这些,时间就是可以牺牲的次次次要矛盾了。
反之,如果我对别人的评价,社会地位,荣誉,证明自己,和别人比较毫无兴趣,只关注自身的体验和自身独有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过想过的生活,那升职空间连矛盾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个屁。时间自由则无比珍贵。
所以,
个人面对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跟自身经济、环境等实际,以及个人想过怎样的生活,如何度过一生等价值观密切相关。
但抓住主要矛盾并不是重点,而是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的主要矛盾。
比如说,年轻的时候,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牛逼轰轰,要创造一番大事业,那此时升职就是主要矛盾。
等年龄大一点,发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拼了命也就是个打工人,还不如好好体验生活,那时间自由可能就成了主要矛盾。
再比如说,身体健康的时候,觉得事业才是第一位的。当看到身边的人纷纷生病,甚至自己都得了重病,那时会觉得除了身体健康,其他都是狗屁。
再比如说,穷的时候觉得有钱就有了一切,钱是第一位的。等到有了一些钱之后,个人的身体和灵魂都被钱绑架之后,反而觉得时间和灵魂的自由是第一位的。
除了主次矛盾会变化和相互转化之外,想要知道自己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对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
或者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面临的具体实际是什么,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极其考验人的认知能力和智慧。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自己的答案,而是被身边的环境,身边的其他人,或者互联网上的一些人带节奏,跟着跑。
一些人明明什么都普通,却被成功学洗脑,被别人带节奏,偏要把建功立业当成主要矛盾。
一些人明明承担着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却被网上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洗脑,放弃自身的责任,成为一个被亲人朋友抛弃的人。
一些人明明惧怕孤独,对爱充满渴望,却被网上的男女对立、不婚不育洗脑,选择孤独且抑郁地度过一生。
一边嚷着要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活,follow my heart,不被任何人左右和控制,我的生活我做主。
一边抑郁迷茫,到处求神拜佛,崇拜网上一些傻逼网红,四处寻求人生标准答案,被网上博流量的网红和一些骗子骗得五迷三道,忽悠得稀里糊涂。
抓主要矛盾是我见过最好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论和思维方法,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面临的任何选择,都可以用这种思维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