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来,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总规模每年都以将近50%的速度保持增长,直到今年二季度最新数据出炉,总规模减少6739.66亿元,这是近三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通道业务实质性下降了6193.78亿元。
一家具备公募基金资格的券商资管公司总经理表示:“通道业务已经到顶了,按净资本计提特定风险资本准备,每家券商能做多大规模都有上限。未来回归主动管理,将绝对收益带入公募基金,另外资产证券化仍是一片蓝海。”
目前,获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12家券商,纷纷发行新基金,已完成发行的券商系公募基金产品规模超过1300亿,近期还有长江优享货币、中银证券瑞丰、财通资管鑫逸等在发行中。
说起通道业务,最巅峰的时刻过去了。
券商资管迈过10万亿大关,是在2015年上半年。当时券商全行业资管规模从2014年末的7.95万亿,增长了28.95%,到2015年二季末总规模就达到了10.25万亿,通道业务的占比达到了87.39%。
银信合作受阻,给银证合作腾挪了空间,造就了券商的通道业务,从此券商资管规模一再攀升,连续保持将近50%的增长速度。
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15年末券商资管总规模是11.89万亿,比2014年末增长了49.69%,其中通道业务同比增长40.03%;2016年末券商资管总规模已达到17.58万亿,比2015年末又增长了47.78%,其中通道业务同比增长44.57%。
而今年一季度末,总规模达到18.77万亿,是近几年来券商资管规模的高峰,通道业务占了85.58%。
不过进入2017年二季度,去通道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券商资管规模一改过去高增长的趋势,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其实“影子银行”早就备受诟病,自去年开始,监管新政要求券商提高了通道业务风险资本准备金,非标资产重回信托通道,监管层拟统一大资管监管标准等,这都对通道业务大为不利。
通道业务的实质性缩水,只不过来得晚了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券商资管总规模减少6739.66亿元,其中代表通道业务的券商定向资管计划收缩最为明显,二季度减少了6193.78亿元,而同为通道业务的基金子公司专户更狂降1.32万亿。
占据券商资管规模85%左右的通道业务还将继续收缩,因为游戏规则改变了。
第一个规则是:《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新规实施之后,要求投资非标资产的定向资管计划需按0.9%的比例计提特定风险资本准备,其他定向资管计划按0.5%计提。
通道业务都是定向资管计划,投向大部分是非标资产,这给通道业务规模过大的券商带来巨大的净资本压力。券商资管子公司的净资本太少,母公司可以注资或用担保的方式增加子公司净资本,但远远不能支撑动辄几千亿的通道业务规模。
第二个规则是:根据证监会7月6日发布实施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2017年修订)》及地方证监局制定的《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底稿》,其中有一条关于券商资管业务收入的加分项——“证券公司上一年度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 5名、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2分、1分、0.5分”。
券商资管业务收入的计算公式是: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资管业务月均受托资金×万分之五。
这意味着,如果券商资管月均受托资金(即资管规模)够大,而且大部分的通道业务收费费率低于万分之五,那通道业务就相当于减分项。
据了解,通道业务在竞争过度的情况下就是赚规模赚吆喝不赚钱,部分券商还能维持千分之一左右的收费,而大多数中小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费早就低于万分之五。
因此,多家券商资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通道业务规模已经到顶了,按净资本计提特定风险资本准备,每家券商能做多大规模都有上限,何况收费太低赚不了钱还要扣分。
如果说通道业务走下坡路已是毋庸置疑的趋势,那么券商资管未来发展的业务空间在哪里?
近几年,券商资管普遍认为有一类业务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那就是投行资管。投行资管模式,包括定增、新三板投资、员工持股计划、资产证券化等。
兴证资管是最早提出投行资管模式的券商之一,2014年兴证资管的投行资管集合产品(以定增产品为主)的规模从4.57亿增加到66.77亿,占比超过当年兴证资管全部产品规模的一半。此后,华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浙商资管等券商资管也都在投行资管模式上有所突破。
但定增市场也不复从前了。上述一家具备公募基金资格的券商资管公司总经理表示:“定增市场已经瓜分得差不多,而且遭遇减持新规的限制,并不看好。”
而资产证券化,从2014年到2016年的资产规模增速是超过通道业务的,并且成为许多中小券商弯道超车的发展良机,恒泰证券、德邦证券都先后在这个细分领域中成为领头羊。
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备案的资产证券化已突破1万亿,同时监管也越来越规范严谨。不过多家券商资管仍表示,资产证券化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突破。
渤海汇金证券资管公司董事长周磊表示:“资产证券化空间还很大,尤其是消费信贷和以商业地产为主的另类投资。”
回归主动管理,在传统的券商资管产品中,最能体现主动管理能力的是集合计划。但早在2013年,证监会就停止受理券商大集合理财计划新产品备案,而小集合的发行门槛要求投资者认购资金在100万以上,公募基金成为另一战略性选择。
目前,已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一共有12家,分别是东证资管、浙商证券资管、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汇金、东兴证券、中银国际、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资管、长江证券资管、华泰证券资管。此外,齐鲁资管也在申请公募基金资格,8月2日已得到证监会的第一次反馈。
这12家券商中,除了北京高华证券,其他11家券商都已发行了公募基金产品。
截至上半年已完成发行的券商系公募基金产品已有61只,总规模超过1300亿。
累计规模最大的是中银国际证券,6只产品规模共计约526.4亿元;其次是东证资管484.41亿元、东兴证券98.14亿元。
发行产品数量最多的是东证资管,共发行了27只产品;中银国际证券、东兴证券、浙商证券资管都已发行了6只公募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下半年券商资管更是加快了公募基金产品发行的步伐。近期处于募集期的产品包括长江优享货币、中银证券瑞丰、财通资管鑫逸、华泰紫金天天金等,产品类型覆盖货币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等。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