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弘废立”的“废立”
“废”这个字听起来有点刺耳,有人听到就说:“啊?你敢讲把佛法废了?你真是不得了啊!”有人这样批评。他不知道,这不是我们先讲的,而是智者大师先讲的。天台教判说“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废立”是智者大师先讲的。
很多事情打比喻才说得清楚,打比喻一听就很明白。先说明一下,有三点:
第一,废前有用故。为什么还要说?在废之前有作用,当然要说。
第二,废时未至故。废的时间还没有到,就不能废。
第三,已废显立故。通过“废”,才能把要“立”的法门确立起来。
打个比喻,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用莲花的三个阶段说明:
第一个阶段,“为莲故华”。首先长莲花,莲花包着莲子,目的不是为花好看,而是收里面的莲蓬子,这叫“为莲故华”。莲花瓣是要废的,但是现在一开就废,那将来哪有莲子收呢?这时就不能废,莲花瓣得把莲蓬包在里面。
第二个阶段,“华开莲现”。此前还不知道里面有莲蓬,莲胞胎在里面包着,根本都不清楚;现在一打开,莲蓬就出现了。这时还没到废的时候。
第三个阶段,“花落莲成”。最后莲子成熟,莲瓣脱落,“废权立实”,“花落莲成”,莲蓬孤立出来了,这就是真实教法。
如果以《观经》来讲,定散二善是莲花瓣,说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修定善、散善,是方便教法,开始讲时真实的还包在里面,不知道要说什么;慢慢说到“华开莲现”,里面讲到下辈三品,前面十三定观的莲花瓣打开了,三福莲花瓣也打开了,然后讲到念佛,这叫“华开莲现”;最后付嘱持名时,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的莲花瓣脱落,说“持无量寿佛名”,这叫“废权立实”。
如果以建筑来讲,做柱子要钉模板,往里面浇灌水泥,模板是方便,是要废的,“要废的,那干吗还要钉模板?”不钉模板能浇灌柱子吗?为了浇灌柱子,所以要钉模板。水泥浇进去,还要保养一段时间,水泥凝固成型,模板就要卸掉——废了。“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这个作用。
也像登船,船很高,要架梯子,或离岸有距离,拿登桥廊往上一放,才可以过去。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开始没有还不行;有了之后,也不能在桥上站着,得走过去上船;要开船了,这时栏板就收起来,不可能还放在那里。这中间有必然的次第关系。
定散二善的作用,可依此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