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c原醉
Chic原醉,名字灵感来源为“酒神”(DIONYSUSE),是非理性,是狂喜,是与“太阳神”阿波罗(理性)对应的概念,意蕴“解放者”,意蕴现代女性的如酒神精神般曼妙的姿态——拥抱自我、拥抱非理性,接受自己的一切混乱、恐惧、狂喜和性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浙A和浙M号牌高速通行优惠政策一样吗?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高铁上,余杭医生“出手”了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2025杭州这些景区将免费开放 ·  3 天前  
余杭发布  ·  -3℃!余杭人,厚衣服先别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c原醉

【Chic防身术】拒绝“疯狂”的爱情操控,奔向理性独立的爱情自由

Chic原醉  · 公众号  ·  · 2019-02-18 09:51

正文

Chic原醉,名字灵感来源为“酒神”(DIONYSUSE,狄俄尼索斯), 与“太阳神”阿波罗(理性)对应的概念,意蕴“解放者”。鼓励现代女性100%发掘自我魅力和潜能, 优雅性感地征服世界,美丽而骄傲地活着。



原创作者 | 言午许,施暘


同学们好呀,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操纵术解析,“ 煤气灯操纵术 ”。 它是一种不断操纵和洗脑手段,它让受害者深陷与自我怀疑,最终失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


我们从电影聊那么多操纵术,不是为了让大家学了以后去操纵谁(都是天赋,学不会的)。用意一是让大家免受其害,往财富顶端飞奔的过程中,不管是通过事业还是婚姻,都会遇到那么一两个操纵高手;


用意二是单纯了解,据我感觉很多人毕生都没有经历过理性开化。理性开化指的不是接受教育、背课文、考试,而是养成批判意识、怀疑意识和独立论证思考的能力。所以要去多读与人性相关的著作,闲来看几部电影也是好的。





“煤气灯操纵”典故出自一部1944拍摄的经典老电影《Gaslight》,中文名翻译《煤气灯下》,被称之如何通过心理控制有计划、有预谋地逼疯正常人的经典演绎。



故事讲述女主宝拉的姑母被人残忍杀害,为了忘却这段往事离开了伦敦,却遇到了心术不正的男主安东。在男主的热烈追求下,女主迅速坠入爱河,两人回到姑母曾经遇害的伦敦旧宅居住。女主逐渐受到古怪现象困扰,比如奇怪的响声、东西经常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现、煤气灯也开始忽明忽暗等等。男主暗示一切都是女主自己的幻觉,是女主的精神出现了问题。


片中的煤油灯象征着女主的精神状态,“点煤气灯”这一俗语在英语中沿用下来,意指让人发疯。



“煤气灯操纵”定义


心理学定义“煤气灯操纵法”为:通过“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比如刻意扭曲事实 (电影中男主暗藏女主的珠宝和墙上的绘画,却又指责是女主自己所为) 选择性地删减 (男主叮嘱雇佣的女仆有事只向自己汇报,封锁了女主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或者直接灌输虚假信息 (污蔑女主的母亲患精神病,暗示女主可能也有精神病) 在日常点滴中进行慢慢渗透,来控制对方的情感操控


渐渐地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男主送的首饰无缘故丢失,女主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认知力和精神状态(女主感觉房间里的煤气灯忽暗忽明、楼上房间有脚步声,以为是自己在幻想),乃至自我价值,最终被迫相信操控者,从而让他们实现对自己情感和行为的操纵。



现实中,操控者不仅仅可能是男女朋友,还有可能是你的朋友、父母、老师、领导,甚至是社会舆论。


比如有些父母采用打击式教育方法,对于进行孩子全方面否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乖乖就范全盘接受家长的安排;有些洗脑式CEO会将员工的所有思想和工作成果打击得体无完肤,让对方在毫无自尊的境况里存在几个月后,再用自己的思想洗脑;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王攀对其研究生陶崇园进行精神操纵,最终导致其跳楼身亡。


洗脑往往就遵循着“不破不立”的轨迹——当你还相信自己某些判断为真时,别人很难为你彻底洗脑,因为此时你仍(相信自己)有判断能力;只有当你怀疑自己的一切都是错的,从判断力到逻辑“都有问题”,才会完全接受另一套逻辑。


“煤气灯操纵”迹象


迹象一:利用弱点扰乱情绪


让被操纵者情绪混乱是操纵的基本原理,所以操纵具有负能量和破坏性的特点 。但一些高阶的操纵者有时用赞美或体贴等正能量手段作为诱饵,取得被操纵者的信任,等到被操控者不再心存戒备时候,下一幕操纵好戏马上开始。



电影中出门游玩前,男主假意送给女主首饰,并强调首饰的重要性“这是男主妈妈的遗物,世代相传”。女主十分欣喜,照着一旁的镜子想要佩戴首饰,发现首饰的别针坏了。男主顺势说,“在修好之前你最好先别带上,可能会弄丢,你(女主)经常丢三落四。”,接着却把首饰放在了女主的包包里。



果不其然,在游玩途中,首饰弄丢了(其实是男主藏起来了),男主的责问让女主对自己产生了第一步怀疑。



迹象二:封锁信息隔绝联系


为了实现全盘操纵,“煤气灯操纵”手段之一是封锁被操控者的外界信息,隔绝与外界的联系 。目的是让被操纵者失去被外界警醒的机会,同时让自己成为被操纵者获取外界信息(其实是经过捏造、删减等的信息)的主要来源,生活主要部分,甚至全部。


比如有些男生限制女友与异性正常交往,“所谓异性朋友都是想跟你发生关系而已,你把他们删掉呗,除非你就是想发生点什么”/“我是你男朋友,你们只是普通朋友,谁更重要一点?”渐渐地,朋友们慢慢都会淡出你的生活,你离以往的交际圈越来越远,操控者逐渐成为了你的全部。


电影中,从搬家的第一天起,男主就找遍了理由封锁信息、禁止女主与外界联系。比如对新雇佣的女仆叮嘱有事只向自己汇报;不让女主外出散步;拒绝热情邻居老太太的到访;不让女主参加交际,对音乐会的邀约则以身体不适作为托词。



面对人身自由被限制,女主有过反抗的,但却被男主设计在音乐会上众人面前丢脸后,“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心理生效,即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有时会对外界的影响做出反向反应。女主渐渐地放弃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生病了,不能接待客人”。



迹象三:将不合理“正常化”


许多操控者表现得或用演技假装 无所不知地了解你 ,而当你尝试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就会假定你在撒谎, 甚至会说服你相信你在自我欺骗。


比如有些男生为了达到性目的“其实你心里是答应的,因为你爱我,爱我就愿意给我。你拒绝只是因为害羞”/“我周围的情侣都发生了关系,难道你要委屈我吗”/“你难道不想跟我一辈子吗?如果将来都是会给的,但现在给也没有区别啊”,将不合理化的性要求“正常化”。



另一方面,自身是否容易受暗示也是影响原因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斯特金曾将人分成两类: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人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而不是外在参照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察觉、判断事物。而场依存型者则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


电影的女主宝拉就是典型的场依存型人,简直就是 “煤气灯操纵”的完美受害人。女主没有父亲,母亲很早过世,寄养在姑母家里,后来姑母又离奇死亡,让女主性格变得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容易受暗示。


电影中,女主向男主倾诉自己常听到楼上传来怪声,其实是男主偷溜上楼寻找珠宝。男主为了掩盖事实,而捏造调查发现母亲死于精神病的消息来反驳女主,从而将不合理“正常化。”最糟糕的是,女主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开始寻找治疗抑郁或者精神障碍的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操控者。



迹象四:制造错误加强惩罚


如果一次操控并不能达到目的,那么操控者会不断地用伪装的“事实论据”进行论证,不断激进地刺激你的神经,重复心理暗示,“谎言重复100遍成为真实”,从而让你彻底怀疑自己。


电影中,画像不见其实是被男主所作为,但男主却污蔑是女主故意把它藏起来的,并且擅于用人证和物证来证实自己的正确,找来管家和女仆对圣经发誓,做到证据确凿不可置疑。取下画像的不是管家不是女仆,慌了神的女主陷入了思维死角,最终放弃抵抗。


又出席音乐晚会上,男主又故技重施,谎称自己的怀表丢失了,最后在女主的包包里找到了怀表,一次次“验证”操控者的话,导致女主进入一种被耗竭的虚弱状态。


以上种种,都围绕着一个目的——让女主对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产生怀疑,只能相信操控者(男主)的说法,完全放弃自己的立场。


如何应对“煤气灯操纵”


Step1:进行自我肯定


大多数被操控者内化了操控者施加的责备和否定,他们不相信自我。因此,第一步首先是找到真正的自我认同。


比如用非常肯定的态度进行自我沟通,“我的感受和经历都是有价值的,没有人有权利和权威,质疑我的价值”,相信“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真正的亲密关系不会贬低任何人,任何以爱为名的打压与踏践都是爱的谎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煤气灯操纵”起作用需要两个人参与,即操纵者和受害者。只要被操控者下定决心自我保护,审慎对待任何越过人际界限企图影响self-mastery的人,从小事开始主动做选择、决定,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事情就会开始好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