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95的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的同时,大约2.1公里工程已经提前进场推进。这是市交通委落实“放管服”理念和“一会三函”的一次成功尝试。
市交通委介绍,此段高速公路全程37.94公里,主线计划在年内建成,预计明年实现通车。目前,各项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中。这条路也是本市与津冀之间的最后一条“断头”高速。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至大兴段)全长37.94公里,是约1000公里长的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位于北京境内的一段。去年12月23日,该工程永乐高架桥和采育高架桥桩基率先启动施工。
此项目是市交通委通过“一会三函”模式实现提前开工的首个PPP项目。这里的“一会”是指市政府召开会议集体审议决策;“三函”是指前期工作函、设计方案审查意见、施工意见登记书三份文件。项目单位只需满足这些前置条件即可开工建设,其他各项法定审批手续在竣工验收前完成即可。
按照目前审批的方案,这段路有27座桥梁,其长度占总长度45%。其中有3座枢纽立交和4座互通式立交。京津高速、京沪高速和京哈高速都将通过这条路实现顺畅衔接。
截至上周末,北京段已经打入了291根桩基,建设了46座承台。还有22片大梁预制完成。“这条道路涉及通州区和大兴区。”市交通委工程处处长李鑫说,“按照优化后的审批流程,加上区政府和园林部门的配合,全线已经推进2.1公里。”
“放管服”的理念正在一点一滴地落在实处,貌似粗犷的道路施工项目被细化。举个例子,这回的工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竣工时间,而是按照重点项目的建设目标要求,组织建设单位逐项倒排建设计划、明确关键节点工期。每半月,交通部门就会收集进展信息,及时掌握重点项目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今年年底,双向六车道的主线将建设完成,最高设计时速达到120公里。预计明年6月,随着北京段放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将正式成环。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北京段通过PPP模式选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政府出资人代表首发集团共同组建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
算笔账,该项目总投资估算121.8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部安排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29.61亿元作为项目补助资金,北京市政府安排30.45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其余61.73亿元由社会投资人安排,社会资金占项目总投资51%。同时,项目公司被授予该项目25年特许经营权,按照《收费公路条例》规定,这里的特许经营权包括收费经营权、广告经营权及沿线附属设施权。
6日,市交通委同时揭秘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优化过程。该委规划处处长陈金川直言:“目前正在与相关国家部委和省市共同研究,优化调整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东南环的线位,将来这条环线高速公路有望全部在北京市之外。”
陈金川首先为这条路“正名”:“有人将这条路称为‘大七环’,不应该再用这种说法。首先,北京的二环到六环等城市环路的功能是在城市各个功能组团间建立快速联系通道,比如顺义区和大兴区就可以通过六环路快速连接。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定位,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编号为G95的高速公路,是在京津冀区域打通一条城市之间的运输通道,是一种绕避城区的通道。
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曾表达了这样的意见——北京已经不适合再建传统意义的七环路,而是应该通过规划让环路外扩,连接起北京外围城市。
这种定位,也正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需要优化线位规划的原因。
2013年前,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第一版,有两段路位于北京界内,一段是正在修建的通州至大兴段,还有一段为承平高速(承德到平谷)。
如今,在推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优化提升北京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成为首要任务。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也在升级。北京正在与相关部委和省市共同研究,将这条高速公路的东南环线位进行规划调整,彻底布设在北京以外的区域。陈金川说:“不过,承平高速还要修,只是功能转变为城市发展服务,将成为一条客运通道,补充北京东北部路网,为平谷往来副中心、新机场增加一条快速通道。”
市交通委表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成环后,可以将承德、兴隆、三河、香河、廊坊、固安、涿州、涿鹿、张家口、崇礼、沽源、丰宁等城市一一串联起来,完善国家和区域高速公路网,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同时也对缓解首都交通压力和改善空气质量发挥积极作用,“而所谓‘大七环’的概念并不成立”。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