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我怎么也没想到最近看的最带劲的日剧甚至不是我的解压神器《大叔的爱2》,而是这部《东京大饭店》。
其实打开这部剧的设定我是感到疲惫的,在日本的米其林三星法餐,主厨落魄重新开始,这个我都看过了……
尤其是正赶上米其林在北京发了个榜单被群嘲,看到一个以“拿下米其林三星”的设定,更觉得无趣了。
但是热血励志日剧就是这么神奇,一旦开始看,你就会真的相信。明明看起来那么过时老套的励志,那么多炒冷饭的元素,但是真的超好看!!
本剧男主是宝刀未老的日剧天王木村拓哉,他演过的各种职业(
钢琴家、冰球运动员、检察官、飞行员.......
)都成就过日本收视神话,这次是
高级法餐厅的厨师尾花夏树。
乍一看,这位在法国当主厨的男主,满嘴“听我的听我的在我的店就要听我的”,简直是日本黄晓明,吓死了。
训人的咆哮比黄晓明还可怕!!!
但男主当然不是黄晓明啦,他真的是个料理天才。身为日本人能在巴黎的高级餐厅当到主厨,随时随地找食材,把世间百味都化入料理中。
其实呢,这个剧的设定是很“装哔”的,但是装哔分两种。第一种是你装得起劲别人根本觉得很好笑。
另外一种是:你演了,大家就信了,看到你就觉得哇气场大到不行了。这才是最高境界。
事实再一次证明,木村大神在这类炫酷拽男主的演绎上才是最正确示范。只有他,没有在意自己帅不帅,而是在意是否演出了角色惊人的天赋。当角色足够热爱自己的职业,就充满魅力!。
木村拓哉在采访里也曾表示,自己讲台词做动作时也有觉得难为情,但通过各种各种细节的设计让观众能够相信这个人物的存在。
结合木村自身的个人魅力,这个角色就变得很加分。
看到他骑着这样的小车车;
吐个舌什么的,都还是很可爱!
而中二的台词从木村口中说出来亦格外有力,因为他本身也是背负着偶像的名号在战斗,极其有职业荣誉感的人。
演技派泽村一树扮演男二,一位出色的餐厅经理,也是很展现实力,他在《东京大饭店》的形象和《伪装夫妇》等剧中的形象都没什么变化,发型、穿着都没有很不一样。
但是几个眼神就可以感受到不同,他在《伪装夫妇》里演的是小男人,而在《东京大饭店》里他可是散发着中年花泽类的光芒。
看完《东京大饭店》,最让人想嫁的不是木村,而是泽村叔啊!
番外:泽村一树对木村拓哉有过这样的危险发言:“近距离看他忍不住心跳加快,(如果是木村的话)弯了也可以。”
男主是因为意外误会而事业滑铁卢的厨艺天才,女主则心怀米其林梦想孤注一掷,却没摸到门路。按照我们熟悉的偶像剧套路,这种设定都会用“成熟大叔加追梦萝莉”的搭配展开,以前也真的看过太多次了。
然而《东京大饭店》的女主角早见伦子设定为跟男主年纪相仿的资深厨师,其扮演者铃木京香还比木村拓哉大四岁,二人曾在《华丽一族》中有合作,上一次铃木京香扮演的是木村拓哉父亲的情人。
每当男女主斗嘴的时候,一个故意叫对方大叔,一个故意叫对方大婶,就很让我神清气爽,能给帅大叔配个年纪相仿的成熟女主真是太好了。
男主原本是顶尖的法餐主厨,却在一次日本和法国高级官员会面的“国宴”中遇到了“食材混入过敏原”事故(并非他的责任),因而被嘲笑为“日本之耻”,被餐饮行业逐出门外。
一个落魄的被冤枉的天才主厨,意外遇上了笨拙追梦的女厨师,提出建议,用你的名字开店,我帮你,我们要拿下美食界至高目标——米其林三星!
既然是美食剧,每一集当然都会有让人胃口大开的菜肴,从菜谱到制作过程都展示了,
每一个美食画面都是能激起食欲的精致好看,看的时候都停不下截图的手。
而剧中也有省钱又简单的平民料理,也好想来个同款!!
为了这样的美食,剧中的每个人都是疯魔的。
女主和男主决定合作之后,女主跟男主一同回到日本,供他吃住,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来开店,帮最理想的经理人还债,甚至要抵押掉房子才能让餐厅顺利开张,看起来如同被洗脑了。
但这样的情节在《东京大饭店》中就完全合理,因为所有人物的出场都带着对“料理”这件事极高的信念感。
在没有遇到男主“蛊惑”前,女主就是一个为了饮食可以不计一切代价的人,她辛苦为料理付出奉献,却始终徘徊在顶尖餐厅标准(米其林)之外,因而她可以在50岁时做出关掉餐厅去法国米其林餐厅学习的决定。
打动男主这样一个天才想要跟女主合作的原因,不是因为她有什么资源(其实也真的没有),而是她吃自己做的菜时,能完全体会到精髓,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部电视剧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华小当家》,神乎其神的厨艺,展示起来华丽又细致,像武侠剧里说高手的武功一样,动不动就跟灵魂挂钩。
但《东京大饭店》虽有艺术的夸张和渲染,在餐饮行业的描绘上也真是有扎实的功课。
剧中出现的L'ambroisie(众神的食堂)就是巴黎最老牌、连续20年拿到米其林三星的法餐厅,剧组亲自到店里实景拍摄。
而放在剧名里的Grand Maison Tokyo(东京大饭店)也有真实原型,是日本最难预订的日式法餐餐厅Quintessence。
还请来了
料理评论家服部幸应
、
Qui
ntessence的主厨
岸田周三
作
为料理
顾问
,
电视剧的
网站
上还有专门
介绍剧中出现的菜品是如何
研究出来的栏目《最好的盛宴》(《最上の饗宴》) 。
“东京大饭店”从找到优秀的经理、融资开店、选购食材、研发菜品到评比米其林,剧情像升级闯关的游戏,也展示着餐饮行业的方方面面。
紧张的开店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才是专业!
尽管所有角色都在“用爱发电”,剧情却时刻提醒着观众,开餐厅不是只有浪漫,更要考虑生存问题。
米其林的确是很钟爱在日本评星,日本人也很爱参与米其林摘星争夺。不过《东京大饭店》中却专门花了一集教育主角们:摘星不重要,为客人们做饭的本心更重要。
那些没有米其林星级的小馆子,有真诚的厨师在为客人服务,就很值得尊重。男主角的师父英雄老去的感悟,也很令人动容。
很多美食剧都会强调全球高级食材,《东京大饭店》就专门安排这群主角们用本国的本土食材也能做出高级料理,看起来非常正能量了。
新潮流剧情也不能落下,社交网络对美食的宣传作用也有提及。
在现实基础上,《东京大饭店》又有适度的艺术渲染,看大厨过招就像武林高手们打架,看起来拼的是招式,最终拼的是哲学。看起来是哲学,哲学又指向具体招式。
小菜鸟帮工因为自己迟迟不能从学徒升级而气馁,一度想背叛餐厅倒戈竞争对手以示报复。
全集都在渲染把餐饮秘方泄露出去非常严重的气氛;
到结尾忽然反转——高级料理纯靠模仿是不行的,对着菜谱做会有各种微妙误差,菜单泄露出去也起不了作用。
而小菜鸟帮工,是否耐得住寂寞去扎实学艺,看起来是价值观问题,价值观落到实处又是很实际的细节。他不听师父话,急于求成,就是会错,你连不同的食材要用不同的刀来切不然会窜味儿都不知道。
美食就是本剧至高的信仰和通行的原则。在这部戏里,没有什么人是一顿美食不能说服的。
不肯放贷的银行经理,自称味觉迟钝,也会被美味折服。
坚持要听老板吩咐不肯给东京大饭店机会的美食主编,会为一餐美食而改变主意,因为美食家们尝遍全球饕餮,兴奋点一再提升;
还能让她吃出颅内高潮,就是对她最强的说服。
热血也因“对美食的信仰”而有了依据,哪怕一群中年人的热血看起来有些荒唐。
男主这样一个“日本之耻”,在过敏事件后还忍不住动手打了前来调查的警察,因而给同事们带来了更多麻烦。奇怪的是每个前同事说是恨他讨厌她再也不要见到他,但真的碰上了,总是忍不住就去跟他一起共事。
乍一看,这简直是创业骗子吧,什么都没谱,全靠“情怀”吸引众人,而且还真的能吸引到各路大神前来加入。
但越看到后面越觉得,“热爱和信念”才是关键词,每个人认同男主角尾花夏树,都是被他深湛的厨艺折服,只靠味觉来辨认同类,在美食里尝到灵魂,就愿意相信对方是深爱料理之人,跟自己有一样的价值观。
这种套路有点土,讲起来甚至有点好笑,但神奇的是《东京大饭店》就是能做得让观众心服口服,情不自禁跟着剧情一起走,哪怕我们没吃到美食,光看剧情也会有一种为美食流泪的冲动。
主创扎实的基本功显而易见。
《东京大饭店》曾执导《重版出来》与《非自然死亡》,编剧则是写出高能反转的《我的恐怖妻子》编剧黑岩勉。
也就是说,这两位是在强剧情、高能反转的作品中早就显过身手,再回头做看似老旧的热血励志美食题材,才能把主角们完成梦想的过程写得丝丝入扣。
而看完《东京
大饭店
》的结局,很多观众会觉得无法理解:
男主神乎其神,最后一举摘下米其林三星,竟然靠的是女主角自己探索出来的菜式?那大神有什么用呢?
我倒是非常喜欢这个结局。
《东京大饭店》第一集,看似在强调天才和地才的区别。
女主角50岁到法国逐梦,用诚意打动了主厨得以进入实操选拔,在可以作弊用男主角的菜式应试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自己做的菜,于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