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济南日报
《济南日报》创刊于1948年,是有着悠久革命传统、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主流大报。作为中共济南市委机关报,《济南日报》是全国十五家副省级党报之一,日均发行量近20万,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是济南覆盖最广的主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济南日报

省党代会报告解读!济南崛起再迎重大利好!“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写入报告

济南日报  · 公众号  · 山东  · 2017-06-14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未来

山东发展的新蓝图怎么样

本报将为您一一解读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


创建国家综合试验区


今后五年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报告提出,必须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关键词:改革开放

扎实推进济南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

在基础性重大改革方面提出,扎实推进济南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青岛财富管理中心等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其中包括,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跨国公司战略投资项目和功能性机构,重视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模式;培育壮大山东本土跨国公司;支持开发区率先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熟经验等。


关键词:创新驱动

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推动“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山东智造”跃升,支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


在创新人才支撑方面,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国内领先的人才制度体系等,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另外,健全普惠的创新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


关键词:实体经济

培强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并重”,今后将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培强一批主导产业、骨干企业、行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重点领域。积极培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设计等特色新兴产业。


关键词:现代农业

探索农民变股东改革

对“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这一社会最大关切,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省。高水平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关键词:协调发展

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

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积极推进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培育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强化济南、青岛核心城市功能作用,深入开展大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创建,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融合度和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


讲好“山东故事”让齐鲁文化“走出去”

打造一批高水准的特色优势学科和高端新型智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


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深入推进齐鲁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


关键词:脱贫攻坚


2020年底前黄河滩区60万群众要全面脱贫

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扶贫思路,拓展扶贫路径,促进扶贫资源精准配置、高效使用,用绣花功夫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加大重点地区扶贫力度,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工作,统筹推进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扶贫协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重点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促进就业与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关键词:社会保障


强化保障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努力解决城镇基本住房问题。


深入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


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常态化跨区域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环境中生产生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努力使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健全完善河长制。


关键词:选人用人


把公道正派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全过程

报告提出,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一切出于公心选干部,一切为了事业选干部,一切按照规矩选干部,真正把组织放心、干部服气、群众认可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严肃干部工作纪律,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从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统筹做好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大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力度,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工作。


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大力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既要从严要求,又要松绑减压。用心用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记者 王彬 范俐鑫 张丹丹

编辑:666

责任编辑:踏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