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明治
中国年轻人生活状态记录者,非虚构生活写作孵化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明治

在家庭暴力环境中长大,我的爸妈相爱相杀地生活着 | 三明治

三明治  · 公众号  ·  · 2017-11-25 13: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每日书作者娜拉写下的亲身经历,她是如何在一个家暴环境中长大的故事。



我爸和我妈又因为一件我觉得完全可以正常沟通的事情吵起来,彼此快把各自的十八辈祖宗骂了一遍。而我早已习惯他们这样的沟通方式,一面吃着饭,一面把饭咽下去,很淡定地说: “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说话呢?”


我爸“啪”地一声把筷子摔在桌子上,转身离开厨房,我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嗯(四声)”,我继续默默地吃饭。


插图:刘熹


01


在我14岁之前的记忆中,不是担心父母吵架,就是担心他们一方把另一方给杀了,然后我自己就成为无父无母的孤儿。


小时候,我爸实施家暴,一脚把我妈踹出门去,我妈挣扎着站起来,像疯子一样反扑上去,嘴里依旧不忘骂着对方的十八辈祖宗。我这个时候只会慌张地哭,不敢上去拦我爸,怕挨打。


我哭着跑向住在前面的奶奶家,一路上放声狼嚎, “我爸和我妈又打起来了。”


有一次我不记得他们为什么打起来,我爸和我妈已经把祖宗都骂完了,各自都像易燃易爆品,只等那一点点火。


我爸走到厨房,找出菜刀,我妈当时躺在屋里的床上。这时候我发现了我爸的动作,我知道他说“我砍死你”不是开玩笑的,那时我大概还在上小学,却异常镇静,快速跑下床,抱住我爸,一边哭着,一边哀求他。


后面的事情我已经不记得了。


还有一次,我爸打完我妈的第二天,她的眼睛肿得非常厉害。早上醒来,我发现妈妈躺在床上抽泣,被子裹着她的脖子,我爬过去抚摸她的脸,看到她在流泪。我不知道具体的原因, 但那时我觉得妈妈一定很难过,我心里也在害怕她会离开这个家。


那天妈妈没有去上班。奶奶因为这件事情愧疚,给妈妈煮了鸡蛋从隔壁端过来,和妈妈说了几句话,但妈妈没有回应。


后来妈妈顶着红肿着的眼睛起来洗漱,没有吃那碗鸡蛋,她开始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哭,我则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哭。


那种无助感我 至今记得,我一边说着“妈妈不要走”,一边放声大哭。


但妈妈只是一边流泪,什么回应都没有,我哭得越来越厉害,知道我留不住妈妈了。


妈妈不看我一眼地走到门口,穿好鞋。我的哭声已经变得很小,因为没有力气了,但是眼泪还是忍不住地往外流。妈妈慢慢放慢了动作,然后蹲下身来,那时我怯懦地不敢去抱她,只是一个劲儿地哭。内心里觉得再也见不到她了。


我妈蹲着转过身,眼泪也不停地从她眼睛里流出来,然后她抱住了我,我“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妈妈舍不得你。”她把我抱得很紧,我也紧紧地抱着她。


那时我很矛盾,一面希望妈妈可以离开这个危险的家,一面抱着她,舍不得她离开。


插图:刘熹


02


再大一点,我进入叛逆期,开始瞒着爸妈,抽烟喝酒打架。


当再次遇到他们吵架时,我会异常冷静地说“你们离婚吧”, 有时候甚至会质问:“你们为什么不离婚?!我根本不需要你们维系的家庭!”


在我的怒吼中,他们的争吵得以平静,然后转向攻击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我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异常地薄,甚至一度在心里看不起我妈,我恨她那样委曲求全,恨她为什么男人那样打她她还不离开。


从初三到大一,我都沉浸在恋爱中,那时初恋给了我某种家庭中缺失的爱和关心。


而对妈妈的轻视,一直持续着, 我孤立她,不愿亲近她, 说不出为什么。


高二那年,妈妈去沈阳做手术,而我却一个电话都没有给她打过。那时候我只觉得我妈不在家真的太爽了,终于没有人唠叨我,没有人管束我。


后来每次我和妈妈吵架,她都会提起做手术这件事情,然后一个人默默落泪,觉得白养我了。每当她提及,我都会内疚。


那时候爸爸为妈妈的病奔波在营口和沈阳之间,我寄宿在姑姑和奶奶家,在病情误诊的那个阶段,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可能要手术截肢。


我记得那晚爸爸从沈阳回来,冬天很冷,我们坐在冰冷的房间里,爸爸一支烟接一支烟地抽着,和我说着妈妈的病情,而我没有一丝恐慌。


我知道爸爸仿佛要哭了。


我只是沉默,我那时想他可能是爱我妈的吧。


03


高考那年,虽然我一心想着离开家,但当时爸妈一直希望我留在省内,那时我对自己的未来丝毫没有什么规划,再加上自己的分数实在有些尴尬,所以在和爸爸研究怎么填报志的时候,填了省内的两所大学。后来实在想不出合适的院校,竟然闭着眼睛填报了湖南的湘大。


而命运就是这么巧,最后我竟然阴差阳错地被湘大录取,想要离开家的愿望得以实现。


知道录取的时候,我妈哭了,但我自己开心的很。


上了大学,我和爸爸的沟通越来越多,他脾气也越发收敛一些,偶尔和我妈视频时,她会提及他俩吵架了,但很少动手。


我问妈妈:"妈,你就没想过离开我爸吗?”


“离开啥,他现在身体还不好,老了不得人照顾啊。”


“那当年你为什么不离开他呢?”


“当年没有这个条件啊。”


那个早上妈妈哭着想离开又转身抱住我的情景再次浮现起来。我想起自己并不富裕的童年,爸爸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我想妈妈那个时候有很多无奈吧,那时候的妈妈比现在的我年纪大不了多少。离开这个家的话,她没有独立抚养我的能力,而如果想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又只能委屈地生活在那个家暴的男人身边。


妈妈最后选择了后者。


我一直讨厌我妈的软弱。也许也正是因为内心对软弱的厌恶,使我一直都以一种很倔强和很无所谓的样子生活。


每当我和我妈开玩笑地说起成长于家暴家庭的孩子都有童年阴影,我爸小时候的家暴就给我留下心理阴影了。


我妈就会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我都没有阴影,你怎么还能有阴影呢?”


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万分心疼她。


我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下定决心要这辈子只为自己活。我有时会想如果妈妈当年走了的话,她会不会更幸福?我爸会不会也更幸福?


前两年,我每次回家就会劝我爸离婚,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聊到很晚。


“我离开你妈,不一定就会比现在生活地更好”,爸爸说。


“你这是对未知的恐惧。”


我不记得爸爸怎么回复我这句话,只记得聊到后来,沉默了很久,他说了句“你不要妄图揣测我的心理,你不了解我。”然后转身去看电视了。


那时候我看到了孤独。


我很想去抱抱他,但眼泪却在眼睛里打转,然后跑到了卫生间。


后来我毕业了,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故意过年不回家,其他人不解,我亦不想解释,就是那种执拗不想回家,宁可一个人待着。


04


今年爸爸的病情有一些严重,我回家看望他,他躺在沙发上。妈妈吃完饭,刷完碗之后,换了身衣服,说“我去溜达去了啊”,然后就走了。


“你妈现在对我有些厌倦了”,我爸突然说了一句。


我望向他,不语,不知说什么,我们就一直沉默着。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我一直惧怕婚姻的原因。 早些年,每当他们唠叨我谈恋爱时,我都会倔强地说一句“谈了恋爱我也不结婚,看到你们的婚姻,让我对婚姻完全没有兴趣”。然后爸妈都会叹气、沉默。


现在看来,这句话太让他们伤心。


但回想自己的恋爱过程,几乎每一段恋爱都异常畸形。好好的恋人,到我手里也会被弄成不正常、非主流的样子。当时我并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对感情的不安让我异常“作”:如果我打电话对方不接,我就会一直打一直打……正常人和我谈恋爱也能被我谈得不正常。再要么,就是我遇到甜言蜜语,但其实是为了和我上床,然后再把我贬低一顿说“我是为你好”的奇葩。


大学时,我着迷心理学,着迷亲密关系,我去考心理咨询师,后来去做心理咨询。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能让自己正常地谈恋爱。


我知道自己的“不正常”之后,亦想摆脱这种病态的不安。


当我接触到精神分析后,我看了武志红的文章,在豆瓣上看到“父母皆祸害”小组后,有一段时间,我异常怨恨自己的家庭,觉得自己所有的自卑和内心无法消停的不安都是源自他们。我疏远他们,我用语言冷嘲热讽,我故意过年不回家,我和他们大声争论,说“你们根本就不爱我”。


但是近一年来,也许是因为在新的感情中,我瞥见了爱的样子,也许是年纪渐长,多了一点点智慧,心里的不安和恐惧越来越少。


我不再和他们争吵,我亦不再想改变他们什么。即使还是对他们三句话就得吵起来,但过一会却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的沟通方式感到困惑不解。


我爸有时搂着我妈,甜蜜地说:“我离不开你妈。”


我妈有时亦兴高采烈地和我说:“你爸现在对我可好了。”


我搞不懂他们对彼此的易变、暴力和互相折磨又互相依存的感情,亦不懂这样的婚姻里到底有没有爱。 但我都发自内心地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像当年结婚时旁人的祝福一样。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相关内容详情



/ 你好,我叫每日书/

十二月每日书开始报名

本期奖品全面更新: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故事星球一百天日记本和三明治原创有猫病本子、胶带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书写日常,告别庸常,一场写字人的聚会/

11月25日(周六)下午17:30-20:00

北京798艺术区西街 机遇空间

三明治将同 写字的你 见面,就在今天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提交 “写字人的聚会” 报名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