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伟民,1956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6岁起进工厂劳作,直至1977年考进大学,1988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师从徐规、邓广铭二位先生其后曾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多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唐宋史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等。研究工作集中在宋代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近代东南区域史研究等方面。代表作有《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知识出版社1998年)、《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传统国家与社会:960-1279年》(商务印书馆2009年)。近来主持编集大型史料图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中华书局2012年起)、《宋代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等。根据以上范围的个案研究,曾提出了一些自以为可以成立的学术观点。例如认为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政体结构,造成了每一级政府对下级的“阶层性集权”现象。资源浪费在上,困窘在下,行政成本过高。最终必然由民众来承担所有财政压力。同时,中央集权无法真正融合庞大的专制帝国为一体,区域差异明显,中央集权与地方无序并存。近年来较多关注中国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认为任何理论都是研究方法,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应立足于本土经验,从具体的专题研究中去体会。脱离具体实际研究工作的“理论研究”意义不大。一直奉“教师以教书为天职”为信条,身体力行。曾这样回答一位学生关于“人生目标”的提问:如果学生听了我的课能略有启发,就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