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分钟会有13人死于空气污染引起的肺癌、心脏病和中风,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供给。所以,除了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还有更便捷、经济的能源获取方式吗?
光伏是光伏发电系统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系统。
因为光伏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所以光伏本身是一种清洁、安全、可再生的能源,在发电过程不污染环境、 不破坏生态。
各种类型的光伏应用中,分布式光伏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了
乡村减排和乡村碳中和的进程中,因为它
不受土地开发限制、不受其他自然资源储备量的约束,可以便捷地安装在居民自有屋顶和大型建筑屋顶之上,后续也不需要高额维护成本,是最稳定、易获取的清洁能源之一。
在乡村推进光伏建设是IDG资本被投企业正泰安能(公司全称:正泰安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拓展的工作方向。
位于钱塘江上游的柯城区全年光照量近1400小时。
早在2017年,正泰安能和柯城区政府共同推动,采用中国零碳乡村解决方案,
这座有美丽风景的小城已经成为了零碳乡村建设的优秀案例。
正泰安能和柯城区政府在柯城区开发政府机关单位大楼、医院、学校、村委大楼等公共建筑屋顶以及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截至2020年底,柯城区光伏应用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50MW,
为当地5000户家庭
未来25年增收1.25亿元
,
每年贡献绿色电力约1.5亿度,每年节能减排4.8万吨标准煤。
没错,除了节能减排,安装光伏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已经亲切地被居民称为“种光伏”、吃“阳光饭”。在柯城区,正泰安能出设备、村民用户出屋顶就能合作开发光伏电站。安装光伏板的居民家里不仅每年多了一份额外收入,而且保温作用明显——“柯城光伏强村项目”是提升居民收入的创新措施。
除了支持“蓝房顶”户用光伏发展,IDG资本也布局了爱旭股份、钧石能源、高景太阳能
等业内领先的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力提高能源供给侧的可再生化。
Q2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20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是否有更科学快速的防止污水、废物和化学品污染湖泊、河流或地下水的方式?
A2
:请看AI遥感大数据。
也许大家都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在风光绝美的海滩或湖边旅行,抬头是大自然赠予的美景,低头就是在海滩和湖水边的垃圾......
保护水源是长久以来最重要的环保功课之一,海岛和地下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充分利用地理资源进行科学的环境治理和用地规划,可以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环境。
眼下,遥感
大数据这个“天眼”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遥感大数据的解译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判读,耗时长、精度低,无法高效地将遥感数据转变为决策支撑,且信息共享效率低、壁垒重重。IDG资本被投公司商汤科技用核心AI技术赋能遥感解译,给环境治理带来更加科学的创新解法。
举个栗子🌰:拿商汤科技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合作来说,商汤科技为新区提供了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技术支撑的人工智能搜索视觉分析平台,可完成数据汇聚、数据共享、遥感解译等工作,能为政府决策和部门业务提供科学、精准、全方位的数据与人工智能视觉分析能力支撑,可以360度保障美丽海岛城市的环境。
以河湖“四乱”治理为例,商汤通过多项算法训练方法等AI技术在实现对四乱迹象的目标及变化识别的同时,还针对“四乱”特征强化了特征提取性能和准确率,提升“四乱”判别能力。
通过遥感影像检测到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镇某地大棚违建区域,在发现疑似违法图斑后,工作人员可根据解译结果现场复核并进行治理工作。
从跨河、临河建筑物的智能识别与提取,河湖保护区内违法建设的自动判定,到河湖水体范围、周边区域及重点水源地利用状况的变化监测,系统均可进行定量的或定性的监测分析,为河道、水库、河湖生态保驾护航。
如此一来,通过遥感+AI核心能力的构建,解决传统城市管理在数据源、技术方法上受到的局限,提升遥感影像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降低遥感数据的利用成本。从过去依赖人工找寻的低效被动治理方式,化为了高效的主动治理模式。
当传统遥感有了AI,带来的不仅仅只是解译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区域用地规划和环境整治能力,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辅助和闭环,造福社会,也造福民生。
Q3
:健康卫生的食物是人类健康的基础,农作物和熟食安全问题是否能得到圆满解决?
A3
:现在,优质的玉米可以在电脑和农田里同步生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