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生态环境
权威生态环保资讯 深度阅读期刊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生态环境

区生态环境一周动态

北京生态环境  · 公众号  ·  · 2025-02-28 18: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北京市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包括东城区开展环保设备设施联合检查,西城区青少年志愿者走进水质自动监测站,海淀区再生水源热泵项目入选全国案例,丰台区利用先进技术搭建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顺义区潮白河畔生态恢复迎来更多野生鸟类,昌平区白浮泉公园游鸭共赏春天,密云区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培训,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异形基坑气膜落成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各区环保行动

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等区域都有各自的环保行动,包括联合检查、环保科普活动、再生水源热泵项目等。

关键观点2: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管

丰台区搭建的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异形基坑气膜,都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环保监管和治理的实例。

关键观点3: 生态恢复与野生动物保护

顺义区潮白河畔生态恢复良好,吸引了更多野生鸟类前来栖息,展现了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

密云区组织的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审核培训,以及西城区的环保科普之旅,都是推动环保教育和普及环保知识的重要活动。

关键观点5: 绿色施工与环保效益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首个异形基坑气膜的落成,实现了高效防尘降噪,源头防控污染,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与环保效益。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各区一周生态环境快讯

点击各区文章标题即可阅读原文哦~

东  城

开展环保设备设施联合检查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近日,东城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安全联合检查,检查聚焦设备设施的使用及维护、隐患排查治理等关键环节,覆盖区内建有挥发性有机物回收设施的相关工业企业,进一步助力辖区安全生产工作。

西  城

探秘水质自动监测站

开启环境保护新旅程

近日,2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走进西海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科普之旅。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们介绍了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知识,现场演示如何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和pH值。

海  淀

入选全国案例!

这个项目用再生水源热泵打造绿色冷暖新范式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全国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典型案例汇编〔2024〕。本次共发布典型案例17个,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再生水源热泵项目作为北京市推荐的五个典型代表项目之一成功入选。

丰  台

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

不断提升移动源监管效能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移动污染源智能监管云平台”,设置8套遥感遥测系统,构建了多对象场景全覆盖的“1+8+N”移动污染源监管体系,为移动污染源的管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和执法依据。

顺  义

开门迎“客”

潮白河畔又见“老朋友”!

近日,随着春意渐暖,潮白河再次迎来了一批批熟悉的“客人”,与往年相比,数量有所增加,成群的白骨顶鸡在水中嬉戏,优雅的黑天鹅时而潜入水中觅食,时而振翅飞翔,为初春的潮白河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

昌  平

天清水美,宜出游赏鸭——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一群优雅的舞者——鸭子们,正以它们独有的方式,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在昌平区白浮泉公园,斑嘴鸭们成群结队,“熊猫鸭”游弋其间,黑天鹅优雅起舞......

密  云

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

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审核培训

近日,密云区生态环境局组织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审核培训。此次培训邀请市区两级相关专家讲解自行监测管理要点及案例,助力密云区生态监管升级。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首个异形基坑气膜落成

经开区坚持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绿色施工常态化。近日,全区首个异形基坑气膜落地应用。 因地制宜创新,推进绿色施工。 面对施工场地不规则、空间狭小等实际情况,创新推出异形基坑气膜,实现有限空间内的绿色施工。 高效防尘降噪,源头防控污染。 创建无柱梁支撑、完全隔离的施工空间,内置高效通风系统与雾炮机,形成闭环降尘体系,有效隔绝95%以上的空气扬尘,降噪效果达到85%。 综合效益凸显,构建和谐生态。 气膜使用周期约144天,所有土方作业均在基坑气膜内完成,不受恶劣天气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与环保效益。

编辑:马欣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