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小心!硬膜外出血中的“漩涡征”! ·  21 小时前  
drpei  ·  感染后有黄鼻涕,需要吃药吗? ·  3 天前  
丁香园  ·  医生让患者「必要时放醋」,什么意思? ·  4 天前  
丁香园  ·  9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ICU医生"跳槽",决定投身这项事业!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2-01 21:13

正文

“我也不知道那时候医院为什么会找到我做这个事情,虽然我很愿意继续在ICU做医生,但既然都是为了病人,也就去做了。”



作者 | 田栋梁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一个诊室里,王璐医生向《医学界》出示了一本器官协调员的资质证书,她解释说:“这本是同事的,我的证书拿去年审了。”


如今,王璐是佑安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的负责人,在做器官协调员工作之前,王璐是医院ICU医生,管理很多重症肝病病人,这些病人做了肝移植就能活,做不了就只能等死。2010年佑安医院就意识到中国依赖死囚提供器官的旧有模式肯定要走向终结,鼓励公民自愿捐献将是获取移植器官的唯一趋势。王璐说:“我也不知道那时候医院为什么会找到我做这个事情,虽然我很愿意继续在ICU做医生,但既然都是为了病人,也就去做了。”



那时,王璐前往西班牙学习,西班牙是全世界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西班牙法律规定,除非公民明确反对,否则都被视为器官捐献者。王璐决定投身于这项事业时,曾对同事们说过,她将致力于推动公民自愿捐赠器官,她相信这项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下去。


2012年—2014年这两年中,王璐基本放弃了临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器官捐赠工作中,她要建立起医院的器官志愿捐赠体系,而中国2015年1月1日起,才全部停止死囚器官用于移植,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唯一合法器官来源。


也是在2012年,佑安医院迎来了第一例器官捐献患者,那是一位父母在北京打工的11岁女孩。王璐说:“我们特别谨慎,医院也很重视,一路开绿灯,我们后来的捐献流程都是基于这一次案例制定起来的,我们虽然希望能捐献成功,但更希望能够挽救这个女孩的生命,请了很多专家会诊,在我们医院治疗了15天。”


那个女孩有一个2岁的弟弟,在医院走廊里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跪下,王璐猜测这是他的父母教他的,希望以此打动医生能挽救他的姐姐,这让王璐和医院医生们感到分外心酸,最终女孩也没有挽救过来,被宣布脑死亡。这时就该王璐出场了,她说:“我特别难受,家属也特别伤心,我根本没办法和他们谈话,就那样和他们一起坐了一个小时,他们一直哭,说女孩一直想要个红裙子,但一直没有给她买。”


女孩捐献那天,医院的院长、党委书记都来了,医生和护士门在走廊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王璐在忙完工作之后,匆忙去为女孩买了一条红裙子。这是佑安医院第一例自愿捐献案例,据说也是北京市第一例。


最初,佑安医院的捐赠热线直通王璐的手机,接到捐赠信息后,她们在电话中进行初步判断认为符合捐献条件,就会立即前去看望患者。整个2016年,王璐和她的团队前去现场看了192位患者,最终只完成了20多例捐赠。



王璐介绍,只有0.03%的死者能够达到待捐状态,在她们前去了解的有捐赠意愿者中,有潜在医疗纠纷的、家属意见不一致的、交通肇事需要尸检的、希望利用捐献获取物质回报的等等情况,她们都会选择撤回。


佑安医院设立的有专项用于器官捐献的基金,有捐赠意愿的患者如果符合条件被转到佑安医院,所有的医疗花费以及后续的丧葬费用,都会从这项基金里支付。王璐介绍,去年有六位志愿捐赠患者转到佑安医院后,在达到待捐状态前就器官衰竭去世了,最终没能捐献成功,还有的捐赠者经过医院的全力治疗后病情好转,最终高高兴兴出院了,这就是捐赠成功率低的原因,但王璐表示,这样平稳的发展下去心里才是踏实的。


身为ICU医生,王璐开展器官捐献工作的早期,发现有濒危病人,她就会去向患者家属介绍器官捐献,这样做的前提是患者家属认识她,并且知道她在做什么工作。而对于其它医院的患者,基本都是他们主动拨打佑安医院的捐献热线了解情况、表达捐献意愿。


现在,王璐的办公室里已经有9位协调员,工作已经平稳运行。除了负责办公室工作外,王璐还要做宣讲工作,去年她在全国宣讲30多场,每次宣讲台下95%以上的听众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另外她还在首医有教学项目。她说:“宣讲的意义并不在于实际增加多少捐献案例,意义在于推广普及器官捐献的理念。”


截止去年9月30日,中国大陆已经累积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8866例,捐献器官近2.5万,这还远远弥补不了巨大的器官移植需求缺口。此外我国具有移植资质的医院只有169家,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表示,至少三到五百家器官移植医院才能满足我国的器官移植需求。


从事器官捐献工作这几年,王璐认为最艰难的不是工作有多辛苦,而是在其中感受到的巨大悲伤。虽然身为ICU医生,她曾见过许多病人离世,但这和器官捐献不同,她说:“身为协调员,你全程参与进去了,要和患者家属一起共同经历,每次捐献我都要大哭一场,这是最艰难的。”


如果患者家属不愿捐赠,王璐和她的团队从来不去劝导,她说:“这是我们工作的原则,不去做患者家属思想工作,他们自己觉得好就行。”


在北京顺义有一块墓地,用于安葬捐献器官后的逝者,每年清明节王璐都会带着团队前去扫墓,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们办公室还会给捐赠者家属写感谢信。


(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在文前显要位置标注作者和来源。)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