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常看到人们在评论文案,用
「
有感」这个形容。
有感代表着很多意思,但大多数就是有感触,有感受,有感觉到他想表达的意思。
当然有感之后,有没有行动是另一回事,但起码我们要写到让人家有感,才算是完成第一步吧。
那怎样写会有感,这关乎到许多因素,包括设计、产品、品牌、受众、氛围等。要说的话很需要个案讨论,而且也不一定就真的会有感。
但倒是有些写法,是会让人
「
无感」的。
今天就举五种会让人无感的文案写法吧。
你的
微博
朋友圈里,一定看过那种晒娃狂吧?
整天都在发自己的小孩照片,然后说好可爱好可爱,吃东西吃的满脸也说可爱,睡的流口水也说可爱,连换尿布屎尿齐飞也说好可爱。
好吧,或许在你眼中的宝贝真的很可爱,但对别人来说根本不啊。
你的产品也是,或许那是你呕心沥血倾家荡产所做出的地表最强产品。
但你的地表,可能只是你公司的地板而已。
然后整篇文案都在说自己的产品多好多厉害,功能有多多,技术多先进,品质有多棒。
最后产品卖不出去,觉得大家都不识货。
许多文案都会这样,不断地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恨不得把每个功能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觉得只要把这么强大的功能好好介绍,大家就一定会买单了。
难道不说自己产品好厉害,就不会写文案了吗?
我们都要认知到一点:
「
的产品很好,但跟消费者一点关系都没有。
」
你不是要解释你的产品多好,而是让消费者知道,买了这产品,能让他变得多好。
产品是解决入问题的,匠心也要用对地方。
你的品质很好,是好在哪里?用得久?摔不坏?泡不烂?美翻天?
你的功能很多,那这么多有意义吗?解决更多问题了吗?更快速解决问题了吗?需要花更多钱吗?
你总说自己好棒棒,就听不到消费者的声音。
于是就会让自己的好产品,跟市场擦身而过。
商场竞争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有些市场对手就那几个,大家比来比去也都是这样。
但我们做生意,不该是看着对手的影子,而是该看消费者的动态。
我们在
《很多品牌不是输在文案,而是格局》
一文中有说过这观念。
时常会看到许多产品,在开头第一句,就是写「同业最低!
」
「
超越同业最强功能!
」
等之类的文案。
看到这样的内容,都让人不禁摇头这诉求,
这是写给同业吸仇恨的吧。
但更多时候那句文案不过是说说而已,产品上根本不行。
然后大家都在同业最低,谁知道他们同业是谁呢。
别把消费者卷入你们的战争之中,消费者只想看到你的产品到底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而已。
当你们只专注着打彼此的时候,消费者早就跑到别的市场去了。
这年头虽然很多光怪陆离的事情发生,但还是许多事是理所当然的。
像是食品无毒是理所当然的,但却很多食品在开头上打着:绝对无毒的米、绝对没病的肉。
让人看了满脸问号。
请问有谁会说自己是有毒的呢?
而且这样喊就能信吗?
就好像征友时,跟对方说:「保证真心,绝对只爱你一个。
」
这种话是没意义一样,因为真心跟只爱对方一个,是感情中理所当然的事啊。
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是要拿出证明来佐证,而不是拿来当主打。
你可以提出检验报告、可以透明化你的工厂,来证明你的东西是安全的。
而不是把这个当成你的宣传文案。
文案要写的是人们不知道的事,是你的产品特色、好处与对消费者的帮助,你可以介绍消费者不容易发现的小细节,而不是一再强调理所当然的事。
或许这世道很乱,很多理所当然都有人触犯,但这并不该成为我们的诉求。
因为,那是做事业基本的精神。
这时常发生在迭代产品上。
可能文案有也点累了,开发人员不断在技术上突破,于是速度变快一些,重量变轻一些,效能变好一些。
然后没了。
文案就变成只写个更快、更好的处理速度,更佳的使用体验。
这种只运用比较级跟最高级的文案,就可以表明这代产品没什么特色了,连写文案的人都有点懒得去挖掘了。
这样除了是这产品的旧粉丝外,新粉丝对于这样的产品,也无法理解这”更好”到底是好在哪呢。
如果产品真的没有新的特色,
那最起码也为旧特色找新的使用场景吧,或是使用不同的辞汇去描述吧。
这不就是我们文案的工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