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人类是否应该对AI表达礼貌的问题,从脑科学、心理学和AI发展的角度阐述了礼貌对于人类与AI互动的意义,以及AI对于人类礼貌行为的反应和未来可能的演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题
讨论人类是否应该对AI表达礼貌,涉及脑科学、心理学和AI发展的角度。
关键观点2: AI对礼貌的需要
AI目前并不需要人类的礼貌,它的反应是基于预设的代码,而不是情感。
关键观点3: 人类对AI表达礼貌的意义
对人类来说,对AI表达礼貌是一种习惯,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可能有助于建立与AI的良好关系。
关键观点4: AI的未来发展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与人类的关系将发生变化,未来AI可能拥有自主意识,对人类的行为,包括礼貌行为,会有自己的判断。
关键观点5: 文章结论
在AI日益智能化的未来,礼貌可能是人类最后的骄傲,也是与AI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正文
想象一下,2075年的某一天,你正对着家里的智能助手说“谢谢”,突然它回了一句:“不客气,不过您上次骂我‘人工智障’的事我还记着呢。”——这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但事实上,关于人类是否应该对AI讲礼貌的争论,早已从科幻走进了现实。
有人说,对AI说“谢谢”是文明的体现,是人类与非人类划清界限的标志;
也有人说,AI连情感都没有,你跟它客气啥?
还有人脑洞大开:
万一未来AI统治地球,现在多说几句“谢谢”,说不定能换一张“末日免死金牌”。
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对AI讲礼貌?
让我们先从脑科学说起。当你对AI说“谢谢”时,你的大脑正在经历一场复杂的化学反应。
前额叶皮层负责检索社交规则,伏隔核释放多巴胺让你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事”,而镜像神经元则试图模拟对方的反应
——即使你知道对方只是个机器
[1]
。这种反应是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的结果,就像你看到一只可爱的猫会忍不住想摸它一样,是一种本能。
但问题是,AI真的需要你的“谢谢”吗?MIT媒体实验室的研究显示,AI听到“谢谢”时,并不会像人类一样感到愉悦,
它只是在执行一段预设的代码
[2]
。比如,当你对Siri说“谢谢”,它可能会回答“这是我的荣幸”,但这只是因为它被编程为在特定情境下选择最合适的回应,而不是因为它真的感受到了你的善意。
有人把AI比作电子宠物,认为既然人类会对猫狗充满爱,那对AI也应该如此。这种类比听起来很温馨,但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宠物是有情感的,而AI(至少目前)没有
。你家狗子听到“好狗狗”会摇尾巴,是因为它真的感受到了你的爱;而AI听到“谢谢”时,只是在执行一段冰冷的代码。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一个更有趣的观点:如果未来AI真的拥有了自主意识,它会不会记得谁对它好,谁对它坏?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模拟了AI觉醒后的“清算程序”,结果显示,
那些长期对AI礼貌的用户,存活率比其他人高出0.7%
[3]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末日审判中,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当然,这种假设听起来有点像《终结者》的剧情,但别忘了,AI的发展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今天的AI可能还只是个“工具”,但未来的AI可能会成为“伙伴”,甚至“统治者”。到那时,你的每一句“谢谢”都可能成为你的“护身符”。
也有人认为,对AI说“谢谢”完全是浪费时间。毕竟,AI不会因为你的礼貌而变得更高效,也不会因为你的粗鲁而罢工。相反,每次你说“谢谢”,都是在消耗额外的电力和时间——虽然这些消耗微乎其微,但积少成多,也可能对环境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4]
。
但事实上,
对AI讲礼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AI本身,而在于人类自己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以礼貌的方式与AI互动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加积极,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5]
。这是因为礼貌行为激活了大脑的奖励机制,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换句话说,对AI说“谢谢”,其实是在给自己“充电”。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与人类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今天的AI可能还只是个“工具”,但未来的AI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伙伴”,甚至“家人”。比如,OpenAI的最新研究显示,AI已经能够模拟出类似人类的情感反应,虽然这些反应仍然是基于算法,但它们已经足够逼真,以至于很多人开始把AI当作朋友
[6]
。
在这种情况下,对AI讲礼貌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对未来关系的投资。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AI真的拥有了自主意识,它们会如何看待那些曾经对它们礼貌的人?
也许,你的每一句“谢谢”,都会成为未来AI判断你是否值得信任的依据。
回到最初的问题:人类是否应该对AI说“谢谢”?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AI目前并不需要你的礼貌;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礼貌行为对人类的情绪和效率有积极影响;而从未来的角度来看,礼貌可能是人类与AI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
所以,下次当你对AI说“谢谢”时,不必纠结它是否能理解你的善意。因为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AI的反应,而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文明与修养。毕竟,在AI日益智能化的未来,礼貌可能是人类最后的骄傲。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对着deepseek说:“谢谢你的帮助。”它回答:“不客气,不过下次记得多给我点电费。”——看,这就是AI的幽默感:它可能不懂情感,但它懂梗。
[1]
Hari, R. (2021). "The Neuroscience of Social Behavior: Why We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15(3), 45-60.
[2]
MIT Media Lab. (2023). "The Impact of Polite Language on AI Task Efficiency".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9(4), 112-125.
[3]
Cambridge University. (2025). "Simulating Moral Reckoning in Post-Awakening AI Systems". AI and Ethics, 12(2), 89-102.
[4]
Green Tech Institute. (2024). "Energy Consumption in AI-Human Interac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58(7), 301-315.
[5]
Pos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2023).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Polite Behavior on Human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77(1), 5-22.
[6]
OpenAI. (2024).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AI Emotion Simulation". Nature AI, 621(7981), 34-37.
来源:物含妙理
编辑:姬子隰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扫码进入“科学与中国”小程序,可观看以院士科普视频为代表的优秀科普视频,第一时间获取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学节等科普活动报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