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今天中午就打算写下28推知识星球推出一天的感受,只是正好今天有很重要的朋友来访,所以一直没能抽出空。晚上请朋友吃完饭,现在终于有时间静下心回顾下。
就像8年多前刚推出28推论坛的时候,我都会定期在一些时间段进行总结。比如推出第一天,推出第三天,推出一周,推出一个月的时候,都会写篇博客复盘,总结得失。而现在做28推知识星球,我也是当自己重新再做一个28推论坛,一样的充满了干劲。当初28推论坛就是一个以经验交流为主的BBS,而28推知识星球同样是一个以经验交流为主的BBS,感觉像一个轮回。
在我看来运营知识星球是个很好玩的事情,看见有人在上面获得了收获和帮助,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每次我真正投入做一个事情,就会达到“工作就是耍,耍就是工作”的状态。只有真正热爱并投入,那这个事情做成功的机率才会高很多。
一天新增1000+成员,并没达到我的预期
28推知识星球是昨天中午正式推出的,到今天中午正好1000个成员。在没做分销之前就有800人加入,后面开了小比例的分销,可能激励并不够,因此只增加了200人。其实一个全新的知识星球,第一天就有1000人加入,在很多人看来,已经算不错的成绩。但说实话并完全达到我的预期,在我看来有28推的信誉背书,加上我文章的详细说明,和这么低的价格,应该能吸引更多人才对。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只要有新媒体学习需求的人,没理由不加入,或者说早晚也会来。
比如初期邀请了6位嘉宾坐阵,而且这些嘉宾都是非常积极主动的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对于真正有学习需求的人,其实随便问嘉宾几个问题,都值这点报名费了。很多嘉宾平时都很低调的,比如四哥,池源,陈朝波等等如果不是因为28推的邀请,普通人很难有机会向他们提问。
如图:28推知识星球目前坐阵的部分嘉宾
虽然现在28推知识星球经验交流的气氛还没完全起来,但有一点习惯我已经培养得很好。就是大家都知道优先向嘉宾提问,现在几个嘉宾最少的都回答了2个问题,最多的回答了4个问题了。不像很多星球,所有人都集中向星主提问,很多嘉宾坐阵了几个月,都没有回答一个问题,成了一个摆设。
未来28推知识星球还会邀请更多和新媒体相关的各个细分领域的靠谱嘉宾,从而满足更多成员的提问需求。
先追求质,再追求量,慢慢来可能才是最好的运营手段
但我也明白我们现在的不足,毕竟才开放第一天,累积的精华帖并不多。虽然有6个靠谱嘉宾坐阵,但经验交流的气氛并还没有培养起来。这个还需要时间去努力改善。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相信那些做得好的知识星球,也是走过很多坑,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努力。
因此我不会因为报名人数没达到预期而去加大分销力度,本来我的初衷就是先吸引一批种子用户,先打磨好内功,后面再去加大推广力度。就像我们之前运营的几个产品其实也都经历了这个过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每月一次的28推线下沙龙,2017年10月份第一次在深圳做的时候,只有100多人报名,而且那时候的报名费是198元。因为才开始做,大家并不了解这个沙龙是否有价值。但随着一场一场经验的积累,口碑越来越好。每场都来参与的会员越来越多。到后面2018年8月份,第8场沙龙,我们再次回到美丽的深圳。这时候票价最低是398元(其中一半是非会员,598元报名的),但却报名了900多人。
所以让我明白,并不是线下沙龙没有市场,而是你是否能做出价值,让别人愿意买单。后面的沙龙,每次有80%的参会嘉宾都是来自外地,也就是来参会人的成本并不是表面的几百元的门票,加上机票住宿,是高达几千元的成本。仍然很多人每月都来,如果没有获得价值,他们公司老板会允许他们出来吗?
同样28推知识星球一开始价格也是198元/年,第一天只吸引了1000人报名,我相信只要后面慢慢把价值凸显出来。像今天沙龙一样哪怕收费398元(非会员598元),可能人数还会翻几倍。其实我心中一开始就定了个目标,只是不方便公开说出来,我怕万一没完成就打脸了。但我在28推公司群和创始团队成员群都说过,而我也会一直往着这个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