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海淀法院 陈玲玉
消费金融作为一种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除了常见的信用卡业务以外,在教育、装修、婚庆、旅游等消费领域,部分金融机构推出的各类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类消费贷产品,也逐渐兴起并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但由此引发的纠纷也呈增长态势。
“从案件审理情况来看,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尚不够审慎,未严格落实向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充分披露义务,内部管理等工作责任也有待进一步压实。”
海淀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盛荣
在通报金融案件诉源治理工作整体情况时表示,海淀法院始终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理念,以“倡议书”“典型案例”“直通车”等机制举措,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助推首都诚信金融环境建设。
“近五年来,海淀法院受理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案件23945件,占全部金融案件的46.12%。”
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四速裁团队团队长陈聪慧
介绍了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审理情况。梳理相关司法案例后,她发现此类纠纷的同质化、批量化特征明显,消费金融公司提起的诉讼占比高达82.74%,案件判决率较高,但执行到位率较低,金融机构胜诉权益较难实现。陈聪慧表示,海淀法院对接辖区金融机构、联动行业调解组织,帮助企业完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针对重点案件精心培育示范判决、推广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今年以来此类纠纷数量明显减少。
发布会上,
法官助理王林、温馨、薛峻瑜、陈玲玉、田雅囡
先后通报了五起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典型案例。
案件涉及信用类消费贷金融纠纷中预先扣除手续费的性质认定、隐蔽实际利率的法律后果、宣布提前到期的通知义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及综合息费标准的确定等主要焦点问题,为规范消费金融市场秩序、助推诚信守信金融环境建设提供了有益司法指引。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案例五:
金融借款合同不适用民间借贷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
诉讼是心智的博弈
微信号:诉讼攻略
1.
北京海淀法院:全国首例涉人工刷量平台干扰搜索引擎算法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2.
北京海淀法院:不当抓取新浪微博数据,舆情服务公司被判500余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