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心地理
诸位可爱的地理粉,匠心地理长期致力于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新作|上海宝山区文化馆修缮 / ...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Wutopia Lab俞挺新作|江苏宜兴陶书局 ·  3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一喜设计|一喜设计工作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匠心地理

岩溶地貌相关知识,一网打尽!

匠心地理  · 公众号  ·  · 2024-04-16 21:31

正文



岩溶地貌


岩溶: 是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

岩溶地貌 又称 喀斯特 (Karst)地貌。

喀斯特原是亚得里亚海北端东海岸 (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 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石灰岩地形。

19世纪末,司威治研究了喀斯特高原的各种石灰岩地形,并把这种地貌叫喀斯特。以后,喀斯特一词便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

在我国,以前也称作喀斯特,1966年在广西桂林召开的全国喀斯特学术会议上,将喀斯特改为岩溶。

我国的许多典籍和地方志中都曾对石灰岩地形和岩洞进行过描述和记载。

值得提出的是,在距今300多年前,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了广西、贵州和云南一带的石灰岩地形,探寻了许多地下溶洞,详细记述了各种石灰岩地形的景观。

徐霞客(1587年-1641年)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

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

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全国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面积(出露地表的)约125万平方千米,西南几省石灰岩分布面积达5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分布面积的一半。那里的岩溶非常发育,广西桂林山水和云南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

云南昆明石林


广西桂林象鼻山


岩溶地区有许多国民经济建设问题。例如,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合理开采和利用若溶地区的地下水对工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岩溶地区有许多溶洞和暗河,因此在岩溶区修建水库时要注意漏水问题,在修筑道路和桥梁时要注意地基的塌陷问题。

典型负地形示意图


岩溶还与一些矿产的生成和富集有密切关系,例如,溶蚀残留的铝土可以富集成铝土矿,地下溶洞往往是蕴藏砂矿和储存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场所。

此外,岩溶地貌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岩溶作用 (喀斯特作用)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  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叫岩溶作用。

岩溶形态示意图


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地形。其中物理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是次要的,而化学的分解和沉淀过程是主要的。

上面这个化学反应式是可逆的,当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时,反应向右侧进行,石灰岩被溶解;当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时,反应向左侧进行,石灰岩被沉淀出来。岩溶地区的多种多样的地形也就是这两个过程作用形成的。


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岩溶形态示意图


1、岩石一定要是可溶的

石灰岩、硫酸盐岩、岩盐都是可溶的,但由于硫酸岩、岩盐分布范围小,石灰岩分布面积大,所以喀斯特地貌只在石灰岩地区才发育典型。

2、岩石一定要是能透水的

因为不透水的岩石,只能在岩石表面产生溶解和沉淀,不能深入到岩石内部。这样也就产生不了丰富的地下喀斯特地形。

3、水一定要具有溶解力

这取决于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数量多少、有机酸无机酸的数量、水的温度高低。温度高反应快,溶解石灰岩的数量就多。

4、水一定要是流动的

不流动的水会很快饱和而失去溶解力,只有不断的流动,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才会变化,产生碳酸钙的沉淀或重新溶解。


地下岩溶地貌


典型负喀斯特地形示意图


地下岩溶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是喀斯特地区最富有特色的地貌,其中主要有 溶洞 地下河道 两种。


溶洞

溶洞: 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体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

宜良九乡溶洞


我国的溶洞规模很大,如桂林七星岩长千余米,高数十米。多个溶洞连通组合成一个整体时,可称为洞穴系统。

桂林七星岩

地下河

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时,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时只能进行溶蚀作用。

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了继续进行溶蚀作用,还发生重力崩塌,使孔道扩大为溶洞,也就形成了管道式的流水,称为 地下河。

宜良九乡溶洞-雌雄飞瀑(双飞瀑布)


溶洞地貌

1

溶蚀地貌

发育在潜水面附近的水平溶洞,由于经常受自由水面的溶蚀、侵蚀作用,所以 洞顶平坦 。如果洞顶局部地点受到强烈的紊流作用,由于水压增大,溶蚀、侵蚀力加强,结果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形成向洞顶凹入的弧形面。

水平溶洞横剖面图

绘图 | 椰子皮


溶洞两侧边壁有 边槽 ,它标志地下河水面变动时的位置,这里溶蚀侵蚀作用也较强烈,故形成向洞侧凹入的槽状地貌。


2

堆积地貌

溶洞堆积物多种多样,除了地下河床冲积物如卵石泥沙(其中有用砂矿、黏土矿物等)外,还有崩积物、古生物以及古人类文化层等堆积。

但最常见和大量的是碳酸钙化学堆积,并且构成了各种堆积地貌,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和边石堤等。

石钟乳

石钟乳: 是悬垂于洞顶的碳溶钙堆积,呈倒锥状。

其生成是由于洞顶部渗入的地下水中CO 2 含量较高,对石灰岩具有较强的溶蚀力,呈饱和碳酸钙水溶液。

当这种溶液渗至洞内顶部出露时,因洞内空气中的CO 2 含量比下渗水中CO 2 含量低得多,所以水滴将失去一部分CO 2 而处于过饱和状态,于是酸钙在水滴表而 结晶 成为极薄的钙膜,水滴落下时,钙膜破裂,残留下来的碳酸钙便与顶板连接成为 钙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