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亚当・斯密议员,在接受 MSNBC 全美广播公司采访时,对华态度风向突变。当被 NBC 主持人问及如何看待中方六代机一事时,这位以往的对华鹰派议员竟称,和中方来一次新的冷战毫无必要,双方应该找到和平相处的办法。这一表态与他过往对华的咄咄逼人态势形成鲜明反差。要知道,亚当·斯密以前是一个主张对华强硬的鹰派议员,现在连他都开始寻找和中方的和平相处之道了。这是六代机的影响力吗?
中国六代机究竟强在哪,能让美方态度有如此大转变?事实上,中国六代机项目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庞大的工业体系和优秀的人才队伍建设。从外观上看,其采用超扁平设计、全翼身融合布局,完全取消垂直尾翼,这一设计巧思带来诸多优势。传统战斗机垂直尾翼犹如显眼 “招牌”,易被雷达捕捉,取消后,雷达反射面积大幅减小,战机隐身性能飙升。
同时,高速飞行时空气阻力骤降,让战机能够更轻松地实现高速巡航与冲刺,犹如给战机插上速度的翅膀,快速穿梭于蓝天。而且,通过智能化飞控技术与后缘控制翼面默契配合,即便没有垂尾,战机在空中依旧能灵活、稳定操控,宛如灵动的舞者在空中翩翩起舞。
再看进气道设计,机腹进气道搭配新增的机背进气道,别出心裁。这可能是为适配不同类型发动机,常规飞行与高超音速飞行 “双保险”,让战机在不同作战场景切换自如。想象一下,面对常规空战,战机凭借常规发动机稳定发挥,掌控战局;一旦需要执行远距离、快速打击任务,高超音速发动机瞬间启动,如闪电般直击目标,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在尺寸方面,六代机较五代机更为庞大,意味着它具备更强的 “长途奔袭” 与 “火力打击” 能力。更大的燃料携带量,让其航程轻松突破 7000 - 8000 公里,跨越千山万水执行任务不在话下,真正实现 “全球到达”。武器挂载能力同样惊人,腹部弹舱扩容,弹药储备量翻倍,空战中可化身 “空战猎手”,绞杀敌机;海战里能成为 “海战杀手”,直击军舰,战斗力爆表。
与之相比,美国六代机项目 “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进展缓慢,多年来一直停留在概念图阶段,犹如 “空中楼阁”。虽说美国空军高官曾宣称已完成全尺寸验证机试飞,可除了只言片语、概念渲染图,再无实物照片、飞行影像等实质性证据,让人不禁怀疑其真实性。而且,由于单机成本可能高达 3 亿美元,加上后续维护、改进费用,美军费盘子虽大,却也捉襟见肘,国会对此质疑不断,项目甚至被 “暂停”,陷入僵局。反观中国,六代机从图纸走向蓝天,完整视频、高清照片一应俱全,用实力说话,已然领先一步。
中国军备发展绝非仅靠六代机 “单打独斗”,而是海陆空全方位 “百花齐放”。就拿 076 两栖攻击舰来说,它的下水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海军界掀起惊涛骇浪。其排水量高达 4 万余吨,体量直逼小型航母,采用双舰岛以及全纵通飞行甲板设计,不仅颜值超高,实力更是超群。它能搭载直升机、固定翼飞机以及两栖装备等,作战用途广泛,两栖作战时,可如利剑出鞘,迅速将兵力、装备投送至滩头,夺占关键据点;远洋巡航时,又能变身 “海上堡垒”,凭借舰载机提供的强大防空、反潜能力,捍卫海疆。而且,它应用的阻拦以及电磁弹射技术,更是全球顶尖,让舰载机起降效率大幅提升,出勤频次翻倍,战斗力呈指数级增长。
预警机领域同样成果斐然。空警 3000、神雕无人预警机等陆续亮相,极大提升了中国空军的 “视野” 与掌控力。空警 3000 采用 “共型贴片” 等先进隐身材料,雷达反射截面积骤减,自身隐蔽性大增,同时配备先进电子作战技术,能干扰敌方隐身机通讯、导航,还装备数字阵列雷达技术,探测精度、灵敏度极高,多目标处理能力超强,犹如在空中编织一张密不透风的 “天网”,让敌机无处遁形。
神雕无人预警机更是凭借独特双体结构布局、超大翼展、高升限、长续航等优势,成为全球首款反隐身无人预警机。它搭载分布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X 波段和 UHF 波段雷达,预警距离超远,在 500 公里外就能锁定美军 B - 21、F - 22 等隐身战机,还能引导己方导弹实施精准打击,实现 “发现即摧毁”,让敌方隐身战机的优势荡然无存。
陆军装备也在持续更新换代,99A 主战坦克、04A 步战车、PLZ - 05 自行火炮等组成的钢铁洪流,战斗力爆棚。99A 主战坦克身披复合装甲、反应装甲 “双重铠甲”,防护力超强,125 毫米滑膛炮威力巨大,穿甲弹、破甲弹可轻松击穿敌方坦克装甲,信息化作战系统让其战场态势感知、指挥协同能力卓越,宛如陆战 “王者”。
04A 步战车机动性、防护性、火力完美平衡,既能搭载步兵快速突击,又能用 30 毫米机关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提供火力支援,协同坦克作战。PLZ - 05 自行火炮射程超 50 公里,射速快、精度高,一轮齐射能让敌方阵地瞬间陷入火海,为陆军提供强大火力压制。
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军备成就,投入的 GDP 占比却极低。多年来,中国军费占 GDP 比例连 1.3% 都不到,始终保持着克制、理性的发展态度。与美国相比,差距明显,美国军费占 GDP 比重已达 3.2%,且近年来持续攀升。即便如此,中国凭借自身完备的工业体系、高效的科研机制以及合理的资源配置,实现了军备发展的 “弯道超车”。
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中美之间更是天差地别。由于中国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等相对较低,且军工企业多为国有企业,不以追求高额利润为首要目标,使得同样资金在中国能发挥更大效能。以海军舰艇建造为例,中国 055 驱逐舰造价约 60 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不到 10 亿,仅为美军 “阿利・伯克” 级驱逐舰造价的一半,性能却大幅反超;
052D 驱逐舰造价约 40 亿人民币,约合 6 亿美元,仅为 “阿利・伯克” 驱逐舰造价的四分之一,战力却能达到其三分之二。在空中装备领域,歼 - 20 隐身战斗机采购成本相较于美军 F - 35A 战斗机也优势明显,用更少资金打造出同样强大甚至更强的空战力量。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未来适当增加军费投入,开足马力发展军备,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以中国的工业底蕴、科研实力与人才储备,新型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高端装备必然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质量双双飙升。
反观美国,类似波音、洛马、雷神,这样的美国军工巨头,如今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迟迟拿不出有竞争力的新武器装备。就拿波音来说,曾经也是航空航天领域的 “巨无霸”,在客机制造方面成绩斐然,像波音 737、747 等经典机型畅销全球。然而在军工领域,近年来却屡屡受挫。其研发的 KC - 46 空中加油机,本是美国空军寄予厚望的项目,可在测试过程中问题不断,加油管存在设计缺陷,导致燃油泄漏事故频发,交付时间一拖再拖,让美军的空中加油能力更新计划严重滞后。
洛马公司同样不乐观,作为 F - 35 战斗机的生产商,本应凭借这款全球瞩目的五代机大赚一笔,可现实却给了它沉重一击。F - 35 战机被爆出诸多致命问题,从软件故障到机身结构强度不足,甚至出现飞行员缺氧等危及飞行安全的状况。而且,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供应链管理混乱,F - 35 的单机成本一路飙升,从最初预计的 8000 多万美元,涨到如今超过 1 亿美元,让美军采购时都心疼不已,采购数量也不得不一减再减。
这背后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与华尔街逐利本质交织的恶果。多年来,美国为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将大量制造业生产线转移至海外。曾经繁华的汽车城底特律,大批汽车工厂关闭,工人失业,沦为 “铁锈地带”,就是美国制造业衰落的缩影。军工产业也未能幸免,一些关键零部件生产外包,导致本土产业工人技能断档,新一代年轻人对复杂的军工制造望而却步,工厂里一线员工平均年龄超 50 岁,技术传承面临危机。
华尔街金融资本的 “镰刀” 更是无情地挥向军工产业。在资本逐利本性驱使下,金融家们只盯着短期股价、高额分红,忽视军工企业长期研发投入需求。企业为迎合华尔街,削减研发经费,将资金用于回购股票、抬高股价,以满足高管和股东利益。像波音公司,为维持股价,在 737 MAX 客机研发时过度压缩成本、赶工期,忽视安全隐患,最终酿成两起惨烈空难,不仅声誉受损,军工业务也受牵连,陷入恶性循环。这种短视行为,让美国军工企业在面对中国军备快速发展时,只能望洋兴叹,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陷入内忧外患的泥沼难以自拔。
美国部分人的态度转变,并不值得我们欣喜,更不要说骄傲了。美国需要时间,以时间换空间。所以,亚当・斯密这类鹰派议员并非 “服软”,而是他们希望给美国争取逆转的时间。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只要自己目标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团结一致,就不怕和美国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