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4日,CCI创新学院第九期第三站在苏州拉开序幕。学员们又一次相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共赴一场关于医工融合的创新培训和交流。
本站培训课程既有临床医生视角的医工融合,亦有企业、高校院所、投资和工程领域等专家们带来的不同角度分享和解读,可谓是一场关于医工融合的精彩讲堂。为帮助学员们更深入体验医工融合,本站特安排院企参访。学员们走进高研院重点实验室、鼎科医疗和索思医疗开展了详尽学习与充分交流。
本站培训现场
CCI副秘书长/对外交流部部长、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教授裴志强在开场发言中首先表达了与学员们再次重逢的喜悦。他表示,本站培训内容丰富,期望大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深化同窗情谊,碰撞思想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期待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开放的心态,投入到每一站培训之中,携手共进,在创新与探索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相互激励,共同书写辉煌创新篇章。
11月23日上午,CCI创新学院四期学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创新官、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合肥达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夏敏开讲本站第一课。他从临床医生的角度讲述了医学创新的意义和难点,医工协同的目的与价值、医工协同的伙伴选择,并结合个人医工融合创新实践,向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
夏敏主任授课
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马奕嘉从工程角度切入为学员们上了一堂关于“工程思维与医疗创新”课。他从生活中的工程设计入手,介绍了工程师研发的工作流程、工程思维以及个人的医工结合经历,帮助学员们更详细了解工程师角度的医工合作。
马奕嘉总监授课
深圳爱博合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任文永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分享了突破性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思维,包括需求的理解和洞察、以及满足需求过程中正确的做法和技巧方式。
任文永副总经理授课
11月23日下午,苏州高等研究院智能医疗器械研究所、中科大与苏州高等研究院讲席教授潘挺睿从简介、科学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研院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并期待学员们多交流合作,共同为国内医疗器械创新添砖加瓦。
潘挺睿教授授课
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林明则从行业背景、技术壁垒、独特优势、产品矩阵、应用案例等方面介绍了索思医疗关于推动紧密型医联体的心血管防治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从企业的角度为学员们分享了企业的关注点和解决痛点问题的思路。
高林明老师授课
资深投资人陈阳从投资视角,利用实例,通过抽象思维(包括要素提炼、系统化、系统基模搭建)、串联商业化的不同层面(含产品化、专利的底层逻辑、市场-商业:比较优势和策略)等两大方面细致讲解了医工转化的底层思维。
陈阳老师授课
11月24日上午,鼎科医疗创始人、CEO翁玉麟从自身经历以及鼎科医疗的发展历程出发,回顾分享了八年的创业过程、期间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方法等,以及对创新创业的思考,包括创业的出发点、创业前的自我评估和如何做差异化等方面的建议。
为加深学员对医工创新的理解,11月23日中午,CCI组织学员参观了高研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科大智能医疗器械研究中心多模态诊疗工程实验室、创新医疗器械研究团队、医学影像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等,近距离了解了中国先进智能医疗前沿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研发平台。
高研院参访
企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往往是医工结合的最佳证明。为此,学员们于11月23日晚上参访了索思医疗,学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其在心电传感器上的创新发展,还和索思医疗以“创新创业‘十感’”为主题开展了广泛而有效的创新交流,吸取其创新技术和创业经验。24日上午,学员们又走进鼎科医疗,在体会领先国内的创新球囊产品创新技术与转化路径之外,再次和鼎科医疗面对面交流了一家企业做创新产品布局和在不同环境下如何突破的经验。参访现场氛围热烈,学员们受益匪浅。
除导师授课外,部分学员分享了上一站培训的课后感悟,并展示了留下的课后作业——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