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与丈夫分别了整整5年之后,身在上海的林雪琴终于能和丈夫团圆了。由于整个研发过程绝对保密,一路上林雪琴都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哪里。
一路辗转,林雪琴在兰州下了车,然后又乘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才到了最终的目的地。
“那个站点,一般的列车是不会停靠的。”林雪琴记得,火车站是第一道士兵岗,到了厂区的大门,是第二道岗。而直到这时,林雪琴仍然不知道丈夫是干什么的,而自己将要在这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
之后,林雪琴成了其中的一名辅助工。哪天有领导前来参观,她还要负责分发白大褂、专用口罩、帽子、白鞋等等。
“我亲眼见过好多大人物。”说起这些,林雪琴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开始一一掰着手指向记者展示:李先念、张爱萍、李鹏,邓稼先、杨振宁、原公甫……
“李鹏要穿40码的鞋。邓稼先基本上一年要见到两次,他最喜欢穿中山装,黑色布鞋……”林雪琴说,这些都仿佛发生在昨天。
原子弹成功爆炸一刻。(资料照片)
1964年10月16日,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西北的戈壁滩,腾空而起。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震动了全世界。
“当时厂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兴奋,部里还特别奖励每个人休息半天的时间。”林雪琴说。
1986年,林雪琴和丈夫陈仁康回到了宁波,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2003年,丈夫陈仁康去世。那段激情燃烧的戈壁滩岁月,成了林雪琴心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