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把科学带回家
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木紫说股  ·  今天,被砸得眼冒金星…… ·  昨天  
木紫说股  ·  今天,被砸得眼冒金星…… ·  昨天  
sven_shi  ·  时代变得很快。 新时代的渣男 ... ·  3 天前  
庞门正道  ·  得闲饮茶,顺便做张海报~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把科学带回家

梵高《星夜》中那一抹明亮的黄色,成为了困扰欧洲上百年的谜团

把科学带回家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设计  · 2024-11-29 06:00

正文

印度黄是绘制《星夜》中明亮月光和星光的主要颜料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撰文 | 河边的卡西莫多
审校 | 阿娴


1889年6月,深受精神疾病困扰的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住进了精神病院。在一个盛夏的夜里,彻夜未眠的他透过窗户远眺,明亮的月亮和璀璨的繁星,让梵高为之动容。不久之后,不朽的画作《星夜》(The Starry Night)就此诞生了。
一年之后,梵高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几乎也就是在同一时间,他绘制《星夜》中月亮和星光时使用的那种明亮的黄色颜料,也逐渐在颜料市场中消失了。《星夜》不仅成为了梵高对于这个世界最后的依恋,也成为了这种颜料留给世人最后的惊鸿一瞥。

《星夜》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被广泛认为是梵高的代表作,也被视为世界知名的西方画作之一(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这种颜料就是印度黄(Indian yellow),虽然名字带着印度,但最早对于它的记录却来自波斯地区(今伊朗),在13至14世纪的波斯细密画中经常出现。后来在15世纪传入了印度,为当地的绘画和纺织品提供黄色。大约在18世纪,它又被带到了欧洲。
欧洲艺术家拿到手上的印度黄是一种固体颜料,它呈现的橙黄色不仅清晰和深邃,还能在阳光下显得特别鲜艳明亮。当时有一位画家曾经表示过:“印度黄呈现的颜色具有无与伦比的美丽,这种色调是其他任何色素无法实现的。”

印度的一幅细密画。画中描绘的是印度教神祇奎师那(黑天)和他的妻子拉达的爱情故事,这是细密画非常常见的题材。奎师那的黄色裤子便是以印度黄绘制的(图片来源:onelittleangel.com)


在梵高的年代,印度黄备受欧洲画家们的追捧。尽管它的价格不菲,但还是有很多画家特别喜欢使用这种颜料,尤其是在英国和荷兰。印度黄能够描绘出各种肤色,尤其是深色皮肤,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受到了人物肖像画家的推崇。

美籍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的作品《康乃馨、百合、百合、玫瑰》,其中女孩的肤色正是用印度黄调和而成(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而作为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市场上也容易买到印度黄。除了梵高之外,扬·维米尔(Jan Vermeer)也特别喜欢这种颜料,他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吉他演奏者》等都使用了印度黄。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现藏于荷兰海牙毛里茨皇家美术馆。其中也使用了印度黄这种颜料(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不过印度黄虽好,但画家们使用它的时候也有一个小缺陷:它实在太臭了!这种颜料散发着浓烈的氨气味道,画家们不得不捏着鼻子去使用它。这也就让当时的欧洲人非常好奇,他们从印度人手上买的这种颜料,究竟是用什么制作的?
不过这个问题,连当时的欧洲颜料商们也无法回答,他们拿到货物的时候就是软黄色的块状物了。由于隔着千山万水,印度商人们又守口如瓶,所以印度黄的配方一直是个谜。
印度黄颜料样品(图片来源:royaltalens)


随即也就出现了各种流言:有人说这是印度特有的植物汁液榨取的,有人则认为那是火山旁的硫黄制取而成,还有人认为这就是牛的胆结石。
最终这件事惊动了当时的英国政府,时任皇家植物园的园长约瑟夫·道尔顿·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被授权去调查印度黄的配方。
胡克(左)是当时著名的冒险家、植物学家,也是“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的挚友。达尔文正是在与胡克的通信之中,首次透露了自己关于“物种演化”的想法。《物种起源》也是在胡克的鼓励下才最终出版发行。至少30多种生物以胡克的名字命名,包括胡氏海狮(右)(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胡克首先用自己的经验判断,印度黄绝非简单地由植物汁液制成,虽然像印度咖喱中必备的姜黄(Curcuma longa)也呈现黄色,但无论特性还是气味上都与印度黄相差很大。胡克后来也排除了硫黄或者牛黄的说法,它们都不会散发氨气的气味。无奈之下,胡克于是写信给了印度财政和农业部询问这种颜料的来源。几个月后,胡克收到了一位名为穆哈尔吉 (Mukharji)雇员的回信。
穆哈尔吉接到胡克的询问之后,他自己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他发现其实大部分印度人同样对这种颜料的身世知之甚少,所以他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走访各地寻找答案。
穆哈尔吉的信件原样(图片来源:doi.org/10.1016/j.dyepig.2018.08.014)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穆哈尔吉终于发现了端倪。他在孟加拉地区一个叫做米尔扎布尔(Mirzapur)的城市,目睹了印度黄的制作过程:
一个牧牛人领着一群骨瘦如柴的黄牛走到了一堆树叶的面前,强迫它们吃下那些树叶。过了一会,他把黄牛排出的尿液收集到了一个陶罐之中,随后牧牛人在陶器上用火加热浓缩以沉淀出固体,在粗布过滤掉液体后,这些沉淀物被不断揉成球,再经过炭火和阳光不断地干燥,就成为了印度黄颜料了。
印度黄样品(图片来源:mythologymerchant)


杧果(Mangifera indica)是南亚的本土植物,也是味美香甜的水果。但是杧果却是漆树科的植物,与漆树、腰果等物种是近亲,它的汁液里同样含有让人容易过敏的漆酚等物质。这些被逼无奈的黄牛只能食用杧果叶,不仅容易营养不良,还可能对它们的肾脏造成伤害。

印度市场中的杧果摊位,杧果原产于缅甸西北部、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之间的地区,因此印度地区的杧果种类也非常多(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穆哈尔吉对于自己的见闻做了详细的记录,随信还奉上了他收集到的样品。胡克随即就将他的信件发表在了一本学术期刊上。但是诡异的事情出现了:很多颜料商都否认了穆哈尔吉的观点,但是很快印度就不再销售印度黄了。就在梵高创作了《星夜》不久之后,市面上就再也找不到这种颜料了。
根据后世的推测,这很可能就是因为制造印度黄涉嫌虐待黄牛,而黄牛又是印度当地神圣的象征,由于当地人的抗议最终停止了印度黄的生产。不过在当时,并没有人公开说明为何印度黄会突然消失,还有人质疑穆哈尔吉的信件纯属恶作剧。胡克曾经委托一位化学家对于印度黄的成分进行分析,不过限于当时化学分析的能力,胡克最终也没有得到成分的来源。

印度宗教中推崇的“神牛”主要是瘤牛(Bos taurus indicus),又称肩峰牛,是黄牛的一个亚种,也是在南亚被驯化的本土物种(图片来源:utopiawellness)


在之后上百年的时光中,穆哈尔吉的信件成为解释印度黄来源的唯一证据。一种曾经创作过不少伟大作品的颜料,就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直到21世纪初,才又有人想起了印度黄。一位作家来到了米尔扎布尔,也就是穆哈尔吉在信中记录的那座城市,试图寻找这种颜料的痕迹,但最终也没找到任何的线索。
印度黄之谜,直到2018年才有了最终的答案。科学家们根据19世纪遗留的少量印度黄颜料,以及穆哈尔吉信中的样品进行了对比,在里面发现了多种黄酮类物质,尤其是名为杧果甙(mangiferin)的物质,这正是动物代谢杧果时会产生的中间产物,这才正式确认了印度黄就是由牛尿制取的颜料。

由杧果中提取的杧果甙,它的潜在生物学特性已进行了初步研究,但目前尚无证实的抗病作用或批准作为处方药 (图片来源:indiamart


这一次的实验不仅仅搞清楚了印度黄的来源,也为人们重新配制印度黄提供了思路。科学家们也发现传统的印度黄没有形容的那么耐光,并且质量也不稳定。颜料制造公司们通过不断的尝试,在今天不再需要虐待牛儿们,也能生产出颜色明亮、质量稳定的印度黄了。这一种充满温暖和力量的颜色,终于以更加亲善友好的方式重回了人间。
如今生产的印度黄颜料(图片来源danielsmith.com


其他关于颜色的文章:
英国国王的首张官方肖像画引起热议,对于红色的不安和紧张,其实正是人类的“超能力”
巴黎奥运会将采用紫色跑道,为了实现“紫色自由”,人类究竟有多不容易?
潜水员在水下被海鳗咬伤,他流的血变成了绿色的……

参考资料:

[1] Martin de Fonjaudran, Charlotte; Acocella, Angela; Accorsi, Gianluca; Tamburini, Diego; Verri, Giovanni; Rava, Amarilli; Whittaker, Samuel; Zerbetto, Francesco; Saunders, David (2017). »Optic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Indian yellow (euxanthic acid and euxanthone)« (PDF). Dyes and Pigments. 144: 234–241. doi:10.1016/j.dyepig.2017.05.034.

[2] »Indian yellow«. www.getty.edu. Getty 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

[3] Hepworth, Harry (1924). Chemical Synthesis. Studi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Products. Blackie and Son. p. 25.

[4] Feller, Robert L., ed. (1986). »Indian Yellow«. Artists' pigments : a handbook of their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N.S. Baer, A. Joel, R.L. Feller and N. Indictor. Washington: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pp. 17–36. ISBN 978-1-904982-74-6.

[5] Ploeger, Rebecca; Shugar, Aaron (2017). »The story of Indian yellow – excreting a solution«.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4: 197–205. doi:10.1016/j.culher.2016.12.001. ISSN 1296-2074.

[6] Tamburini, Diego; Martin De Fonjaudran, Charlotte; Verri, Giovanni; Accorsi, Gianluca; Acocella, Angela; Zerbetto, Francesco; Rava, Amarilli; Whittaker, Samuel; Saunders, David; Cather, Sharon (2018).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Indian yellow and its use in a Rajasthani wall painting« (PDF). Microchemical Journal. 137: 238–249. doi:10.1016/j.microc.2017.10.022.

[7] K. Gorter (April 1922). »Sur La Substance Mère du Jaune Indien«, 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 (in French). Volume 4 Series 3 Issue 2: p. 260–267; [J.C.S. (20 April 1923). »The precursor of Indian-yellow«, Chemical Abstracts, (in English), Volume 17 Issue No. 8: p. 1472] – via archive.com

[8] Baer, N.S.; Indictor, N.; Joel, A. (1972). »The chemistry and history of the pigment Indian Yellow«.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17 (sup1): 401–408. doi:10.1179/sic.1972.17.s1.009.

[9] Gifford, E. M. (1998). »Painting Light: Recent Observations on Vermeer’s Technique«. In Ivan Gaskell; Michiel Jonker (eds.). Vermeer Studies. Symposium paper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rt. Vol. 3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pp. 185–199. ISBN 978-0-300-07521-2.

[10] Taylor, W.B.S.; Mérimée, J.F.L. (1839). The Art of Painting in Oil and in Fresco. London: Whittaker & co. pp. 109.

[11] Stenhouse, John (November 1844). »Examination of a yellow substance from India called Purree, from which the pigment called Indian Yellow is manufactured«. London and Edinburgh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 25: 321–325.

将“把科学带回家”
设为星标

不错过每条有趣科学推文!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