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可授权转载,欢迎投稿,稿件根据质量会支付一定金额报酬。联系人: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刘诚燃,微信:18956351980
昨天,笔者发了一篇《透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看祖国有多强大》,挑选了部分修订的行业标准用图文方式展示。
朋友留言“感觉此次改版较上一次比,优点有二。一是门类不动,分拆细分类别,减少了其他的占比,新旧衔接好,易于积累历史数据。二是名实相副,大中小类命名与实际服务/产品内容相符,很直观,便于使用。 不足有一:仅考虑了分拆的问题,对于属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行业,如何考察彼此关联度,仍未考虑。对于实际商业化应用带来不便。
其实,对于一个单位行业归属判断,首先要看其主要活动(或主要产品),因为主要活动是划分行业分类的依据。因此主要活动判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该单位的行业归类是否正确。如果行业归属错误,尤其是行业门类归属错误,容易造成企业划型错误。
单位是有效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在我国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及其他机构组织。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涉及的经济活动,是指单位对外提供经济活动——产品或服务,也就是各单位对外从事的业务活动。
当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时,该活动就是主要业务活动。
当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理论上讲,增加值比重最大的活动就是主要业务活动。但通常情况下,业务活动的增加值份额较难计算,因此,可采用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来确定主要业务活动。
所以,任何一个单位,都应该能判断出其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的归属。即便在中类和小类上因判断者不同及时间差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如果门类和大类出现差异,则可能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理解存在差距。
让我们来看看2017版本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门类、大中小类是如何划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