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豆瓣用户@小波福娃 授权发布 ▼
标题好羞耻。并没有仔细数过自己的藏书总量,应该有一万本以上吧。不包含杂志报刊漫画绘本。
也没什么稀罕,豆瓣有这么多书的友邻,挺多了。知乎有一个提问是“个人拥有上千本书是个什么体验”——这种问题太弱鸡,不忍心在下面回答,怕被打(等等你这样讲也很欠打啊)。早年在天涯闲闲书话、布衣书局、或者孔夫子网混的,家里有个小一万本书的很多了,就连我高中同学,家里有几千本的也正常。举例说,我07年刚开始玩豆瓣时认识的第一个友邻藤原琉璃君,每个月贴新购的书单里面就有一百本左右,因为读书量太大,还被媒体采访过,他老家床上都堆满了书,好好一个美少年,睡觉跟挺尸似的躺一堆书里,汶川地震那会怕书塌了闹人命,转移了不少。个么,藏的什么书也很重要了,比如做港台文学研究的豆瓣友邻君宁,四处搜罗了很多港台书,贵得很,也比一般收书要更费心思,就算只有几千本,含金量也比一般收书的要高。所以并不是我拽,读书这种事情,不好意思在豆瓣提,高手多,往往还低调,搞不好就会闹笑话,比如跟人推荐《长水粹编》,回头发现那人貌似正是复旦史地所出来的老师。Shame.
我自己二十年来攒了很多书,老家大约有一万本左右。家父还有个一两千本,另存在一个书房。此外在上海念书,毕业时候宿舍的书装箱了100多公斤,具体没数,走德邦物流,几个汉子帮忙,才从六楼抬下去的。之后各种辗转,一部分现在还留在身边,送的送卖的卖,现在住处大约还留着千把本。不合意则弃,也并不心疼。杂志报刊这些不入流的,收了很多《万象》《书城》《读书》《国家地理杂志》,太多了,存在家中壁柜和阁楼里。好在老家湘西房价便宜,不怕不怕。
有人问书多了怎么找,一般自己的书架有个分类,平日也会理书,基本上书放哪一块,心里都有数。小时候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了,整理分类自己的书,慢慢有自己的套路和规矩,这个父母也不准乱掺合的。哪个书多的人没练就书皮学的功夫,看一眼书脊就知道是哪本是哪一套,书放乱了,一眼就能看出来。我的几个书架早就不够放了,一排架子放两层,前面个子矮的书会挡住后面个子高的书,只露出一个书头,这样也并不妨碍,因为太熟悉摆放的情况了。本科宿舍嘛,千把本书,就随便放了。
《上海书评》以前有个“海上书房”的栏目,是认识的人当年做的,主要是采访沪上各种各样人的书房——工人学者都有,越个性越有趣,栏目主持人就越高兴。曾经想采访我的书房,没答应,因为大部分都在湖南老家,不合要求。当时也没想到,以后都不太可能回老家了,这些书怎么办呢。
去年回去了一次。计划一口气处理掉老家大约五千本——特别是其中的文学类,只留有纪念意义和比较难买的外文原版书,和工具书以及基本典籍之类。结果不要说理个书单,光拍照就陷入了绝望。也舍不得卖废纸和捐掉——有些书当时真的得来不易,费时费力费银子, 有些原版,一本就四位数人民币。以前没有亚马逊和网购,很多书都是辗转长途装箱拖回家的。关于书,给自己保留了很多温柔的小回忆。小时候想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跑遍了全城也买不到,硬是求大人给邮购的。人生自己攒钱买的第一套书是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孔网上老版书炒得很贵了,也是惊奇)。 特别早年的书,捐/卖/送皆有(比如汶川地震时候拿了一百多本义卖)。附近的NGO组织这些也都打听过,这些书中小学能读的,捐了不止一次(地方的大学图书馆不接受也不像是会爱护书,很失望,不会捐给他们)。层层淘汰下来,低幼书和烂书早处理得差不多了——莫言之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当年直接卖废纸了,后来他拿了诺奖,感觉必须把高行健也卖废纸才对得起人orz。我豆瓣二手书有阵子不标价,谁请我吃巧克力,我就送。收到了很多很多各种口味的巧克力(现在不行了,会胖)。可惜老家的书都在湘西,不比得北上广,散书聚书,物流成本都挺高。慢慢卖的话,父母不懂也不高兴他们碰,快速散书的话又不想当康夏,搞太难看。最后这些书,也就放在家里了。父母年纪大了,家兄也已经结婚搬了出去,这些藏书会发霉,会变黄,会积灰,会老掉,如果有天需要卖房,恐怕也会成为父母的拖累,也是始料未及。
可以说是为书所累了。
对象的书也不少,怎么也有个小一万本。品相好的,放豆瓣便宜出了,那时候07年,豆瓣很小众,买书的都是豆瓣的熟人,倒是因此认识了我。那些书里不少是绝版的好书,毫不可惜,全便宜出了送了。还剩下大约五六千本,直接让人上门收废纸,十块钱一斤,收书的人高兴极了。可惜没遇上识货的书店老板来收,不然有很多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版网格本之类,放孔夫子网上值不少钱。城市大一点就这个好,散书有专业渠道。对象陪我回家站在书架前,豪爽地挥手比划:“这些,这些,这些,全都可以处理了。这些,这个,可以留着。” 可以说是经验人士了。
人生前二十年差不多就在聚书,然后慢慢转向散书。说到底藏书也不过是这么回事,当年对书是如此执念,最终却还是要亲手拆掉自己一砖一瓦费心劳力搭建起来的世界。这么多书要好好保存,也是苦事。老开窗,书容易积灰;挨日晒,书会褪色;受潮的话特别废书;养了个猫的尤其小心了!我的猫独自在家时,把我都没啃完的《政治学核心概念》英文版给啃了,深受打击。
怎么讲,书这种东西,看得很淡了。什么首版首印的艾柯签名本,当时收的时候当宝似的,最后也看开了,送给了做艾柯研究的老师——这位老师也混豆瓣,读的书自己说起来都有四五千本。对象随手送掉了什么宋美龄签名的书,当时我很不开心,后来想想也无所谓了。燕行录这样冷门的好书,搬家时送了关系好的书店老板。难得有学弟学妹来家里做客,有些无关紧要的小说散文诗歌书,就随他们蹭了,一如当年我蹭前辈和老师们的书。不过关系好的朋友出书送我的签名本,还是留着的,比如扉页上张佳玮张公子写了“赠给苗条纤秀的小端木”这种话的书:)
这么多书,当然少不了智硬的来问最常见的问题:都读完了吗?
大约十年前我有个朋友叫vivo,很饭钱锺书,有一点阅读焦虑,做了个统计认定人一生只能读的极限是2000本(厚度、字数、速度等统计)。这当然是很愚蠢的,他自己后来也承认,其实一个人的核心读物并不需要这么多。实际上读也有跳读、略读、选读。无章法的读,最无效率。一般说来,文科学者们的读法是:1,按主题读;2,以文献出发读。我对象是个搞经济学的,读书数量这种东西就无所谓了,因为1,最新的东西往往以论文形式出现;2,他自己就写书,已经是知识制造者。一般学文科的,以法国读博的朋友为例,写一篇中等长度的文科论文,背后要读的书大约一百多本。读书就是文科的生命线,你看他们读什么,也要看他们写了什么。比如豆瓣的第五粒豌豆老师,文章切入点常常非常有趣。写书评厉害的也不少,太多就不列举了。金克木有个书名叫《书读完了》,有可能吗?以现代学科的分支之细,穷尽一个领域,读完最关键的若干读物,是完全可能的。给我一个学生一年的读过的书的书单,我能很快判断他学习的态度和深度,知识结构的欠缺和构建。(P.S. 所以说在豆瓣按时标记“已读”写附注是件可怕的事,老手一眼看穿老底,科科)
所谓“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不过是文艺青年常常误以为占有了资料就是占有了知识。书这个东西,要看就买,多贵都买,不想看的话也不会为活动凑单,嫌占地方。最好的方式大概是看完纸本后存个电子书,日后待查。(这块豆瓣的RDX和liubinyan老师都是资源达人,并不比微博上陆浑戎老师提供的资源质量差)。看书这种事情,看得多了,也就这么回事,和学问和见识,未必有什么直接关系。书见得多,是不是好书,扫一眼就知道。是不是读书人,也能很快判断。读书品味确实有高下,比如豆瓣的朱衣点头,藏书也是过万,你未必喜欢他那些书,但好品味摆在这里。书读得多了,慢慢就有风格和偏好,比如豆瓣专读欧美地摊小说的翻译狂人BY叔(极度自律,业余翻了《银河系漫游指南》《血疫》,一大堆),品味和一般人就不太一样,但有些冷门英语梗问他请教,水平并不比谷大白话之类的红人要差。书读得多了,还会有加速度,比如豆瓣早年有个“狂飙突进读书党”小组(在下正是管理员之一),里面有不少海量阅读的豆友(包括已经去世的诗人马雁),小组的组规是:1 在读的书超过30本;2 从不按顺序读书; 3 能在20分钟内读完一本诗歌或任何评论性著作但仍能掌握中心思想。水深水浅,彼此心领神会。
大约十年前我已经慢慢不再追求读书数量这种事情了,书单什么的看看就好,阅读和知识本身有虚妄的一面,容易滋养人在心性上的傲慢。读书快慢的问题,其实是这样的——漫画这种东西,一个下午读一堆,也没什么意思,小说如果是尼尔盖曼这种, 长途大巴一个下午能看三本(《星尘》《乌有乡》《好兆头》,大巴上四五个小时通读完)。如果是亦舒小说,一个半小时乃至更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不是问题。而王元化读黑格尔《小逻辑》,仔仔细细读了一年;黄仁宇读《明实录》,每天都很用功,通读花了约两年。 读个书还搞数字竞赛,毫无价值。很多小白领读晋江网文,百万字狂飙而过,阅读量其实也很大(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号称有500万字呢),但是没什么卵用。很多人爱问读书多有没有用,这个,读书多的就不会问。有四位数的基本阅读数量打底,对待书的态度,总归要收放自如一点。
所以说藏书多到一定程度后,就破执了。汲汲于此,算什么英雄好汉。书店慢慢不太逛了,国内现在大部分书店没有可以入眼的书。好书店太少了,关一家少一家。有机会去看看学者的书房,比逛书店有趣。学者算是专业读书户,道行深浅,其实书房能看出不少名堂。拆解一个学者如何炮制一篇文章,这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有些学者,跨度很大,神龙见首不见尾,像男神辛德勇,考古简帛啥都搞,仔细拆解下来,里子和方法论这些根基(所谓的核心读物),还是史地学和目录学。我的某些学术豆瓣友邻(@瞻彼)精于此道,总结辛德勇时曰“史地练的是史学推理思维,目录学则是根本的史料工夫”,这就是看读书门径和心法了。观察了一些学者的藏书情况,有些老师的书房就是个自循环的小宇宙,不需要的书就散给了学生和弟子,保持能量守恒。高校老师们藏书可多了去,复旦光华楼听说因为东辅楼还是西辅楼划给人文科老师当办公室,结果因为老师们都把书放办公室,没几年就出现了地基下沉= =
大概就这样吧,顺手放几张在老家去年拍了准备卖的一些书照片。由于一年也不回去一次,没全景图,晒书柜照片这种事情一直不爱干,光在豆瓣比我高的人就多了,轮不到我得瑟。为了卖书当时挑了放得整齐的一部分拍的(还有很多赶上房屋修葺,转移到箱子里,衣柜都给改造来装书了),文学社科类为主,读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专业的,看了会眼熟。都是旧书,很多已经被父母放乱了。自己要留的历史学社会学之类社科书就不拍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去了,忍不住话痨,写了这么多。
谢谢你们每一本书,陪我走过无人交谈的时光。
旁边还有村上全集,不怕你笑,都是中学时一点点从外地背回来攒齐的
本文版权归 小波福娃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