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饶新闻  ·  敲黑板!《哪吒2》的隐藏知识点来了→ ·  15 小时前  
银幕穿越者  ·  《诡才知道》评分上涨 ... ·  昨天  
桃桃淘电影  ·  9.7分崩到6.4,年度最热新番玩脱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云台山难上云台   IPO“折戟” 贪腐频发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6-15 06:03

正文


透视君


旅游企业跻身资本市场已成为旅游投资的风向标,但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部分景区类企业的上市。景区企业上市难多与其较依赖的“门票经济”相关,受客流量上限、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内部体制僵化等因素影响,山岳景区“靠山吃山”的上市之路前景难以预测。


6月5日,河南证监局发布《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终止辅导备案公示》(下称“《终止辅导公示》”),历时8年之久的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台山股份”)IPO之路,最终以“终止辅导”暂缓。


在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天生地貌优势外加政策扶持,云台山股份的上市空间本应巨大,然而,面对其营收结构不合理、内部体制僵化、腐败现象频发等“顽症”,云台山股份看似有“壮士断腕”的豪言壮语,却似乎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IPO的漫漫征途中再次折戟。


“靠山吃山”的尴尬


2009年12月,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焦作云台山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云台山股份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原证券”)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中原证券为上市保荐人和主承销商,上市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4月,云台山股份与中原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并于同年5月5日正式进入IPO辅导期。


2017年11月,焦作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8年前云台山股份挂牌之时,就喊出了“力争早日成为全省首家整体上市的旅游企业”的豪言;而在8年后,却以终止辅导“草草收场”。值得注意的是,至此,中原证券对云台山股份的辅导已进行3年,共计17期辅导报告。


对于云台山股份终止IPO进程的原因,云台山股份方面并未给出具体解释。


“云台山终止辅导的原因虽未公开,但应该还是其自身一些原因,也有可能是辅导券商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云台山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营收5.05亿元,而已上市的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黄山旅游”)2017年景区共接待进山游客约337万人次,实现营收却高达17.83亿元。


盈利模式过于单一或是云台山股份IPO冲刺过程中的“硬伤”。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属于国务院认定的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不能作为上市公司的收入。而在云台山股份2017年营收比例上,其门票收入占比为80%。


《华夏时报》记者对比相关景区上市公司发现,黄山旅游营业收入要来源于酒店业务和索道业务;此前申请IPO的原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浙江舟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客车客运、索道客运、水路客运及香品销售四大板块;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该公司门票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2.44%。


从上述数据分析来看,云台山景区与上述部分同行业公司相比在商业模式上存在较大差距,门票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据80%比重确实存在“硬伤”。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局长马春明在2018年河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中曾承诺,利用2-3年时间将云台山景区门票经济比重从目前的80%降至50%。


缩小门票收入在总营收中的比例与促进营收总额增长并不冲突。如何在履行门票收入比例下降诺言的同时,实现景区总体盈利稳定增长,是云台山在冲击IPO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逃税贪腐频发


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要求: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为重点,构建产权关系明晰、责任主体明确、市场对接充分的景区经营管理体制。


事实上,云台山股份自接受辅导以来,其公司内部的体制问题始终未得到完全彻底解决。


3月12日,云台山股份IPO辅导机构中原证券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云台山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十七期)》(下称“《辅导进展报告》”)称,针对云台山股份目前内部运作情况,将继续督促该公司加强内部规范运作和完善内部控制;将进一步梳理关联方,对云台山股份的关联方进行核查。


然而,早在2017年,当地政府部门在云台山股份IPO调研报告等信息中就已指出公司在企业治理结构、人员独立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2017年5月,焦作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焦作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发布《关于焦作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称,云台山股份目前尚未实现全体员工身份的完全独立,且与大股东发展公司仍存在业务往来和一些不必要的小额关联交易,不符合证监会对拟上市公司业务独立性的要求。


上市辅导长达三年,而企业内部治理、运作等方面仍亟待完善,这或与云台山股份较为集中的股权结构存在一定的关联。


公开资料显示,云台山股份在2009年成立之初,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发展公司”)作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占比90%,修武县青龙峡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服务公司”)占比10%。两个股东均由修武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全资控股。


2016年3月,焦作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市投资集团”)对云台山股份增资1000万股,随后云台山股份比例结构变为发展公司72%、市投资集团20%、服务公司8%。


内部管理模式僵硬、权责不明而滋生严重腐败问题,也是云台山股份上市过程中的“绊脚石”。


据相关信息显示,2014年9月,原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局长、焦作市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前任董事长韩跃平被相关部门调查;同时,与云台山“关系密切”的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秦玉海被相关部门调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