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生时代,每到周末就去新华书店去蹭书看,什么书都看,一看就是一天,看完了饿着肚子回家。如果按照杨教授的说法,我有“书瘾”,但人们常常把读书神圣化,而把打台球玩游戏污名化。其实都是娱乐,只是娱乐的方式不同,并没有本质不同。
但新华书店也渐渐维系不下去,书越来越少,我当时一直有种负罪感,觉得书店是被我这样的人看黄的。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这是中国多数城市的常态,我的负疚才减轻一些。
但要感谢新华书店,我现在还能写几个字,要归功于那时候看过的几十个架子的书。
在新华书店阅读那些书籍时候,很多长辈苦口婆心地跟我说,看书挺好,但要把功夫用在正经书上,少看点闲书。
正经书就是课本,在他们看来,除了课本,历史文学军事社科,只要是课本上不收录的,几乎都是闲书。在这些人眼里,我大概是有“闲书”瘾的。
看书尚且如此,上网、玩游戏被视为洪水猛兽就更可以理解了。一切有害于孩子考上大学或者好大学的娱乐都是另一种程度的“网瘾”,这些应该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剧、踢足球、打篮球,诸如此类,只看家长心情和你的成绩。
因为,在家长眼里只有上大学一条路,这道理原也不错,教育确实是最容易的一条路。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这条路,而中国的教育资源也过于紧缺。拿中国电竞传奇李晓峰举例,照杨教授的看法,sky无疑是个网瘾少年,因为打游戏被父亲打,成绩不好,在他玩游戏的时候,中国电竞这个行业的前景也同样不明朗,他最初也只是爱玩游戏,应该也没有想过他的未来是作为人皇sky被人铭记。如果按照父亲给他的人生规划,他应该考大学,或者当个县城的医生,而且可能是个很糟糕的医生,在他跟父亲做手术的过程中,他还因为晕血昏过去了。
按照这样的规划,他的天赋无疑是被浪费了。而他作为电竞选手的人生轨迹要比他走大多数人走的道路要辉煌许多。
实际上,老子管教儿子并不是天经地义,尤其对于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国家,老一代人曾经的人生经验,可能马上就过时了,是不足以指导下一代的。
网瘾是时代的眼泪。如果孩子有多样的文化娱乐产品选择,他当然不会沉迷。
“网瘾”的根本原因是娱乐文化生活的匮乏,网瘾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对现代化的恐惧,而网瘾的进一步妖魔化是因为中国教育功利化和父权制的传统,相信,只要这种状态不改变,未来还会有手机瘾,或者VR瘾,或者什么什么瘾。
网瘾需要拯救吗?恐怕需要被拯救的是中国的文化、娱乐、教育,对家长来说,还有岌岌可危的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