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营销之美
洞察时代的营销之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这就是中国人的顶级审美! ·  昨天  
人民日报  ·  巳巳如意!人民日报微信万元现金红包又来 ·  2 天前  
新华社  ·  红花郎春节点亮全球地标,出海又出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营销之美

第一届“整顿年味”的年轻人,已经爽翻了

营销之美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01 10: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年轻人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过年,包括年夜饭自制、选择平价餐厅、精简红包、小家庭聚餐等。他们更注重性价比和实际内容,而非形式和面子。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各种省钱过年攻略也成为他们选择过年方式的重要参考。年轻人开始回归生活本身,将日常的好彩头带进了新年,不再被面子裹挟,过年变得更轻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年轻人成为过年主导,整顿年味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掌管年夜饭和其他过年活动,试图爆改年味,注重性价比和实际内容。

关键观点2: 社交媒体影响年轻人过年方式

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各种省钱过年攻略成为年轻人选择过年方式的重要参考,包括自制年夜饭、精简红包、小家庭聚餐等。

关键观点3: 回归生活本身,抛弃面子压力

年轻人开始回归生活本身,注重简单充实的过年方式,不再为了撑面子破费,而是让消费回归生活本身。

关键观点4: 新年祝福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祝福外,年轻人还注重个性化的新年祝福,如“来年发财”,并寻找寓意吉祥的物品,如金桔盆栽。

关键观点5: 数据支持下的过年趋势

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的数据显示,年夜饭预订、小家庭品质套餐、精简红包等趋势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正文


今年的春晚大家都看了吧,黑皮机器人一扭,电视机前的我惊呆了。这两天,连村头的大妈都在讨论AI,时代真的变了。过年方式也肉眼可见地变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掌管过年的大权,试图爆改年味。


作为过年最重要的活动,年夜饭成了年轻人爆改年味的第一战场。


27岁的小J今年就接过了掌管年夜饭的“大权”。往年的年夜饭都是除夕当天在酒店吃,2000元左右一桌。但今年预定前,小J看了眼团购价格,1100元的10人套餐有肉有鱼虾还有鲍鱼,只是春节期间不能用券,于是她果断将年夜饭定在了节前。


“多加两个大菜价格还是比过年当天便宜,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小J认为年夜饭最重要的是团圆,只要家人聚在一起,不是一定要除夕当天。


上社交媒体会看到,像小J这样的操办年夜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他们看来,性价比是比形式和面子更重要的考虑因素。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进入1月以来,全国“年夜饭预订”需求逐渐升温,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101%,美团平台上线“年夜饭”主题团购套餐也热度高涨。打开美团,会发现不少商场连锁店也推出了年夜饭套餐,有些涨价至3000-4000元一桌的套餐半年售微乎其微,而一些平价餐厅1000-2000元的套餐则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将“省钱”二字贯穿一整年的人们,在过年这件事上也“不忘初心”。而当年轻人集体开始“整顿年味”,又会给这个特殊的节日带来什么变化?



低成本过年,更有仪式感


《2024春节年轻人社媒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春节,有36%的年轻人计划筹备年夜饭,其中27%的年轻人将直接掌勺年夜饭,还有9%的年轻人提供创意菜、新式菜谱。


已经工作4年的小Y,就在毕业后担起了张罗年夜饭的重任。前几年预订饭店总是很难,价格也比平常贵了两三倍,再加上这两年周末做菜积攒了些手艺,小Y决定直接自制年夜饭。算上老人一家五口,烧七个菜500元以内就能搞定。今年小Y还准备自制炸薯条,整一些新鲜玩意上餐桌。


年夜饭之外,社交媒体上还流传着各种省钱过年的攻略。不买新年战袍、不做过年三件套、减少人情往来、年前断舍离、少囤年货...不花冤枉钱、不装傻大方已经成了年轻人过年的共识。


还在上海上大学的小Z,就早早在平台上团了59元一人的自助美甲券,带上妈妈去做新年美甲。小红书上也有网友分享起自己低成本过年方式。有网友用10元买了郁金香种球,自己写福字画装饰画,再在拼多多花3元买了个相框裱画,花1.7元买的冰箱贴,9.9元买的颜料拓印,对联则是社区免费送的,花费30元不到就简单的布置自己的家。还有网友则选择在1688买首饰,十几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亮闪闪的漂亮戒指,花小钱也能过上漂亮年。


图片来自小红书网友@一股清流呀、@汉堡妹


就连选择旅行过年的人们,也开始想着法子省钱。放弃去那些旅游景点,小W选择今年春节带着家人自驾去安吉玩。旅游的日期卡在高速免费时期,民宿则是提前三个月就定好的。当时一间山景房只要300+元,现在已经涨价至快500元,小W觉得自己赚大发了。“安吉人少比较清净,吃农家菜相对花销也不会太大,远离人群才能欣赏到好风景。”


原本想去哈尔滨旅行的小M,因为怕过年人多一直纠结要不要去。结果到12月一看机票一人来回起码4k多,酒店也起码需要六七百一晚,于是立马死心,决定过年在家打打游戏。


其实,选择过年打游戏的年轻人可不在少数,QuestMobile报告显示,春节假期手游日均活跃用户预计突破1.8亿,同比增加25%。毕竟游戏,向来是年轻人打发时间的神器,也是聚会期间打破尴尬的社交货币。



抛弃面子的打工人,过年更轻松了


过去,只要一提到过年,年轻人的脑海中就能想到:催婚、问工资、和七大姑八大姨社交。过年期间的各种人情往来总是让人头疼,许多一年来基本没见过的亲戚,却要在过年期间假装亲密。


走亲访友买更多更贵的年货,吃看起来更高端的年夜饭,本质上都离不开一个“面子”。当在亲朋好友面前表现出愿意花钱,成为人们在过年期间衡量感情的唯一方式,过年的初衷反而被破坏了。


过年,原本是人们在一年之际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那些回归过年本身,不再被面子裹挟的人们,反而将年过得更轻松了。


小W就打算直接在大年三十带着家人一起去吃海底捞,没有不熟悉的亲戚只是家人小聚,使用平台上的新年套餐6个人只要527元,提前预约服务员就会留好座位。“正好可以带家里老人吃吃我们年轻人平常爱吃的,不用强行社交,也不用为了撑面子破费,这年过的才算舒服。”她说。



不止是小W,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倾向于小家庭聚餐。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除了大家庭消费外,双人、3 人至4人等小家庭品质套餐需求也比较旺盛。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发出精简红包的声音。“以前给小孩发红包都是800-1000元,后来家族出了规定,见面的小孩给100元,不见面的就不给。”、“给长辈发红包表达的是尊重和祝福,金额不用太高,100-500元即可,给小辈发红包根据关系亲疏来定,50-200元即可。”




整顿年味,不过是为了回归生活本身


与其说,大家省钱过年是变穷变抠门了,不如说人们是找到了过日子的真正精髓——不再用价格丈量感情,而是让消费回归生活本身。


到处聚餐、包大红包、搞足噱头的年夜饭,大都是人们为了逼格打肿脸充胖子的表面功夫。当人们抛弃这些无效社交,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生活本身,将日常的好彩头带进了新年。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分享着自己准备的年货。螺蛳粉、火鸡面、榴莲、AD钙奶还有各种漂亮糕点替代传统坚果和牛奶,成了人们的心头好。小Z就打算带着从量贩零食店买来的巨型旺仔牛奶去姐姐家拜年,她说平常喜欢新鲜玩意的姐姐一定会喜欢这个礼物。


图片来自小红书网友@小驼驼、@佳子佳是锦鲤


沉迷搞钱的年轻人,更是将“来年发财”当作对新年的顶级祝福。小Y就买了盆寓意着“招财进宝,来年发财致富”的金桔盆栽。“不管灵不灵,得买来试试才行”小Y如是说。


图片来自小红书网友@Naivegarden


当年味中过时的一套被人们抛弃,越来越多有意思的过年方式也正在涌现。或许,未来几年,“过穷年”的风潮还将持续,而人们并不是变抠了,只是越来越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在这简单又充实的过年方式中,才能探寻生活的真谛。


内容作者:刘白

编辑:郑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