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再上央视!这次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来了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7-11-27 16:49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推进厕所革命进程,按照《“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要求,国家旅游局制定了《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行动背景

2015年初开始实施的厕所革命,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经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预期目标。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从厕所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成为一项旅游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受到广大游客、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但厕所革命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快速增长的旅游发展和人民需求相比,厕所数量质量、管理服务、科技应用、如厕文明等仍有差距,迫切需要再实施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补齐短板、提升品质、优化机制,全面提升我国旅游厕所服务水平。


总体思路

按照“全域发展、质量提升、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的基本思路,在巩固提升上一轮厕所革命成果基础上,推广成功经验,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推动厕所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监督社会化、使用文明化,全面提升厕所建设质量与管理服务质量。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推进厕所革命向纵深发展,坚持景区内外共同推进厕所革命、城乡一体化推进厕所革命,东中西部地区均衡推进厕所革命,使厕所革命全面服务于世界旅游强国目标。


行动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厕所革命的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计划从2018至2020年,全国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其中新建4.7万座,改扩建1.7万座。推进厕所在地区间、城乡间、景区内外合理布局,提高厕所建设质量,健全厕所管理体制,推广厕所科技应用,提升厕所文明水平,实现 “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新三年目标。


第一期目标(2018年1-12月):

共新建和改扩建厕所2.4万座,其中新建1.7万座,改扩建0.7万座;厕所革命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厕所管理服务、科技应用、文明理念进一步强化。


第二期目标(2019年1-12月):

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1万座,其中新建1.6万座、改扩建0.5万座;着力推进厕所均衡布局,厕所数量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景区内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基本缓解,70%的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旅游厕所,厕所管理有效机制初步建立,厕所科技应用水平全面提升,文明如厕新风尚逐步形成。


第三期目标(2020年1-12月):

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9万座,其中新建1.4万座、改扩建0.5万座。厕所全域布局格局基本形成,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普遍建设旅游厕所,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应用体现充分,文明如厕理念深入人心。


行动任务

(一)厕所革命建设提升行动。 加快厕所建设步伐,三年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推进厕所分布由景区内向景区内外、由城市向城乡、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东中西全面均衡发展。推动厕所建设向有旅游资源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斜,力争三年内建设厕所2.26万座。推进厕所标准化建设,全面贯彻《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16)标准。厕所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实用、节能节水、保护环境,厕所外部设计注重与周边和城乡整体环境布局协调,尽量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设计有创新性。内部配套设施干净整洁,功能齐全,人性化、生态化。将厕所革命培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示范工程,带动国家旅游风景道、城市游客中心、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交通标示标牌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
(二)厕所革命管理服务提升行动。 持续探索旅游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新模式,推广以PPP模式、提供特许经营权、承包经营、大中型企业冠名赞助、商业广告特许经营权、企业出资政府回购等“以商管厕、以商养厕”模式,探索建立厕所“所长制”,鼓励社会各界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认养厕所,创新“一厕多用”机制。鼓励拓展延伸厕所功能,提供WIFI、便利店、线路查询、取款机、废品回收等服务。鼓励引进专业化、集团化、连锁经营的厕所管理公司管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养机制,签订旅游厕所目标管理责任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定岗定人定时进行卫生保洁和设备养护、维修,确保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创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广厕所数字地图、APP等管理服务创新手段,解决“找厕难”“如厕难”等问题。加快第三卫生间建设步伐,力争在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逐步实现全覆盖,鼓励、倡导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提高女性侧位比例,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含男用小便位),鼓励设置男女厕位转换,鼓励开设女性专用厕所,着力体现人文关怀。在旅游旺季、重大节假日、大型节庆活动期间,鼓励设置移动厕所。推进建立“厕所开放联盟”,鼓励和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向游客免费开放。
(三)厕所革命科技提升行动。 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绿色环保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推广厕所先进技术。落实《厕所革命技术与设备指南》要求,不断创新循环水冲、微水冲、真空气冲、无水冲、可生物降解泡沫等技术。在气候寒冷、无上下水系统的区域,推广“源分离免水冲生物技术”“发泡式微生物降解节水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除臭杀菌技术方面,要推广电子分解技术、光触媒技术、射线杀菌技术等,从源头上分解胺类化合物,消除异味,杀毒灭菌;在厕所建设材料方面,要推广使用生态木、竹钢、彩色混凝土、玻璃钢、复合仿生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使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符合节水、节能、环保等技术要求。
(四)厕所革命文明提升行动。 深入开展游客、群众文明如厕教育,推动文明如厕进景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引导广大游客、群众养成自觉爱护厕所设备、保持卫生,培育文明如厕的良好习惯,坚决抵制粗鄙丑陋的如厕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百城万众厕所文明大行动”,在“世界厕所日”“中国旅游日”“五一”“十一”等重点时间窗口,制作文明如厕宣传材料和宣传片在游客集中场所发放播放。充分发挥厕所革命志愿者的作用,深入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街区等游客集中场所宣传文明如厕,带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厕所文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