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原本只属于我们
北京人的发音和记忆。。。
百度这么解释“发小”
发小(北京的方言词):是指父辈就互相认识,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长大经常在一起的朋友。常用于口语,是较有特色的北京发音。随着各地之间的交流加剧,已经逐步扩散于北方和南方。与青梅竹马意思相近,一般有人认为同性之间叫作发小,异性之间叫做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似乎听着略带微醺,
还是发小听着更显逼真。。
发小是:
“那种不洗头就能见的铁磁”
“是雾霾天里一个招呼就奔赴过去的交情!”
2016已过,
我们都要再长一岁;
2017,要致我们的发小,
祝其幸福: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朋友,无论相距再远,无论多久不见,都可以彼此陪伴,一直到老去。”
在成长的过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些“发小”,他们或者是你幼儿园、小学最贴心的同学或“死党”,或是和你小时候隔着一堵墙,一起捕蜻蜓,一起捉迷藏、一起下河游泳、一起招猫逗狗的玩伴儿…
“我是谁家那小谁 身强赛过活李逵
貌俊赛过猛张飞 赶沾发型亮又黑
是走南闯过北 气质出众又拔萃
长江黄河喝过水 和鞭炮地雷亲过嘴
您面容很憔悴 是满脸的欠人捶
您是西山挖过煤 还是东山见过鬼
这人生苦短累 今朝有酒今朝醉 ”
这首歌名叫《穷开心》
我们的发小都有一起
“穷开心”的经历不是吗?
发小,到底是什么?
我们有过怎么的记忆:
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才叫发小,更不是天天吃吃喝喝、不分你我的才是发小。发小可以十年不联系,但给你打个电话借钱,你二话不说就给人家送去,你找发小借房,发小立马拎着水桶、抹布给你收拾房子去。发小之间没有利只有情,发小之间没有债只有义!
发小,就是一根冰棍轮流舔,一把瓜子分着嗑的人;
就是相互之间从来不称大名,见面永远叫外号的人;
就是不论有好事坏事,永远第一时间给你报信的人;
就是不管你官大官小、钱多钱少,一见面就不停的数落你,而你却一点儿脾气也没有的人;
就是平时多年不见,但见面却一点儿也不生分,立马就像老熟人一样无话不谈的人。
“发小“之间的友谊,常常不亚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成年后,这些“发小”可能成为你无话不谈的好友,在一起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永远可以不设防,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
当你郁闷、悲伤、痛苦的时候,他们常常成为你最好的倾诉对象,因为他们更了解你,知道怎么安慰你、劝导你,陪你一起难过的醉。
当你成功、开心、快乐的时候,他们会和你一起“弹冠相庆”,击掌祝贺,和你一起高兴的醉。那些午夜过后仍在街头踉踉跄跄、吆五喝六的醉鬼,没准就是一群“发小”。
如今的社会,在权势地位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冲击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也变得越来越世故和功利化了。
亲戚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疏远了,朋友之间有“人心隔肚皮”的嫌隙,同学凑在一起,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比拼“混”的如何,同事之间免不了职场上的明争暗斗等,让人感觉特“没劲”。
对于承受着巨大工作、生活压力的城市人来说,无处不在的疏离感使他们更需要“发小”来弥补亲密感的缺失。童年结下的“发小”之谊,往往少些功利,多些关爱;少些拘谨,多些放松;少些客套,多些随意,这种纯洁、真挚的“发小”之谊,让人觉得更踏实、更贴心、安全感更强。在“发小”面前,人们往往更容易做回真实的自己。
如今的城市,高楼大厦多了,人与人的距离却远了,成为“发小”的概率也少了。当年那种一个大院、一排平房比邻而居,我家包了饺子送去一盘,你家煮了肉汤送来一碗的事儿是越来越少了。
随着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之间串门走动的次数越来越少,再看看在一个单元里住了多年却不知姓名单位、从不来往的邻居,不由得怀念起小时候一起“撒尿和泥玩儿”的小伙伴来。
“当点点梨花落在身旁,当丝丝细雨滴在脸颊,当瑟瑟秋风拂进发丝,当片片雪花飘进眼帘,我们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人到中年,我才懂得我的一切和你息息相关,我早已离不开你……”一段描述“发小”的文字,不止一次使我心生感动、让我懂得: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朋友,无论相距再远,无论多久不见,都可以彼此陪伴,一直到老去。
因为,我们是“发小”: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那么发小就是最长情的陪伴!
即使在这沉沉的雾霾天里!
人生是一列旅途的列车,在这列车上,有人上来,有人下去,或许在这生命的途中,你离开我转入了其他的旅途上,但无论我们未来的道路相隔多远,因为曾有你,我们永远不会孤独,亲爱的发小,无论你是否还记得我,我都祝你在人生的列车上,一生平安。
——2017春节前夕献给发小最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