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000环!漳州核电排水隧洞项目4号隧洞盾构稳步掘进
近日,由中交四航局参建的漳州核电排水隧洞项目4号隧洞突破1000环掘进大关,累计掘进长度达1600米,整体工程进度完成近30%。盾构机在海平面下8米深的海底,直面复杂地质与高压渗水挑战,以毫米级精度稳步推进,为项目后续竣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漳州核电项目是中国核电在福建沿海的重要核电发展基地,四航局负责实施的3、4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承担着核电机组冷却水排放的功能,隧洞单洞长度超5200米,是我国核电领域最长的海底隧洞,建成后将为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中交四航局漳州核电排水隧洞项目副书记王国立介绍,此次突破千环的4号隧洞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项目团队需直面浅覆土、孤石、上软下硬三重夹击,盾构掘进过程中刀具磨损大,带压换刀频繁,海面冒浆、掌子面坍塌风险高。为了保证隧洞的顺利掘进,项目团队结合地质情况进行技术攻坚,创新性优化洞内超前注浆加固、三级渗透建泥膜两种构件带压环境技术,突破超长距离、高精度拼装、复杂地层等核心难题,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核电盾构施工技术体系。
其中,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是掘进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面对海底高压及复杂地层带来的刀具高损耗难题,中交四航局组建了由机械、地质、安全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深海掘进攻坚组”,围绕项目全周期风险管控组织了5次专家咨询会,确定了“地层-刀具-压力”三适配技术方案,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4号隧洞长距离穿越上软下硬段及32次高风险换刀作业,实现“零事故、零渗漏”,为超长海底隧洞安全施工提供了行业范本。
当前,漳州核电排水隧洞工程4号隧洞盾构机掘进正以日均12米的速度匀速推进,预计将于2026年8月实现双线贯通。项目凭借高质量成型隧洞,多次收获业主及总包方表扬信,漳州核电业主方高度评价:“中交四航局展现了一流的履约能力,技术攻坚和风险预控成效显著。”
项目负责人邱燕华表示,项目团队下一步将全力攻坚海底浅覆土段和基岩凸起段施工,冲刺海底核心区,助力福建沿海地区的能源升级。